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斑牙鲆分布于北卡州北部的大西洋沿岸以及佛罗里达州南部海峡沿岸,属于广盐种类。1995年美国开始进行养殖方面的研究,并取得成功。我国于2002年引进亲鱼,2003年进行繁育成功。
为了进行漠斑牙鲆全人工育苗,我们于2004年33月从青岛引进600多尾漠斑牙鲆鱼苗进行室内试养。2005年有200多尾鱼养成成鱼,作为亲鱼培养。在亲鱼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几次较为严重的病害,主要是腹胀病、出血病和缺鳃盖病。通过对这些病害的防治实践,总结经验如下。
病症观察与防治
1、腹胀病
鱼腹部胀起,严重时有红色外拖肠段,解剖发现体腔内充满黄绿色液体。病症严重的鱼不会进食。观察发现这种病与水体温度关系密切。采用高浓度10-20ppm抗菌素长时间浸泡对初期病鱼有治疗效果,用大蒜头50ppm也有效果,同时在饲料中添加抗菌素1ppm。这些治疗方法对病症严重的鱼不起治疗作用。因此,病症严重的鱼要及时捞出隔离或放弃。
2、出血病
在水温达到26-27℃时,有的鱼体表出现血点,腹面出血较为明显。发病期间鱼不太活动,几乎不进食。这种病与水体环境密切相关,如果不加以控制,可导致全军覆灭。全池加抗菌素3-5ppm和硫酸酮2ppm、硫酸亚铁0.3ppm连续用药一星期。同时,将病鱼捞起,在出血部位用酒精消毒后涂上红霉素药膏,连续三天每天一次。如果没有治愈,可每天一次连续用药直到痊愈。
3、缺鳃盖病
病鱼的鳃盖后缘逐渐缺陷不能闭合而露出鳃,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病鱼不再进食。这种病有传染性,一旦发现有鳃盖缺陷,只能将其隔离或放弃。在发现病情后,采用硫酸酮5ppm、硫酸亚铁2ppm和大蒜头50ppm、抗菌素5ppm连续一星期预防。初期病鱼连续用药可至痊愈。
分析与讨论
在水温上升到25℃时开始发生病害。一方面水温不是漠斑牙鲆生活的最适温度,另一方面水体中的病原生物大量滋生。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海区水温降到20℃以后,亲鱼未发生过病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漠斑牙鲆的病害主要是由于水环境污染恶化而引发的。
有人认为缺鳃盖病是由某种元素缺乏引起的。但在我们试养过程中做过试验:如果将病鱼与正常鱼一起混养,则该池病鱼数量剧增。在将所有病鱼捞出后,该池就没有再发生过此病。在养成过程中有一尾鱼得过出血病痊愈,后来被感染了鳃盖病。
为了预防病害的发生,在亲鱼培养期经常使用安全环保的抗菌素,其中以大蒜头最佳。同时,为了提高鱼的抗病力,应投喂新鲜小鱼虾,以活饵为佳。如果有病害发生,建议将病鱼隔离治疗,当然最好还是放弃。在药物使用中特别要注意不能使用对性腺成熟或对精卵有毒害作用的药物,铜离子可能对精子有毒害作用,因此在亲鱼性腺发育阶段不能用硫酸铜。
2005年200多尾亲鱼最终有100多尾进入促熟培育阶段,并有亲鱼达到性成熟,产卵。
对于漠斑牙鲆的病害防治我们只是作了简单的总结,建议病害研究专家对这些病害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郑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