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牵牛花病虫害防治

时间 : 2023-07-06 投稿人 : 富麟 点击 :

病害主要有白粉病。被害后茎叶扭曲萎缩,发现后及时拔掉销毁,可喷洒50%多菌灵500倍液。虫害主要有蚜虫。可喷硒50%敌敌畏800-1000倍液。其他防治方法参考瓜叶菊、一串红、月季病虫害防治部分。

牵牛花病虫害防治 | 植物病虫害

白锈病防治

【症状】发病部位主要是叶、叶柄及嫩茎,受害叶片初期在叶上有浅绿色小斑。后逐渐变成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扩展成大型病斑,后期病部背面产生白色疤状突起,破裂时,散发出白色粉状物,为病菌的孢囊孢子,嫩茎受害时造成花、茎扭曲,当病斑包围叶柄、嫩梢时,环割以上的寄主部分生长不良,萎缩死亡。

【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旋花白锈菌(Albugoipomoeae-panduranae),属白锈属的一种真菌。病菌在病组织内以卵孢子越冬,翌年春天,卵孢子萌芽产生孢子囊,侵入牵牛花等旋花科植物,一般在8-9月为发病盛期,牵牛花种于可带菌并成为翌年浸染源。

注意预防苗期猝倒病,尤其是幼苗阶段,除做好消毒工作外,稀播、充足的光照、良好的通风、适合的温度和不过分湿涝也能大大减少发病机会,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病株,使用普力克、疫霜灵、根病治等药剂进行土壤浇灌,一般容易控制。温度高时播种,苗期还要预防腐烂病等。成苗后一般不易发生病害,但因栽培环境的影响仍可发生一些病害,灰霉病、枯萎病和生理性病害等,应以预防为主,可用多菌灵+链霉素每7至10天喷洒一次。一旦发生病害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症施治。害虫要注意预防蚜虫、红蜘蛛、菜青虫,尤其要注意防治斑潜蝇,要注意观察,在虫害初发时及时喷洒相关药剂,一般容易控制。

【防治方法】

①及时拔除病株并销毁。以减少对种子的浸染。

②选留无病种子作为繁殖种子,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避免与旋花科植物轮作。

③发病初期喷l%波尔多液或50%疫霉净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雾1次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关文章

  •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半边莲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虫害:蚜虫、潜叶蝇、蓟马、白粉虱、蛾蝶类害虫、蛞蝓等。罕见问题及主要病虫害:1罕见问题:植株倒伏。原因:受葡萄胞菌属(Botryti侵染引起的茎腐病;受枯苗菌属(Pythium侵染引起的立枯病。解决方法:不要让植株生长在临时湿润的基质里;防止茎秆在天黑前还处于潮湿的状态;多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定期喷...

    2112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杨树杨灰斑病的防治
    杨树杨灰斑病的防治

    病害发生在叶片及嫩梢上,在叶片上先生出水渍状病斑,后期病斑上发生深绿色突起的毛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幼苗顶梢和幼嫩树梢病后死亡变黑,失去支撑力下垂。病害的发生与降雨、空气湿度关系密切。6-7月份高温多雨易引发病害,尤其是苗圃地以及幼树。防治方法:注意扦插苗不宜过密,实行轮作,不重复使用同一地块作苗...

    1966 种植科普 杨树 杨树病害防治
  •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六)
    番石榴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六)

    番石榴果园管理2.使用材料包括生石灰和天然活性剂养还素。上述两种任选一种全面撒布,再配合中耕,促使与土壤充分结合。但前者需注意不可每年施用,以防石灰质粒过量渗透至土壤底层造成二次伤害。PH以调整在5.5-6.5为适。3.充分使用有机质番石榴园地为促进土壤结构良好、根群分布旺盛、提高品质起见,则有机质...

    1334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大枣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大枣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枣锈病又称枣雾,是侵染枣树叶片的一种流行性病害。常在枣果实膨大期引起大量落叶,枣果皱缩,果肉含糖量大减,枣果多数失去食用价值。重灾年份甚至绝收。病株早期落叶后出现二次发芽,又导致翌年减产,成为红枣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笔者在陕北黄河沿岸枣区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防治枣锈病的有效对策,介绍如下...

    2938 农药使用指南 农药使用方法
  • 怎样去叶类蔬菜残留农药
    怎样去叶类蔬菜残留农药

    吃蔬菜时,最让人担心的就是农药残留问题。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明,约有近七成的恶性肿瘤与它有关。但是,不同的蔬菜由于生长周期、病虫害情况等不同,农药使用量有很大差异。哪些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比较多,我们又该如何去除呢? 一般来讲,韭菜、卷心菜、小白菜、菠菜、空心菜等叶类蔬菜农药残留量相对较大。一是因为叶菜的虫...

    1071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
    梅花疮痂病防治方法

    一、症状:主要危害枝梢,也可侵害叶片。新梢被侵染后,先产生浅褐色圆形小点,边缘带紫褐色。到秋季,病斑直径可扩大到3毫米左右,紫褐色或黑褐色,略突起。第2年病斑变成灰色至暗灰色,并生有黑色小点,后渐渐扩大,直径2至3毫米,病斑小而数量多。在叶上的病斑为多角形,淡绿色。二、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

    507 梅花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梅花病害防治
  • 杜鹃死亡是啥原因
    杜鹃死亡是啥原因

    杜鹃死亡一般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土壤碱性粘性杜鹃属须根系植物,要求土壤PH值5.5至6.5,以透水性强、含丰富腐殖质培养土为宜,培养土配制后应杀虫灭菌或高温消毒后才能使用。粘土通透性差,碱性土会造成花小,茎叶、枝梢干枯,甚至死亡。通风换气不良杜鹃性喜凉爽,空气清新,通风不良易形成高温、燥热的环境,且...

    2247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大棚葡萄褐斑病的防治
    大棚葡萄褐斑病的防治

    1.加强果园管理。秋后彻底清除果园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喷施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以减少或消灭越冬病源。在葡萄生长期间,要注意果园排水,及时打顶、剪副梢,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并适当增施有机肥料,促使树势生长健壮,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以减轻病害的发生。2.发病前坚持用保护剂预防。如波尔多液、代森锰...

    2185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苹果锈果病的防治方法
    苹果锈果病的防治方法

    锈果病又称花脸病,是一种病毒病害,是近几年危害苹果的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50%果园有病株,个别果园病株率达40%,重症率20%,很多果农把此病当成果锈病防治,既加重病情的发生,又造成经济损失。锈果病是病毒病害。病树全株带毒,病毒能随着果树的生长而不断增长繁殖,因此,苹果树一旦发病,病情将逐年加重。...

    285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六月份瓜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六月份瓜菜病虫害防治要点

    随着气温的升高,瓢虫的幼虫会为害茄子、马铃薯;叶螨则在茄子叶片背面吸食汁液,使叶片呈现出红色;蚜虫、菜青虫、小菜蛾、棉铃虫、烟青虫等害虫则继续在多种作物上为害。对以上这些害虫要抓紧时间防治。露地黄瓜易发生霜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根结线虫病等,番茄易发生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斑枯病等,辣椒易发...

    2497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与病因
  • 丝瓜病害的炭疽病
    丝瓜病害的炭疽病

    (1)症状在各生长期都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发病较重。幼苗发病,子叶边缘出现褐色半圆形或圆形病斑,茎基部受害,患部缢缩,变色,幼苗猝倒。成株期发病,茎和叶柄上,病斑呈长圆形,稍微凹陷,初呈水浸状,淡黄色,后变成深褐色,病斑环切茎蔓、叶柄一周时,上部即枯死。叶片受害,初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

    68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保护地西葫芦常见病害的特征与防治技术
    保护地西葫芦常见病害的特征与防治技术

    1病毒病此病也叫花叶病,发生较为普遍。西葫芦各茬次发生的程度各有不同,最严重的茬次是秋天露地栽培和保护地秋冬茬,其次是春季栽培。一般高温干旱、缺水、缺肥、管理粗放地块发病较重。1.1病因由西葫芦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甜瓜花叶病毒(MMV)感染引起。蚜虫是传播的主要媒介。1.2症状病毒病在西葫芦生长...

    2837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大棚甜瓜病害防治
    大棚甜瓜病害防治

    发病原因甜瓜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在大棚、温室里必须具备3个条件:易感病的甜瓜植株;一定数量的病原物;适宜发病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病原物。病原物的存在是发病的先决条件,病原物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病毒。这些病菌都有附着或寄生虫在一定物体上,待条件适宜时经过一定途径传播到植株上。其传播途径有:①种子带菌。...

    1064 果树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大棚嫁接西瓜病虫害的防治
    大棚嫁接西瓜病虫害的防治

    、病害防治病害防治要掌握预防为主的原则。栽培时应注意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烂叶,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消毒,增施有机肥,补施钾肥,注意通风排湿,保证充足的光照,浇水应采取膜下暗沟灌水,以提高地温,降低棚内湿度。2、白粉病防治发病时用粉锈宁1500倍液或农抗120,7天喷一次。3、病毒病防治(一般大棚不发生)发...

    618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樱桃根癌症的防治措施
    樱桃根癌症的防治措施

    一、症状与发病规律。根癌病主要危害根颈部接穗和砧木的接合处,有时也发生在粗根上,初发期,被害处形成灰白色的瘤状物,内部组织特软,以后瘤体逐渐长大,表面渐变为褐色至暗褐色,表层细胞枯死,内部木质化,质地较硬,表面粗糙,并逐渐龟裂,多为球形或扁球形。2年生的苗木上,大的直径可达5-6厘米,小的似核桃,发...

    198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