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天敌昆虫防治蔬菜、作物害虫技术

时间 : 2023-07-12 投稿人 : 诚海 点击 :

天敌昆虫防治蔬菜、作物害虫技术 | 植物病虫害

介绍:生物防治在农业害虫的防治中是一种没有污染、对害虫选择性强、对人无害的治理手段。在宏观决策上,发达国家已将生物防治技术作为缓解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危机的战略决策之一。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是生物防治的重要内容。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近年来在天敌昆虫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其中进展比较好的有以引进技术为主体的“蔬菜主要害虫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和自研成果“中红测沟茧蜂防治棉铃虫幼虫技术”,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蔬菜主要害虫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

(一)研究基础

项目完成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是一个有50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研究所,植物保护是所优势学科,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项目组多年从事植保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多年来进行了主要农业昆虫天敌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的研究,在害虫综合治理,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曾主持或参加过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及对外合作课题,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

“棉铃虫生命素及其在防治上的应用”于198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亚洲玉米螟越冬代成虫行为习性的新发现及在防治中的作用”于198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亚洲玉米螟成虫在玉米穗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于1993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应用高压汞灯防治棉铃虫规范化技术的推广”于1996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亚洲玉米螟成虫扩散规律研究”于1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旱作农业研究所在吸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设施蔬菜发生的主要害虫种类,经过四年艰苦努力和反复试验,研究成功蔬菜主要害虫多种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此项技术成果“蔬菜主要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于2001年通过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此项成果在我国首次研究成功蔬菜害虫天敌工厂化生产技术,开辟了生物防治新局面,对于避免化学农药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认为此项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丘式邦和张广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予元对此项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项成果在我国首次实现了蔬菜害虫多种天敌工厂化生产,是我国天敌昆虫繁殖技术和应用上的重大突破,对于发展蔬菜无公害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二)取得的成果及进展

1、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麦蛾工厂化生产工艺,首次研究成功利用麦蛾大量繁殖甘蓝夜蛾赤眼蜂技术,并为我国利用小粒卵大量繁殖赤眼蜂提供了新途径,拓宽了防治目标害虫特别是蔬菜鳞翅目害虫种类范围,丰富和发展了生物防治技术手段。

2、研究筛选出烟草作为寄主植物来繁殖白粉虱,进而大量繁殖丽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烟草较之其它寄主植物承载面积大,繁殖白粉虱效率高、速度快,丽蚜小蜂和桨角蚜小蜂的产量高,容易收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

3、在国内首次研究成功利用大麦大量饲养禾缢管蚜作为中间寄主昆虫来大量繁殖瘿蚊。由于大麦种植简单,栽培密度大,苗期生长快,而禾缢管蚜具有繁殖快,对寄主植物危害轻的特点,因此较其它方法产蚜量大。并且大麦叶片光滑,生产中容易收集瘿蚊,更适合工厂化批量生产。

4、本项目可同时批量生产甘蓝夜蛾赤眼蜂、丽蚜小蜂、食蚜瘿蚊等几种天敌,改变了目前我国一般一个生产单位只提供一种天敌、不能满足使用单位同时防治蔬菜多种目标害虫的需求。

5、多种天敌昆虫的工厂化生产技术与工艺基本完善,已具备了年繁殖天敌15亿头的生产能力,通过田间试验、示范,形成了几种天敌对主要目标害虫的防治技术规范。

甘蓝夜蛾赤眼蜂:用于生产防治的赤眼蜂寄生率大于80%,羽化率大于90%,羽化雌蜂所占比例大于75%,单头雌蜂产卵量大于40粒,成蜂在25℃、75%RH条件下寿命大于3天。在蔬菜田防治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害虫卵初盛期开始,每亩10个点,每亩次1-3万头,每3天放蜂一次,各代连续释放3-6次,寄生率75%以上,基本可控制为害。

丽蚜小蜂、桨角蚜小蜂:蚜小蜂在12℃保存20天,羽化率可达70%以上。温室内释放蚜小蜂防治白粉虱,以益害比1:20比例放蜂,释放3-4次,寄生率可达90%以上,将粉虱压低在防治标准之下。

食蚜瘿蚊:用大麦繁殖禾缢管蚜,禾缢管蚜繁殖瘿蚊。该方法繁蚜量大,场地利用率高,不侵害温室其它作物。以1:20的益害比在蚜虫发生初期(单株蚜量200头左右)开始释放,隔7天释放一次,共释放2-3次。6天后蚜量显著下降,12-18天蚜量减退89-94%,蔬菜生产期间蚜量始终低于防治指标。

以上天敌昆虫用于防治保护地蔬菜害虫,基本不使用化学杀虫剂可将目标害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三)研究队伍情况

项目组现有人员10人,高级职称3人。本项目的负责人郑礼,男,38岁,1984年参加工作,中国农大植保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副研究员,院级学术带头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主要从事粮食棉花害虫玉米螟棉铃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对赤眼蜂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掌握了赤眼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应用技术,获得省部级成果四项。目前主持省基金项目--赤眼蜂的化学生态学方面的研究。1996年被评为衡水市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评为河北省农科院跨世纪人才。

二、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幼虫

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是国内最早、最系统地从事中红侧沟茧蜂研究的唯一科研单位,从1979年发现中红侧沟茧蜂以来,一直从事中红侧沟茧蜂研究利用工作,已有二十年的研究工作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先后列为国家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和河北省重点攻关项目,在研究和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研究基础

逐步对中红侧沟茧蜂的生物学特征特性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该蜂广泛寄生棉铃虫、粘虫、地老虎、斜纹夜蛾、银纹夜蛾和桦灰夜蛾等重要农作物害虫;该蜂寄生于棉铃虫等害虫关键的1龄末2龄初幼虫,使害虫在危害之前死亡,能够控制害虫的当代危害;该蜂是一种单寄生蜂,在田间具有很强的觅寻能力,具有极强的寄生效能;该蜂繁育世代周期短,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非常适宜人工繁育;该蜂具有兼性滞育习性,滞育蜂茧可以保存1年之久,并能按时解除滞育,随时释放应用,这是商品化开发利用的关键所在。

以中红侧沟茧蜂的滞育生物学特性为依据,突破了天敌昆虫传统的人工加代繁育的弊端,首创了中红侧沟茧蜂人工周年性累积繁育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了中红侧沟茧蜂大量繁育的工艺技术流程,达到了批量常年繁育的程度。繁育出的蜂源产品能保存1年以上,并能按时解除滞育,根据田间害虫发生情况,随时释放应用,具备良好的商品属性。经河北省、新疆自治区多点大面积防治棉铃虫释放示范,对棉铃虫的寄生率达70%,能够控制棉铃虫的危害。

“棉铃虫低龄幼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的人工繁殖与利用技术”的研究成果已通过了以郭予元、张广学和宋大祥院士为首专家组的鉴定,认为该项研究具有重大学术和实用价值,有助于实现21世纪可持续植保总目标。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中红侧沟茧蜂人工繁育方法”国家专利局已受理了发明专利(专利登记号为00109192.1)。

(二)主要研究进展:

组建侧沟茧蜂人工繁育的中试生产线:中红侧沟茧蜂的人工繁育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核心技术,为了达到规模化生产,必须经过由小试到中试的阶段,就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近200平方米的人工繁育厂房进行了修缮的装修,以及必要设备的配备工作。根据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要求,建立了中间寄主粘虫的饲养繁育室2间,人工繁蜂接种室外间,滞育蜂源繁育室2间,保种粘虫和侧沟茧蜂蜂种培育室1间,饲料加工及消毒室1间以及蜂源产品的保存设备。同时研制和购置了各种虫态的专用饲养器具,基本上满足了中红侧沟茧蜂人工繁育中试生产的要求。

建立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工艺技术流程及操作规程。在以上中试生产设施建立的基础上,一边试运行,一边对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工艺技术进行测试,特别是对中红侧沟茧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试验验证,找出了技术参数和环境条件参数,初步形成了中红侧沟茧蜂中试生产的工艺技术流程。对中红侧沟茧蜂大量繁育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问题在中间寄主粘虫的饲养繁殖、种蜂培育滞育蜂源的繁育以及蜂源的保存等关键技术环节制定了具体操作规程。并通过今后的中试生产过程中逐渐改进和完善,使该项技术逐步适应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建立大面积侧沟茧蜂释放示范基地,完善侧沟茧蜂的田间释放技术。准备在新疆防治棉铃虫释放500--1000亩,在释放过程中建立稳固的示范基地,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总结中红侧沟茧蜂防治棉铃虫的释放技术,提高防治棉铃虫效果。

(三)研究队伍情况

项目组现有人员8人,高级职称5人。项目负责人:王金耀,男,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昆虫专业,从82年至今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现任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新农药的开发利用、天敌昆虫调查、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以及中红侧沟茧蜂的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15余篇,获奖成果6项。

相关文章

  • 莫让肥害遮病害
    莫让肥害遮病害

    3月22日,一位大嫂在北方蔬菜报热线电话中哭诉说,她的一棚丝瓜给肥料毁了,要我们赶紧过去看看。记者随即赶往该菜农所在的寿光市纪台镇,在光东村农资超市附近,我们跟这位大嫂相见,她说肥就是在这里买的,我们叫了农资商一道来到她家的高温大拱棚。时值午后,只见3亩多正值沾花期的丝瓜棵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蔫,...

    718 病虫害防治 农药种类
  • 豇豆花叶病
    豇豆花叶病

    简介:花叶病是豇豆上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尤以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发生较多,严重的会大幅度减少产量和降低品质。症状:花叶病是一种全株显症的病害,染病植株从上部叶最先显症,出现浓绿、淡绿相间的花叶或斑驳症状,严重的叶片皱缩畸型。病株生长衰弱,节间缩短,全株矮化。病株开花时花器畸形,花稀少,结荚少,豆荚呈鼠尾状...

    2617 农药使用说明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技术
    青杨叶锈病的防治技术

    青杨叶锈病又叫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 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本病危害落叶松和杨树。症 状:春天,在落叶松针叶上先出现短段褪绿斑,其上有浅黄色小点,为病原菌的性孢子器。褪绿斑下表面...

    1223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田间杂草--球穗扁莎草
    田间杂草--球穗扁莎草

    学名 Pycreus globosus (All.) Reichb.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附子、回头青。除内蒙古、西藏、西北部分省区末见报道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为害水稻、英白等水生作物。形态特征 植株丛生,较细,有三钝棱,一面有沟,株高7—50cm。叶较秆短,叶鞘棕红色。具...

    2266 农药使用技术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食用菌螨虫的防治
    食用菌螨虫的防治

    食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菌螨,可为害多种食用菌。食用菌接种初期发生菌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容易为害菌菇。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菇螨。...

    637 病虫害原因 农药
  • 如何防治大葱锈病
    如何防治大葱锈病

    症状:大葱锈病发生普遍,是大葱的主要病害, 春末夏初开始发生。秋季危害最重。主要为害叶、花梗,有时也危害绿色茎部。初在寄主表 皮下产生椭圆形稍隆起的橙黄色孢斑即夏孢子堆。后表皮破裂向外翻卷散出橙黄色粉末即夏 孢子。到晚秋或环境条件不良时则形成黑褐色孢子 堆,多为纺锤形,病部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色孢斑即...

    2306 农药使用教学 病虫害图片
  • 瓜类蔬菜病虫害植保技术
    瓜类蔬菜病虫害植保技术

    无公害瓜类蔬菜,包括:黄瓜、冬瓜等1.主要病虫害基本情况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疫病、枯萎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细菌性角斑病、菌核病。虫害有:蚜虫、温室白粉虱、斑潜蝇等。2.主要病虫发生特点春季多阴雨,则大棚和春播露地黄瓜易流行霜霉病、灰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旱少雨易发生白粉病和蚜虫危害;雨过天晴且...

    1126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鸢尾软腐病
    鸢尾软腐病

    症状及特征 病原细菌自根部侵入,可向上蔓延至茎部,向下扩展到更深的根部,常使鳞茎或块状茎感病。发病初期,根茎部发生水渍状软腐,继而使整个球根变成灰褐色糊状腐烂,并有恶臭。上部叶片发生萎蔫并枯死。叶片刚刚受害时出现水渍状褐色条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叶变黄干枯,向下蔓延使球根溃烂。病叶容易从地下茎上脱落...

    156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如何防治石榴裂果
    如何防治石榴裂果

    在石榴栽培生产中,经常会发生裂果现象,给石榴果实的美观和经济价值造成一定的损失。近几年来,我们在分析研究裂果原因的同时,分别在东杜村和韩山村两个山地石榴园进行预防试验,收到了明显效果,裂果数由原来的15%降到5%以下,其中韩山村石榴园裂果仅占1%,且果个匀称、色泽鲜艳,品质佳,经济效益显著提高。预防...

    52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指南
  • 保护地油菜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
    保护地油菜菌核病的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

    菌核病亦称霉蔸、白秆、烂秆,是保护地油菜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发病率高,危害严重,已成为保护地油菜优质高效生产中的严重障碍。其无公害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浸种先挑选出混在菜种内的大粒菌核,再用30%的氯化钠(食盐)或硫酸铵水溶液选种:将菜种投入,经搅拌后反复捞出浮在溶液面上的病瘪粒和菌核,然后将沉下去...

    245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
    如何防治玉米粗缩病

    玉米的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特别是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使田间的杂草增多、毒源增多,增加了灰飞虱连续传毒的机会,极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使其发生面积和程度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发生日益严重,今后还有继续加重发展的趋势。为此,防治病毒病是为保护性耕作保驾护航的关键技术之一。...

    2229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入秋林木埋条育苗注意事项
    入秋林木埋条育苗注意事项

    入秋是林木埋条育苗的一个好时机,为了弥补水灾造成的林业损失,农民朋友可根据实际,做好埋条育苗工作。埋条就是将整个枝条横埋入土中,使之生根成苗的一种繁殖方法。埋条育苗时大多用1年生苗干作种条。埋条的方法有不带根和带根两种,秋冬和春季均可进行。种条应选择侧芽饱满的健壮枝条,春埋宜浅一些,秋冬宜深一些;粘...

    2769 农药英文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果树巧补钙树壮少病害
    果树巧补钙树壮少病害

    一.症状特征果树缺钙,影响生长发育,生理性病害增加。如柑桔裂果、日灼、水肿;苹果的苦痘病、水心病、痘斑病、锈斑病;梨黑星病、黑斑病;猕猴桃早熟软化病等。果树缺钙,新梢生长瘦弱,老叶退绿早衰,降低光合作用效率,果实发育不良,产生粗皮、小果、浮皮果、着色不良、糖少酸多,产量低,商品性差。苹果缺钙初期当地...

    84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剑兰花叶病防治
    剑兰花叶病防治

    剑兰花叶病为剑兰常见病害。主要危害剑兰的叶子。症状:感病剑兰叶片上形成褪绿斑点,由于受叶脉限制,斑点呈多角形,病叶扭曲变小,花梗和苞叶变短。,茎部有时出现深绿色斑驳。植株矮小、黄化。花朵变小,某些品种花瓣碎色,花朵畸形。初夏植株新叶病状尤为明显,盛夏时节则不显著。有时唐菖蒲感病后,叶上形成深绿与浅绿...

    2882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萝卜霜霉病的表现症状及防治要点
    萝卜霜霉病的表现症状及防治要点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蔬菜,尤其是冬天,非常受欢迎。但是很多种植萝卜的农户们都反映,萝卜在种植过程中,会有霜霉病的发生。萝卜霜霉病是萝卜种植户们非常头疼的一种病害,对萝卜的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那么萝卜霜霉病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防治呢?一、萝卜霜霉病的表现症状萝...

    534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