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松树腐烂病病防治

时间 : 2022-11-26 投稿人 : 兴城 点击 :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 症状:松树腐烂病发病初期,枝干上的病斑极不明显,如用手握紧枝干拧动,皮层可随即与枝干剥离,此时皮层内部已变质发粘腐烂。因发病程度不同,皮层内颜色由黄绿渐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发病后期,皮层内病菌产生扁圆形子座,逐渐突破表皮,外有不明显的小黑点。一般以树冠下部个别轮生枝先发病,逐渐蔓延至主干,造成整株死亡。

松树腐烂病病防治 | 植物病虫害

病原:松树腐烂病病原为子囊菌纲球壳菌目Valsasp.(种名待定)。松树腐烂病国内尚未见报道,通过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为25℃温度下培养18天产生褐色孢子角;菌丝体在16~28℃温下生长良好,其中以24℃生长最快,分生孢子萌发以24℃,100 %相对湿度,有丰富营养供应,并有良好的通气条件为最好。通过接种调查等试验明确了该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只有在松树生长衰弱、抗病力降低,具备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病菌有一定积累时病害才会流行。

发病规律:该病害是由子囊菌亚门的黑腐皮壳属真菌引起。该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在病枝干内越冬。来年四月下旬病斑开始扩大蔓延,五月上旬当空气湿度大时,越冬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出大量分生孢子角。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多为害高山顶上衰弱植

适用范围: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刮净病皮,涂抹1~2次杀菌剂,药剂可用40%福美砷、退菌特、石硫合剂、843康复剂、腐烂灵等。

(2)发病区喷打石硫合剂。

(3)保护区喷打波尔多液。

(4)进行大面积修枝间伐,清理林地消灭病源等措施(就地焚烧病枝250万kg),有力地抑制了该病蔓延。

相关文章

  • 夏季彩色甜椒日灼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
    夏季彩色甜椒日灼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

    日灼病又名日烧病,为彩色甜椒常见病,多在夏季发生,轻时零星发病,严重时病果可达30%甚至更高。1症状幼果和成熟果均可受害。果实向阳面被太阳照射灼伤,初期褪绿,以后病部果肉失水变薄,形成有光泽近似透明的革质状,继而病部扩大,稍凹陷,组织坏死变硬易破裂。病部易受病菌感染,生长黑色或粉色霉层,甚至腐烂。2...

    281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综合治理越冬病虫
    综合治理越冬病虫

    冬天,大部份病虫已进入越冬休眠期,此时防治,可大大减轻春天病虫为害,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清理、修剪病虫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二)松土、翻地清除越冬病虫,并将一些病叶翻人深层土中浇水后使其腐烂,破坏它的越冬环境。 (三)刷白防冻,破坏病虫越冬场所。大部分的螨类,一些蚧虫如紫薇绒蚧,柿绒蚧在树...

    456 农药名字 病虫害原因
  • 西瓜皮椒草炭疽病防治
    西瓜皮椒草炭疽病防治

    症状西瓜皮椒草炭疽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褐色至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病、健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上生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病情严重的,病斑易破裂或穿孔。病原Colletotrichum sp.称一种刺盘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异Vermicula,ia sp.。病菌形态特征参见鸡冠花炭疽病。传播途径...

    1104 农药名字 种植病虫害原因
  • 香蕉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香蕉栽培及病虫害防治

    香蕉的种植在香蕉生长过程,水肥需求量大。基肥占香蕉全生长期需肥量的20%。基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如鸡屎、猪牛粪、粪坑泥等,基肥应加磷肥和少量石灰堆沤腐熟,一亩香蕉备基肥不少于2500公斤。另外,台风较多,在建设蕉园时,应注意营造防护林。根据历史经验,香蕉适宜的种植时间为4月上旬至6月上旬。其中北部地区...

    66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良种棉花防倒伏与早衰
    良种棉花防倒伏与早衰

    6月初,部分棉区的大到暴雨,使一些早发的棉花出现了倒伏,特别是覆盖地膜栽培的棉花,倒伏更为严重。尽管农民已将倒伏的棉花扶起,但要看到的是棉花结桃后倒伏的可能性更大。究其原因,一是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棉花主根已经切断,扎根深度有限;二是地膜棉的侧根多集中在土表上层,支撑棉花地上营养体的能力削弱;三是有些农...

    2549 农药使用说明 病虫害防治
  • [视频]克胜杀螨剂——哒炔
    [视频]克胜杀螨剂——哒炔

    产品规格: 30%EC 产品说明: 30%哒炔EC 克胜集团专注杀螨剂的研究,针对抗性害螨成功开发新一代高效杀螨剂,哒炔具有活性高、用量少、击倒快、持效期长等特点,对螨卵、幼螨、若螨、成螨具有显著防效。产品特点:1、具有较强的触杀和胃毒功能,高温条件下具有熏蒸作用。2、高效广谱。广泛适用于柑桔、苹果...

    2454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巧
  • 丘陵地大樱桃早期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丘陵地大樱桃早期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

    1.选用壮苗,精心栽植选用当地繁育的高1.2m以上的健壮嫁接苗,将苗根放在清水中浸泡1昼夜,再用3―5Be石硫合剂蘸根。定植前挖深1m,宽2m的条沟,每公顷施圈肥6.0万kg,过磷酸钙1500kg。定植后灌透水,并覆膜1平方米,苗干用塑料袋套封(自制长90cm,宽5―8cm的筒袋),发芽后除袋。此法...

    1311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茄子褐纹病综防抓5点/蔬菜种植技术
    茄子褐纹病综防抓5点/蔬菜种植技术

    茄子褐纹病是棚室栽培茄子上的次要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苗受害,近地面的茎基部呈现褐色或黑褐色凹陷病斑,生有黑色小点,条件适合时病斑很快展开,形成幼苗猝倒出生。成株期叶、茎和果实均可发病。植株下部叶片发病较多,初为圆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展则为圆形或近圆形,地方灰白或浅褐色,边缘暗绿色,上生黑色...

    207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香石竹环斑病
    香石竹环斑病

    [症状]为害香石竹叶片形成斑驳、环斑,花的花萼分裂、畸形,花数量减少;病株矮化,枝条减少。[病原]香石竹环斑病毒(CarnationringspotvirusCRSV)。为香石竹环斑病毒属(Dianythovirus)。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约34nm。核酸为单链RNA,占粒体重量的20%,有2个基因...

    248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的病状和防治
    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的病状和防治

    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有着很好的观赏价值,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的病状和防治方法。梅花细菌性穿孔病症状梅花细菌性穿孔病主要为害叶片。初...

    2807 梅花 农作物种植资料 梅花综合
  • 兰花褐腐病防治方法
    兰花褐腐病防治方法

    兰花褐腐病常在新叶部位先发病,其病原菌从根部侵入,叶基部和假鳞茎上最先出现紫色或紫褐色的病斑,渐呈水渍状,病斑亦随之扩大,在发病3天至5天后,叶片变软呈深褐色,同时假鳞茎的输导组织变黑,不久腐烂脱落,直至整株变黑枯死。病菌通过假鳞茎的输导组织及外部接触感染,很快就会蔓延到病株周围的正常植株,数日后可...

    123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防治辣椒根腐病五步走
    防治辣椒根腐病五步走

    一、为害特点:辣椒根腐病一般发生于大棚辣椒定植后到采收盛期。初期症状是一株或一株的几个枝子发生萎蔫,最后导致全株及全部辣椒死亡。为害的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5-10年,借雨水、灌溉和病残株体传播蔓延,高温、高湿、连作地、粘土地、低洼地均利于其发病。二、防治五步走1、轮作换茬。根据致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

    1379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家养兰花的病虫管理
    家养兰花的病虫管理

    危害兰花的病虫害较多,如不及时防治,兰株将受严重损失。常见病害有病毒病、白绢病、叶斑病。宜从改善栽培条件,加强日常养护着手,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病毒病用阿斯匹林1 0 0 0 倍液喷洒;白绢病用氯霉素针剂,1 支兑1 k g 清水,淋浇病株,每日1 次,连浇2 次;叶斑病用青霉素。霉素2 0 0 0...

    139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十字花科蔬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白菜霜霉病:苗期被害时,叶背面出现白色霜状霉层,严重时叶片枯死;成株被害后叶背面出现霜霉,叶正面初为褪绿色斑,后变为黄褐色,病斑发展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随病情加重,叶片会由外向内层层连片枯死。采种株还危害花梗、花器、种类,使花梗肥肿弯曲花器肥大畸形,花瓣小而枯黄,结实不良,病部均有白霉。防治方法:选...

    293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五月份草坪草常见病害及防治
    五月份草坪草常见病害及防治

    1、防治草坪褐斑病的推荐药剂:A、草病灵1号:是针对褐斑病的专用生物杀菌剂。北京及周遍地区,常年第一次用药时间为4月底至5月中,最迟不超过5月20日。初次用药浓度为2000倍左右。间隔第二次用药时间为20-30天。当6月份第一次较大降雨开始,病害进入发病盛期,用药间隔时间(10-20天)、使用浓度(...

    1077 农药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