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

时间 : 2022-12-04 投稿人 : 爱丽创意花店 点击 :

枣疯病是枣树最严重的病害,多年来在华北地区和山东等主要产枣区流行为害,使大批枣树死亡,造成很大损失。陕西的集中枣产区也有此病发生,但不十分严重,应值得注意并引起警惕。在国外,朝鲜和印度也报道过此病的为害。

枣疯病的症状及防治 | 植物病虫害

症状枣树不论幼苗或是老树均可受侵发病。病树主要表现为丛枝、花叶和花变叶三种特异性的症状。

一、丛枝病株不论根部和枝条上的不定芽或腋芽都大量萌发,并长成一丛丛的分蘖苗或短疯枝。地上部分枝条多而小,叶片变小,色泽变淡,秋季不易脱落。

二、花叶在新梢顶端的叶片上还可见到黄绿相间的斑驳(即轻微花叶),有时叶脉变为透明状(即明脉),叶缘卷曲,叶面凹凸不平,质地变脆。有些品种的果实上也可形成红色的条纹和斑点,病果小而狭窄,果顶呈锥形。

二、花变叶病株花梗伸长,比健花长出4―5倍,并有小分枝,有时花盘退化,萼片肿大,花瓣变为叶片状,子房延长,偶尔柱头顶端抽出两个小叶。另一情况为雄蕊变为小叶,子房变成短枝,病花不能结果。

枣树染病后,在病叶的表皮细胞内可见到“五角形结晶”状的内含体:在生理上的突出变化为叶绿素大量减少和叶片内游离氨基酸的剧烈变动。病叶内多种游离氨基酸的浓度几乎在整个枣树生长季节内大量持续增高,总量高出健叶10―15倍。谷氢酰胺和天门冬酰胺高出健叶4―5倍,精氨酸也有不正常的积累(健叶内则很少有出现),并偶然发现酪氨酸(健叶内则无)。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病叶中含有健叶内所没有的A和B两种物质,初步分析这两种物质可能是由5―6种氨基酸所组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酸枣叶内的A、B物质在270mm处有吸收高峰。

枣树发病后,树势迅速衰弱而引起根部腐烂,感病品种(如圆红枣)可在1―3年内全株死亡,而耐病品种或抗病品种则可维持5年左右。此外,用作砧木的酸枣也能受侵发病。

病原

枣疯病的病原物究竟是什么?至今尚未完全确定。国外Ciccarme(1957)及Martyn(1968)曾先后命名为枣树病毒(Zlzyphusvirus)和枣树丛枝病毒(ZizyphusWitchesbroomVirus)。在国内,1974年首先通过电镜观察,证实了枣疯病的病原物是一种类似的棒状病毒。其粒子直径为12nm,长度则达1000nm,具有棒状植物病毒粒子的典型空心与亚基结构,螺旋周期约为4nm。1978年又在病树丛生小叶的叶脉筛管细胞的超薄切片中见到了形态不一的类菌质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MLO),其尺度为80―720nm。在成熟的类菌质体颗粒中,核酸类纤维状物质清晰可见。

这样在病树内既观察到了病毒粒子,又见到了类菌质体颗粒。1973―1977年的许多病树治疗试验也表明用四环素或土霉素注入轻病树可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有的又会复发。同时施药后,只是病树的丛枝和黄化症状减轻,至于花叶型症状则无变化。因此,基于以上有关情况,大家推断枣疯病是由类菌体和病毒混合侵染所引起的,而且很可能以前者为主。但其病原物的最后确定尚待进一步完善的分离、接种以及致病性试验。

倡染循环病害主要通过各种方式的嫁接进行传播,其中尤以皮接传毒最为简便快速。此外,从病株上分根长成的小树也自然带病。但是,在自然条件下枣树发病并不限于新嫁接或分根的幼树,有时数十年的老枣树也会突然发病。如山东省果树研究所1963年定植的189株枣树试验园,到1971年累积发病率为14.8%,1972年为48.2%,1973年为60.9%,而1974年则为78.5%。另外,有的地区调查统计病树的每年自然增长率为1.3―4.7%。因此肯定存有自然的传播途径。试验证明,用病株叶片的汁液进行汁液接种,或将病、健株种在一块,使其根部互相接触进行接种,或用含有病残组织的土壤进行接种,或采用病株健枝上的花粉进行授粉接种均未成功。播种有病酸枣上的种子时虽有极个别的幼苗发病,但尚不能肯定种子可以带毒。因此,估计病原物有可能是通过媒介昆虫来进行自然传播的。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报道了中华拟菱纹叶蝉(Hishimoideschinensis)、凹缘菱纹叶蝉(H.sellatus)、橙带拟菱纹叶蝉(H.aurifaciales)及红闪小叶蝉(Typhlocybasp.)可以在人工接种条件下传播枣疯病,而且在病树上经过饲毒的叶蝉的唾液腺的超薄切片中也见到大量的MLO粒体,其尺度与形态结构完全与枣树病组织中的MLO相同。中华拟菱纹叶蝉与橙带拟菱纹叶蝉在形态上相似,两者可能为同物异名。三种叶蝉中以橙带拟菱纹叶蝉的传病率最高(69.0%),而红闪小叶蝉最低(8.3%);前者的潜育期为48―258天,后者则为199―207天。以上叶蝉介体在北方枣产区普遍分布,均属杂食性害虫,大量孳生于杂草丛中,而且迁飞能力较差。近来又发现凹缘菱纹叶蝉在华北地区的松柏树上大量越冬,翌年春天转移活动并传播病害。越冬成虫的传病率为7.1―76.2%,带毒叶蝉可终身传毒,但不能传给子代。因而靠近山坡、杂草丛生以及邻近松柏树林的枣园,枣疯病的发生就远较地处平川、园田管理清洁与良好者为重。

嫁接接种后,病原物首先通过韧皮部向下运行到根部,然后在根部进行增殖,才能向上运行,并引致树冠发病。看来,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运行方向取决于养分的运输方向。这点可用主干环割后的皮接接种加以证实:在割口下方接种可以致病,反之在割口上方接种则不发病。嫁接接种后的潜育期最短为25―3l天,在新发出的芽上即呈现症状;最长则达382天。影响潜育期长短的因素有接种时期(6月底以前接种者当年可发病,其后则在翌年开花时呈现症状)、接种部分(如在根部接种时当年很早就可发病)以及接种数量(皮接块数越多,发病越快)。

不同枣树品种间的感病性具有差异。人工接种试验证明,乐陵金丝枣的发病率最高,达到60.5%;滕县红枣的病株率仅有3.4%,供试的三种酸枣也不相同。此外,圆铃枣也高度感病,长红枣则次之,交城醋枣表现免疫。陕西北部的马牙枣、长铃枣、酸铃枣都比较抗病。

根据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枣疯病的发生与分布调查资料表明,在盐碱地区极少发病,但是人工接种却能成功并显现症状。因此,造成盐碱地发病轻的真实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枣树寄主不适合病原物的侵染和增殖,抑或是当地缺乏传病的媒介昆虫,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此外,在瘠薄山地、管理粗放、肥水条件差、病虫害严重而造成树势衰弱的枣园发病也较重,反之则轻。嫁接苗3―4年后发病重,而根蘖则进入结果后发病重。

防治

目前,由于对病害的发生规律与传播途径以及病原物的性质还不太清楚,因此在病害防治上缺乏十分有效的措施。防治策略主要是控制老病树和保护幼树。控制老病树应对无用的病株连根砍伐,初发病株则要及时砍去病枝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蔓延。保护幼树则要求严格选择无病砧木、接穗和母株作为繁殖材料;同时在苗圃实行检疫,淘汰全部病苗。最好能在无病区建立无病苗圃,以保证为生产上提供大量的无病苗木。另外,在病区可考虑种植耐病或抗病的枣树品种。我国具有丰富的枣树品种资源,因此积极开展选育高产优质,能抗枣疯病的枣树品种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最后,利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治疗病树也可试用并不断地总结,提高其疗效。目前,可采用根部注射法,先在病树根部钻孔,然后在枣树萌动初期(4月)和10月间在每株枣树滴注1000ppm四环素或土霉素500毫升。

防治传病媒介昆虫,也是一项主要措施,枣园要远离松、柏树林,园内及四周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同时,在枣树生长期间,结合防治枣步曲、枣粘虫等喷布一六O五、乐果及敌敌畏杀虫剂3―4次即可。

相关文章

  • 怎样防治茉莉花病虫害?
    怎样防治茉莉花病虫害?

    茉莉花在生长期间的病害有:茉莉茎腐病、白绢病;虫害有:茉莉叶螟、介壳虫、朱砂叶峨。(1)茉莉茎腐病。该病发生在茎基部,初期病斑为褐色斑,水渍状。病斑纵向扩展成条斑状。边缘暗褐色,内灰褐色,后期病班组织腐烂纵裂,并出现黑色粒状物。该病在温室养护期内会常年发生,尤以早春严重。室外养护时8-9月份也有发生...

    1318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田间杂草--石竹
    田间杂草--石竹

    学名 Dianthus chinensis L.属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形态特征 根粗壮,根颈处有残叶。茎簇生,直立,高30cm左右,无毛。叶对生,基部合生,孢茎;叶片条形至狭披针形,全缘。花顶生在分权处,单生或对生,花序为圆锥形聚伞状,萼下具4—6...

    2403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如何防治水稻白翅叶蝉
    如何防治水稻白翅叶蝉

    水稻白翅叶蝉学名 Thaia rebiginosa Kuoh过去误为置Eryfhroneura subrufa(Motsulsky)属同翅目,叶蝉科。分布在黄河以南,四川西昌以东。云南、贵州、四川局部山区和陕西汉中受害重。寄主 水稻、小麦、大麦、甘蔗、英白、玉米、油菜等。为害特点 成、若虫刺吸叶片汁...

    1387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
  • 农药使用中常见的五个误区
    农药使用中常见的五个误区

    农药药使用是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无论是从食品安全和环境生态保护的角度还是从农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讲我们都应该重视对我国农药使用的管理提高我国科学用药的水平。用农药防治植物的病虫草害,效果显著、快速,早已被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但由于一部分人对农药基本知识的缺乏,特别是对农药新品种、新剂...

    895 农药使用教学 种植病虫害原因
  • 大葱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大葱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新技术

    大葱一年四季都能生长,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广,幼苗可以越冬,炎夏也不休眠,可以随时收获上市,故可分期播种,周年供应但以冬季粗大优质的葱白为好。一般头年秋季播种,以幼苗越冬,次年夏季移栽,到初冬收获葱白,产量高,质量好,价值大。一、播种育苗大葱忌连作,育苗地也不可连作。对育苗地要深耕施肥,做成70~100...

    2022 种植常识 果树种植指南
  • 果蔬清除农药残留6个方法
    果蔬清除农药残留6个方法

    (1)去皮 有机磷、有机汞及拟除虫菊脂农药,在水中溶解度低,但易溶于有机溶剂及脂肪中和苯丙酮、蜡质溶液。蔬菜表面有蜡质,很容易吸收农药。因此,对能去皮的蔬菜,应先去皮再食用。(2)水洗 一般蔬菜先用清水至少冲洗3至6遍,然后泡入淡盐水中,再用清水冲洗一遍。对包心类蔬菜,可先切开,放入清水中浸泡1至2...

    1166 种植病虫害原因 农药种类
  • 如何防治甘蓝菌核病?
    如何防治甘蓝菌核病?

    菌核病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患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外表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患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 腐状大斑,病斑边际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果实患病,初现水浸状斑,扩展后呈湿腐状,其表现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

    2327 植物病虫害诊断方法
  • 韭菜灰霉病防治技术
    韭菜灰霉病防治技术

    一、发病特征。主要为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可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叶上不产生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

    2124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红小豆高产种植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红小豆高产种植方法及病虫害防治

    红小豆其实就是赤豆,是中国南北方地区种植较多的作物,红小豆营养价值高,用途广,深受消费者喜爱。那么红小豆怎么种植?下面一起来了解红小豆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1、整地施肥 在播种前要细致整地,整地时一次重施底肥为主,如土壤肥力较差,可在幼苗期追施少量的速效氮,能起到显著的增产作用。一般要求每亩施农家肥1...

    899 种植技术
  • 西瓜土传病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西瓜土传病害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目前西瓜轮茬已出现困难,致使连作西瓜的枯萎病、猝倒病等土传病害发病较重。为了安全、有效的防治该类病害,保证西瓜的优质高产,我们在试验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一、土传病害的种类。西瓜土传病害主要有猝倒病、枯萎病、立枯病。二、土传病害发病特点:1、病菌越冬场所。主要在土壤、病残体、粪肥中...

    198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油菜病毒病的防治
    油菜病毒病的防治

    油菜病毒病又名油菜花叶病,在油菜产区均有发生,白菜型、芥菜型、早熟甘蓝型油菜地和秋旱年份易发病。一、发病症状。油菜病毒病从苗期至角果期均可发病,但不同类型的油菜发病症状差异较大。1、白菜型及芥菜型油菜:苗期发病表现为花叶型。典型症状先从心叶的叶脉基部开始,沿叶脉两侧褪绿,呈半透明状,以后发展为花叶,...

    1121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怎样防治瓜类炭疽病
    怎样防治瓜类炭疽病

    最近,我省寿光市黄瓜产区的幼苗嫁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最早嫁接成活的苗子已有一叶一心大小。现阶段生产中病害较少,但笔者仍发现有炭疽病发生,请菜农朋友注意,图为寿光市孙家集街道办曹家一棚内发病株。具体症状:病斑一般呈半圆形或椭圆形,稍微有些凹陷,大多在子叶的边缘发生,当湿度大时常有红色粘稠物质。仔细观察...

    1367 农药使用技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秋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预测及防治
    秋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预测及防治

    花卉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虫的为害,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据调查,近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粉虱、蚧壳虫、炭疽病、菊花黑斑病、蚜虫等。近期天气有利于这些病虫的发生和发展,预计上述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粉虱该虫为害多种花卉种类,尤以一品红受害最重。近日调查一品红、小天使、叶牡丹、瓜叶菊等花卉...

    1413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小苍兰常见病害及防治方
    小苍兰常见病害及防治方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 常见的小苍兰病害有:小苍兰菌核病、小苍兰花叶病和小苍兰坏死斑病。①小苍兰菌核病。病原菌从叶鞘处侵入,叶鞘呈淡褐色或淡黄褐色,然后入侵茎基部和球根,使之发生腐烂,导致植株生长不良,逐渐枯萎。防治方法:用无病的球根繁殖,多施有机肥少施氮肥和适当控制浇水量不让土壤过湿,可防止菌核病发生;...

    159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种桃树之桃花缩叶病防治
    种桃树之桃花缩叶病防治

    一、症状与为害该病在南方时有发生,病重时引起枝枯,影响观赏。该病主要为害叶片。早春展叶时叶缘向下卷曲,病叶局部或整叶增生成疱状,叶变厚,质地脆,呈黄色或红色,叶片扭曲变形。初夏病部着生灰白色粉层,病重时叶片早落。嫩梢受害时呈灰绿色或黄色,节间短而粗,稍弯曲;其上部叶簇生卷曲。病重时枝条枯死。二、病原...

    1426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病害 枝条 桃树 叶片 缩叶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