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2011年夏秋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时间 : 2023-08-03 投稿人 : 信兴 点击 :

水稻病虫

2011年夏秋季农作物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 植物病虫害

一、发生趋势

(一)水稻害虫:总体偏轻至中等发生,以白背飞虱为主的五(3)代稻飞虱混合种群全省总体偏轻发生,其中皖南、皖西南部分稻区、沿江局部稻区中等发生,预计全省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五(3)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月下旬后期和8月中旬后期。五(3)代稻纵卷叶螟在皖南、皖西南部分稻区中等发生,其它大部分稻区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800万亩;第一低龄幼虫盛期在7月下旬末,第二低龄幼虫盛期在8月上旬末至中旬初。二代二化螟在沿江和江淮南部等混栽稻区中等发生,其它稻区偏轻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800万亩;卵孵高峰期大部出现在7月下旬,沿淮稻区在8月上旬初。

(二)水稻病害:预计全省单季稻病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病程度将轻于近年。其中纹枯病全省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100万亩;预计稻瘟病在皖南、皖西南山区、沿淮迟熟单季稻区以及其它常发地区感病品种水稻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600万亩;预计稻曲病在早中熟单季稻感病品种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500万亩;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我省部分稻区有流行的风险。

二、预报依据

(一)水稻害虫

1、“两迁”害虫迁入峰次少,迁入虫量低,二化螟灯下蛾量偏低且蛾峰不明显。稻飞虱截至7月18日全省出现迁入峰次0-2个,比近3年偏少1-2个;全省大部分稻区单灯累计灯诱虫量为35-891头(以白背飞虱为主),比中等发生的2010年同期值偏低12.3-98.8%,比近3年同期均值偏低22.6-98.9%。稻纵卷叶螟截至7月20日全省大部分稻区出现两个迁入峰,峰期亩蛾量皖南和皖西南部分稻区在600~2300只,迁入量较高;其它地区亩蛾量大多数在500头以下,较常年同期偏少4-9成。二化螟截止7月18日全省绝大部分地区累计诱集一代成虫数量为2-139头,比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8-99%,且蛾峰不明显。

2、“两迁”害虫当前田间虫、卵量,一代二化螟残虫量总体偏低。近期调查,稻飞虱当前田间虫、卵量总体偏低,但皖南、沿江部分稻区较高。田间百丛虫量绝大多数地区单季稻在200头以下,比前三年同期均值偏低15.8%-97.9%,但休宁、歙县、绩溪单季稻田间百丛虫量在494-943头,虫量高;单季稻田间百丛卵量大多数在400粒以下。稻纵卷叶螟7月中旬一季稻田百丛虫量大多在5.9-53.3头,比近三年均值减少30%以上。田间卵量大多低于90粒,较近3年同期偏低。二化螟全省大部分地区一代残留虫量在154.7-943.5头,比去年和近3年均值偏低。

3、“两迁”害虫补充虫源将加大发生基数。随着我省稻飞虱南方虫源地早稻收割,7月下旬至8月上旬仍将有后续虫源不断迁入,预计后期田间虫、卵量将进一步上升。

4、食料条件整体有利。受前期干旱天气影响,单季稻栽播期较常年偏迟一周左右,目前大部分处于分蘖末至孕穗初期,营养条件好,有利于“两迁”害虫和二化螟的取食为害。

5、气候条件无明显不利影响。据省气候中心预报,2011年7月下旬~8月中旬淮北和江淮之间降水量比常年略多,沿江江南接近常年,部分地区略多。全省平均气温接近常年或略高。全省高温(日最高气温≧35 ℃)日数接近常年。气候条件对“两迁”害虫和二化螟发生为害无明显不利影响。

(二)水稻病害

1、当前水稻主要病害发生普遍,但田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7月中旬各地调查,单季稻纹枯病田间病情差异大。另外受前期干旱影响,单季稻栽(播)期普遍推迟,田间见病晚,病情较2010年同期偏低。单季稻叶瘟泾县、宣州、郎溪、旌德、贵池等地发生较重,发病田块病叶率、病指高于近三年同期均值;其它区域发生相对较轻,。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差异较大,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程度总体重于去年,尤其在天优81、国稻9号等两系杂交稻感病品种上发生较重。

2、田间菌源广泛,传毒介体传播病毒病存在潜在威胁。稻瘟病、稻曲病近年来在我省感病品种上发生重,发生面积大,菌源广泛存在。7月中旬各地调查,单季稻田间灰飞虱虫量较2010年同期虫量偏低,但随着早稻的收割,部分混栽区灰飞虱将从早稻田迁入一季稻田,加大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流行的风险。另外,随着白背飞虱的不断迁入,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可能在我省部分稻区有所发生。

3、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大。目前我省种植的单季稻如两系杂交稻、粳糯稻品种大都不抗稻瘟病、稻曲病等,大部分地区感病品种种植面积比例约为30-80%,利于稻曲病、稻瘟病发生和流行。

4、气候条件对多种病害发生较为有利。据省气候中心预报,2011年7月下旬~8月中旬气候条件(见第2页)有利于纹枯病、稻瘟病发生和流行,但对稻曲病发生无明显促进作用。

棉花、旱杂粮病虫

一、发生趋势

(一)棉花和旱杂粮害虫:预计四代棉铃虫沿江东部及淮北部分棉区中等发生,其它棉区偏轻发生,卵高峰8月20-25日,发生面积约180万亩;四代盲蝽象沿江棉区中等、局部棉区偏重发生,淮北棉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280万亩;斜纹夜蛾沿江棉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30万亩;烟粉虱淮北北部、沿江东部棉区中等至偏重发生,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发生面积约120万亩;花铃期棉叶螨偏轻发生,发生盛期在7月底~8月上旬,发生面积约150万亩;花铃期蚜虫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120万亩;二代玉米螟沿淮、淮北玉米主产区将偏轻发生,江淮中北部和淮北东北部局部将中等发生,全省发生面积约400万亩(详见我站第18期《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玉米蚜虫全省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盛期在8月下旬,发生面积约350万亩;豆天蛾、豆蚜轻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150万亩、100万亩,豆天蛾三龄幼虫盛期大部分地区在8月中旬;大豆食心虫偏轻、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80万亩,大豆食心虫卵孵盛期大部分地区在8月下旬。

(二)棉花和玉米病害:预计棉花枯、黄萎病全省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30万亩,预计8月下旬-9月上旬进入第二发病高峰;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小斑病、南方锈病将偏轻至中等发生,发生流行高峰期在8月份,发生面积分别为200万亩、400万亩、300万亩、150万亩。

二、预报依据

(一)棉花和旱杂粮害虫

1、灯诱虫量斜纹夜蛾偏高,豆天蛾数量偏低。7月1日-18日,各地单灯诱诱集斜纹夜蛾量一般为4-64只,比近三年均值增加11.7%-166.7%,数量偏高。截至7月18日,单灯诱集豆天蛾量一般为3-99头,较近3年均值减少17.0-93.8%,属轻发生年份。

2、大部分棉区田间棉铃虫卵量和烟粉虱虫量偏高,部分棉区棉铃虫量偏高,大豆食心虫去年虫食率较低,其他虫害田间发生数量少。7月中旬各地调查,大部分地区棉铃虫二代百株累计卵量为20.0-1818.0粒,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增加了1.0-18.9倍;沿江部分棉区百株幼虫为1.4-8.0头,高于近年同期,其他地区未见幼虫。烟粉虱在砀山、无为等地见虫早,三叶百株虫量高于3年同期均值。棉盲蝽象百株虫量和新被害株率均低于近年。大豆食心虫去年虫食率较低。斜纹夜蛾沿江部分地区平均百株虫量与偏轻发生的近年相当; 棉叶螨、棉蚜、大豆蚜虫发生数量均远低于防治指标。

3、天敌控制作用较强。7月中旬各地调查,百株天敌单位3~15个(棉蚜平均百株三叶蚜量10~150头),益害比大,天敌控制作用较强。

4、食料条件。全省抗虫棉比例高达90%以上,不利于棉铃虫发生为害;棉花长势好,有利于盲蝽象、斜纹夜蛾、棉蚜、棉叶螨发生为害。

5、气候条件总体有利。省气候中心预报,7月下旬~8月中旬气候条件(见第2页)有利于大豆食心虫、玉米蚜虫发生,对棉盲蝽、斜纹夜蛾、棉铃虫、棉叶螨、棉蚜无明显不利影响。

另外,二点委夜蛾在砀山、萧县、谯城等地未灭茬的直播田或麦秸、麦糠遗留多的玉米田为害严重,发生面积约37万亩。7月15日调查,谯城玉米被害株率为5.5%,平均百株虫量25头;砀山、萧县未灭茬玉米田平均被害株率均为16.5%,平均每平方米有幼虫分别为5头和23头,翻耕、旋耕和焚烧灭茬的玉米田为害较轻,玉米苗平均被害株率分别为0.02%、0.68%,平均百株幼虫分别为0.02、0.21头。

据近期各地调查,大部棉区未见甜菜夜蛾发生为害,但东至、宿松7月15-18日百株虫量分别为2.3头、1.3头,幼虫为害早。甜菜夜蛾具有突发性,易爆发成灾,各地须加强虫情监测。

(二)棉花和玉米病害

1、棉花枯、黄萎病在部分地区发生偏重,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仅在少数地区零星发生。7月上中旬棉花枯、黄萎病病田率一般为15%~67%,病株率一般为1%~32%,萧县、无为、望江等地发病程度仅低于偏重发生的2007年。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在颍东、蒙城等少数地区零星发生,其他旱杂粮病害未见。

2、菌源广泛。近年棉花枯、黄萎病和玉米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等病害在我省玉米主产区发生较为普遍,病害发生菌源广泛。

3、主栽品种抗病性不强。全省种植的棉花品种绝大多数不抗枯、黄萎病;玉米主产区种植的主导品种,如郑单958、鲁单981、中科4号等大多抗病性不强。

4、气候条件有利。省气候中心预报,7月下旬~8月中旬气候条件(见第2页)有利于玉米病害的发生,夏季高温天气对棉花枯、黄萎病的流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若秋后雨水偏多,将有利于该病再次流行。

另外,近年大豆根腐病、大豆紫斑病在主产区有不同程度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若8月中下旬阴雨天气多,将有利于大豆病害发生流行。

相关文章

  • 水稻螟虫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螟虫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螟虫等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预测预报1、病虫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区划成果及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在全区设立固定监测点,按全国及广西农作物病虫测报调查规范监测当地病虫的发生动态,综合分析预测全区性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为组织全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各市、县因地制宜,及时、准确地发布当地病虫发生趋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1303 农药英文 病虫害图片
  • 黄瓜生理性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黄瓜生理性病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青瓜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瓜生理性病害是由多因营养不良植株衰弱形成。如光照缺乏、病虫损害引起或温度、水分办理不妥,假如结瓜前期正常而后期水...

    1087 农药肥料
  • 棚栽黄瓜灰霉病综防技术
    棚栽黄瓜灰霉病综防技术

    灰霉病是保护地黄瓜的重要病害。随大棚的发展,灰霉病也日趋严重。该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及幼瓜,有时也危害叶及茎。病菌多从花上开始侵染,花被害后,长出灰褐色霉层,再侵染幼瓜,造成脐部腐烂。被害幼瓜初呈水渍状,褪色,病部逐渐变软腐烂,表面密生灰褐色霉层。病花和病果落在茎、叶上,导致叶发病。叶片染病,多从叶缘...

    270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紫叶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与防治
    紫叶李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与防治

    紫叶李细菌性穿孔病是紫叶李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同时危害桃、碧桃、杏、樱花等花木,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发病后不仅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重者还会导致病株死亡。症状:初感病时,叶片两面出现水渍状褐色小斑点,然后逐步扩展成1毫米至4毫米紫褐色圆形或多角形病斑,病斑边缘清晰,并略带轮纹,外围有紫色晕...

    1520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势克防治香蕉病害效果好
    势克防治香蕉病害效果好

    由先正达公司生产、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代理的防治香蕉叶斑病和黑星病的新产品“势克25%乳油”,近期在香蕉产区推出之后产生很大的反响,得到用户的普遍好评和认同。  一、安全性高,没有药害,不伤蕉果。“势克25%乳油”非常安全,在2000倍的浓度内,对香蕉的嫩叶、花蕾、幼果安全,就算直接喷到抽蕾的蕉仔上也...

    78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谷物蔬菜绿豆猝倒病的综合防治
    谷物蔬菜绿豆猝倒病的综合防治

    猝倒病又叫绵腐病、卡脖子、小脚瘟。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猝倒病在国内分布很广泛,南北各地均有发生。(1)症状主要危害未出土和刚出土的幼苗。种子萌发后,出土前受侵害,子叶和胚茎腐烂,造成烂种。在子叶展开,真叶未抽出时即可发病。病苗茎基部产生水渍状病斑,接着变成黄褐色,缢缩成线状。病害发展很快,在子叶尚未...

    456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辣椒常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辣椒常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辣椒富含Va、Vc等多种营养物质,并有芬芳的辛辣味,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作物之一,又因其栽培简单、抗性强、产量高,栽培面积逐年增高。但是因为病虫的危害,使其产量损失很大,特别是害虫的危害更为严重。如何加强辣椒的栽培管理,防治害虫,减轻危害率,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

    2793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棚栽樱桃的病虫害防治
    棚栽樱桃的病虫害防治

    一、主要病害。1.樱桃褐斑病:又名叶片穿孔病。是甜樱桃最主要的叶片病害。 (1)症状:发病初期形成针头大的紫色小斑点,以后扩大,有的相互接合在圆形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点粒,即分生孢子块及囊壳。最后病斑干缩,脱落成孔。严重时,可造成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导致减产。 (2)防治方法:扫除落叶,消灭越冬病原...

    2366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柑橘花蕾蛆的防治方法
    柑橘花蕾蛆的防治方法

    该虫又名橘蕾瘿蝇,属双翅目瘿蚊科。浙西南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1.分布和为害症状仅为害柑橘。成虫在花蕾直径2~3mm时,将卵从其顶端产于花蕾中,幼虫食害花器使其成黄白色不能开放的圆球形。2.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长1.5~1.8mm,翅展约2.4mm。暗黄褐色,周身密被黑褐色柔软细毛。头扁圆复眼黑色。前翅膜...

    1240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
  • 马铃薯主要地下虫害早防治
    马铃薯主要地下虫害早防治

    一、主要害虫1.蝼蛄也叫拉拉蛄、土狗子。蝼蛄的成虫(翅已长全的)、若虫(翅未长全的)都对马铃薯形成危害。它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也有时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它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死...

    202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 做好早稻化学除草
    做好早稻化学除草

    一、秧田除草:可分为播前土壤处理,播后苗前处理和苗期处理三种。我市用后二种的比较多。1、播后1—5天,亩用17.2%幼禾葆粉剂250克加水40—50公斤喷雾,药后保持浅水层(2—3厘米)7天。2、在秧苗二叶期,亩用50%杀稗王30—50克或2.5%稻杰20—30毫升加水40—50公斤喷雾。用药时,先...

    2510 农药使用技巧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及常见病虫害防治

    白皮松基本资料:白皮松是常绿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3米;有明显的主干,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白皮松干皮斑驳美观,针叶短粗亮丽,是一个不错的历史园林绿化传统树种,又是一个适应范围广泛、能在钙质土壤和轻度盐碱地生长良好的常绿针叶树种。孤植、列植均具高度观赏价值。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1、繁育技术(1...

    298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芦荟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芦荟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别称】芦荟黑斑病。【症状】危害叶片,初期病斑为水渍状,灰绿色,随着病情发展,病斑可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央凹陷,红褐色或灰褐色,周围有水渍状坏死晕圈,病斑可透过叶片正反两面,呈薄膜状,但不穿孔,这是与炭疽病的不同之处,病斑质地亦较硬,后期正面病斑可产生成堆黑色小点,在潮湿条件下更为明显,即为...

    1966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甘肃省秦州区蔬菜病虫防治动态
    甘肃省秦州区蔬菜病虫防治动态

    近期,该区农业技术员对全区蔬菜进行了大面积选点调查,结果表明,蔬菜长势良好,其中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发生严重;西红柿灰霉病普遍发生;潜叶蝇、蚜虫、白粉虱在蔬菜上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应开展大面积防治。一、发生情况1、黄瓜霜霉、细菌性角斑病普遍发生危害,病株率18%,病叶率11%。2、西红柿灰霉病也...

    59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香椿白粉病与防治
    香椿白粉病与防治

    ①症状主要危害叶片,病叶表面褪绿,呈黄白色斑驳状,叶背面产生白粉状物,引起叶枯,早落叶。②发病条件施用氮肥过多,苗木拥挤,生长嫩弱,光照不良易发此病。空气干旱,有利于孢子侵入。③防治方法清除病叶落叶,合理灌溉,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发病初期开始用药,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40%...

    1430 种植指南 蔬菜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