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

时间 : 2023-01-06 投稿人 : 舞香风园艺 点击 :

玉米粗缩病是以灰飞虱为传毒媒介的一种病毒性病害,病原物为玉米粗缩病毒。该病发生规律是带毒的灰飞虱成虫或若虫在小麦、温室大棚或田头地边杂草等场所越冬,第二年5-6月,带毒灰飞虱从小麦和水稻田陆续迁移到距离最近春夏播玉米田传毒危害,造成玉米粗缩病发生。

稻作区玉米粗缩病防治措施 | 植物病虫害

一、远离水稻秧田区种植玉米。由于水稻秧田是灰飞虱危害的主要对象田,所以水稻秧田也是灰飞虱的主要聚集场所,密度大、虫量高,调查表明东海县水稻秧田飞虱虫量每平方尺高达20头,所以秧田附近的玉米田及飞虱虫量也相应较高,传染玉米粗缩病毒机率也相应较大,故要远离水稻秧田种植玉米,减少灰飞虱传毒机率。

二、选择安全播种期,避开玉米感病叶龄期。种春玉米或麦茬玉米,不种半夏玉米(即5月中旬至6月初),使玉米感病敏感叶龄与灰飞虱成虫传毒种群高峰期错开。春玉米播种要确保5月下旬前可见叶龄达10叶以上,麦后夏玉米在6月5日以后播种,使玉米苗期错开灰飞虱发生高峰期。

三、种植耐病玉米品种。种植耐病玉米品种如鲁单50、苏玉9号、中玉4号等,可显著减轻玉米粗缩病的病症和发病率,可比同期播种掖单13号病情轻20-50%,但耐病品种仍能发病,必须结合玉米安全播种期播种,控病效果才能更加理想。

四、药剂拌种防治灰飞虱。用吡虫啉拌玉米种,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可达1个月以上,有效控制灰飞虱在玉米苗期发生量,从而达到控制其传播玉米粗缩病毒的目的。一般每亩用吡虫啉有效量0.5克拌3.5-4千克玉米种。

五、抓住关键时期,全面防治传毒昆虫。一是在一代灰飞虱低龄若虫期的5月上旬,二是在小麦、油菜收获前灰飞虱的移转期即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选用5%高效大功臣或5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或25%蚜青灵乳油每亩40毫升,对麦田、油菜田及其田埂、地头、沟边杂草全面喷药。每个时段用药1-2次,全面压低灰飞虱种群数量。

六、对玉米粗缩病田块用药防治。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洒防治病毒的药剂加植病灵或病毒特杀等病毒抑制剂,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减轻发病的程度。

七、全面加强水稻秧田灰飞虱防治,压低其总量。采用统防统治、综合防治、速效药剂与长效药剂相结合的策略,在灰飞虱发生期统一防治2-3次。

相关文章

  • 劈茎法防治棉花枯萎病
    劈茎法防治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一种为害严重的侵染性病害,从苗期到花蕾期都可得病,对棉花的产量威胁很大,为促进得病的棉苗早日恢复,用劈茎法治疗棉花枯萎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治愈率达99%左右。而且其方法简单快速,每小时能劈茎400株左右。现将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如下:当发现棉花枯萎病苗处于发病初期时,用一把锋利的小刀,用左手...

    1524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甜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无公害防治技术
    甜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和无公害防治技术

    1甜玉米种植情况本地区甜玉米分春玉米及夏玉米两季,春玉米有露地直播与地膜移栽两种种植方式,夏玉米主要为直播。春玉米露地直播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4月4~15日),7月中旬(7月15~20日)开始上市。春玉米地膜移栽种植一般于2月中旬制钵,3月上旬移栽到大田,6月中旬即可开始上市。夏玉米主要采用直播的...

    600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怎样识别和防治小麦白粉病?
    怎样识别和防治小麦白粉病?

    中国农网 -------------------------------------------------------------------------------- 小麦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病菌的孢子随气流传播到感病品种的植株上后,以为害叶片为主,发病症状以叶片正面最为明显,叶鞘、茎秆...

    1063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大叶黄杨疮痂病
    大叶黄杨疮痂病

    病原菌 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菌目刺盘孢属真菌危害症状 大叶黄杨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条。叶面最初出现直径1毫米至2毫米的圆形或近椭圆形斑点,后期病组织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新梢被侵染时,表面出现深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稍隆起的病斑,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个至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严重时...

    101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巧用常见植物配置土农药
    巧用常见植物配置土农药

    大蒜茎叶:把去掉蒜头的叶茎切成6—7厘米小段,撒在早稻田让其腐烂。蒜头含有的大蒜素,可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喷洒药的次数。如能在耕翻前把切碎的大蒜叶茎放入田内,防病治虫的时间更长,效果更好。蓖麻叶:将干蓖麻叶碾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拌入土杂肥撒施到地里,可防治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按...

    699 农药使用指南 病虫害图片
  • 大棚温室高效施药3法
    大棚温室高效施药3法

    防治大棚温室内的病虫害,采用传统的喷雾施药法施药,不但易使棚内湿度增大,加重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而且还会加速病虫害的传播速度,使病虫害迅速传播蔓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以下3种施药方法,不但可以弥补传统的喷雾施药法施药的弊端,使药效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而且操作简便易行,经济方便,防效高,效果好且不...

    1823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图片
  • 田间杂草--绵毛酸模叶蓼
    田间杂草--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 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为害水稻、小麦、棉花、豆类常见杂草。形态特征 茎直立,高50—100cm,具分枝。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宽披针形,叶背密被白色...

    203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大棚蔬菜发生除草剂药害原因与补救措施
    大棚蔬菜发生除草剂药害原因与补救措施

    与补救措施大棚蔬菜多为阔叶蔬菜,例如葫芦科的黄瓜、冬瓜、南瓜等,豆科的芸豆、碗豆、黄豆等,茄科的茄子、辣椒等。在除草剂的类型中,常用的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靠植物根、茎、叶的吸收传导杀灭杂草,对阔叶蔬菜药害相当严重,例如噻磺隆,只要有微量药剂接触到蔬菜,就会发生严重药害。一、药害严重的原因(一)大棚内温...

    1754 农药 病虫害图片
  • 当前要注意防治茄子绵疫病
    当前要注意防治茄子绵疫病

    茄子绵疫病多发生在8~9月份高温多雨时节。盛果期高温多雨也利于发病。雨季早、降雨多,尤其是连阴雨、天气闷热,发病早且重。 症状苗期:胚茎基部呈水渍状,发展快,出现猝倒,引起幼苗枯死。成熟期:一般多在接近地面的果实上先发病。病初,产生圆形褐色病斑,并逐渐扩大,且梢凹陷,果实内部变黑腐烂。在天气潮湿时,...

    2962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花生茎腐病的症状与防治
    花生茎腐病的症状与防治

    一、症状多在主茎第一对侧枝处或根茎的中上部发病。初发生不规则状的褐色斑块,后变黑褐色,并纵横向扩展,最后绕茎一周形成环形病斑,在土壤潮湿时,病部表皮呈黑色软腐,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土壤干燥时,病部表皮呈琥珀色透明状,紧贴茎上,内部组织变褐干腐,茎部髓干缩。二、发生特点该病菌在...

    198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君子兰产业化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
    君子兰产业化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治

    1、病害:君子兰在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有软腐病、根腐病以及炭疽病等。软腐病一般发生在高温多雨的炎夏,此时如温室大棚通风不良,甚至雨水滴在植株上,多招致此病,进入雨季,此时在君子兰温室大棚内每10天左右,喷施2000倍的人用链霉素加以预防,并加强通风;发病初期喷施2-3次大生M-45杀菌剂。根腐病发生时...

    202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芦荟病虫害综合防治法
    芦荟病虫害综合防治法

    防治病虫害上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措施,大力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达到既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又能使产品农药残留量不超标。在防治上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适时早防。(一)农业防治:芦笋开始采收前分别于“立春”及“立秋”前晴天清除旧母茎,进行一次彻底的清园,消灭潜伏于枯枝落叶和土壤中...

    133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黑提葡萄病虫防治
    黑提葡萄病虫防治

    1、休眠期。清理果园,清扫枯枝、落叶、僵果等,集中烧毁,减少病虫基数。2、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3、花序分离前喷70%代森锰锌1000倍加40%歼灭4000倍液。4、开花前喷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花后每10-15天喷1遍杀菌剂,一直到果实采收后。使用药剂是:50%瑞毒铜600倍液、64...

    39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如何防治梨木虱
    如何防治梨木虱

    适时防治梨木虱梨树害虫种类多达数百种,其中危害严重的害虫约有20多种,尤其是梨木虱(也称中国梨木虱)危害最重,由于果农对梨木虱防治时机较难把握,往往错过最佳防治时机,给防治梨木虱带来一定得困难。眼下,正是北方地区防治梨木虱的关键时期,应抓紧防治。形态特征: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体长2.3~3.2毫米...

    1294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春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高产栽培病..
    春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高产栽培病..

    随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南北气候过渡带,冬季低温时间短,无霜期长,春季光照充足,空气干燥但雨量适宜,有利于马铃薯早春生产。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生产不断发展壮大,随州市马铃薯面积一直稳定在7300公顷以上,年产量达20多万吨,尤其是随县唐县镇已成板块规模化发展,常年种植面积在2700公顷左右,亩...

    2262 农作物种植管理 果树种植教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