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作物缺锰症状与锰肥的施用

时间 : 11-17 投稿人 : 阳光鲜花店 点击 :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物品种不断更新产量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作物需要补充的营养元素也随之增多,微量元素的施用也比过去增加,但是个别地区及农民由于施肥品种单一,重施氮、磷、钾,忽视微量元素,对作物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如果掌掘好科学施肥技术,对农民增产、增收影响极大。

作物缺锰症状与锰肥的施用 | 植物肥料

一、锰元素对作物生长发育作用及缺锰元素症状

1、锰是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激活剂,并参与光合作用,促进叶绿素的形成和碳水化合物的同化。故植物缺锰时,失绿症状很明显,易引起植物各种代谢过程受阻,造成减产。

2、小麦缺锰时,表现出叶片柔软下披,新叶脉失绿,由黄绿色变黄色,严重缺锰时,植株枯萎直至死亡,轻者降低产量与品质,重者颗粒不收。

3、水稻缺锰时,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短而瘦窄,严重褪色,呈现黄绿色,最后出现棕色斑点,严重者斑点连成条状,最后逐渐坏死。

4、玉米缺锰,叶片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色条纹状,严重者叶片上发生中心褐色的长形白色条纹,最后枯死。

5、烟草缺锰,幼叶褐色,叶脉间组织变为灰绿色至白色,并出现坏死斑点,最后叶片枯萎。

6、苹果缺锰,叶脉间失绿,呈浅绿色斑点,严重者脉间呈现褐色并坏死。

其他作物缺锰时,亦出现类似症状。两年来,宝清县在缺锰的土壤上施用锰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二、施肥原则及方法

1、施用微量元素除了要考虑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和作物种类外,还要考虑微量元素的品种,施用的数量、方法及施用时期。

2、锰肥作基肥:作基肥时一般每667平方米用硫酸锰1~2公斤与农家肥或其他混合施用,也可条施或穴施。

3、锰肥可拌种: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锰4~8克,用少量水将硫酸锰溶解后喷洒在种子上,边喷洒边翻动拌匀,晾干后即可播种。

4、锰肥浸种:用0.5~0.1%的硫酸锰溶液,浸种8小时,肥与种子量为1∶1,晾干后即可播种。

5、锰肥喷施:一般用0.1~0.2%硫酸锰溶液,每667m’每次用液量50~75升,分别在苗期、生长盛期喷施2~3次。

相关文章

  • 怎样施肥西瓜长得好
    怎样施肥西瓜长得好

    合理施肥对西瓜的生长及最后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那么在西瓜生产中怎样施肥才算合理呢?为此笔者特地采访了西瓜之乡———昌乐县朱刘镇刘洪昌,根据他近年来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重视有机肥的施用有机肥不仅为西瓜全生育期的养分供应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而且能为西瓜品质提供保证。这是西瓜高产优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26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抗生菌肥料如何施用
    抗生菌肥料如何施用

    抗生菌肥料是指用能分泌抗菌素和刺激素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其菌种通常是放线菌,我国应用多年的“5406”即属此类。其中的抗菌素能抑制某些细菌的繁殖,对作物生长有独特的防病保苗作用;而刺激素则能促进作物生根、发芽和早熟。“5406”抗生菌还能转化土壤中作物不能吸收利用的氮、磷养分,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

    296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追施型生物肥料的应用
    追施型生物肥料的应用

    (1)木粉生物肥:配方为:木屑1000千克,麦麸100千克,豆饼20千克,鸡粪200千克,微生物复合菌种13千克。鸡粪粉碎后,与木屑等全部拌匀,加水淋湿,使含水率约为55~65%,建堆,每周翻一次,连续翻4~6次,晾干备用。生产要点:遮阴、防雨、防虫。施用:用于高产出作物如大棚蔬菜作基肥时每个配方一...

    65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小辣椒的施肥浇水技巧
    小辣椒的施肥浇水技巧

    小辣椒一次施氮肥过多,不仅作物吸收不了,造成浪费,甚至出现“高脚苗”、“烧苗”现象,而且造成土壤盐分浓度过高,妨碍根系生长。如果土壤过于干旱或雨水过多,会因植株萎蔫或发生沤根,引起落叶、落花、落果。为了提高小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掌握各个环节的施肥浇水...

    139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使用农家肥 “杀虫”莫忽视
    使用农家肥 “杀虫”莫忽视

    农家肥确实是很好的有机肥源,但在使用时经常发现,使用过农家肥的田块有时地下害虫很多,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这与施用农家肥不当有关系。农家肥中有不少害虫,如蛴螬、虫蛆等,不经过处理或处理不当,害虫会大量繁殖,施用后就会为害蔬菜、粮食、林果等作物。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农家肥的处理。笔者经过几年的试验,取得...

    2570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蔬菜施肥十注意
    蔬菜施肥十注意

    1、注意施用CO2气肥 适量施用CO2气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2、注意蔬菜的需肥特性蔬菜总的施肥原则是叶菜类注重氮肥,果菜类注重磷肥,根茎类注重钾肥,且要平衡施肥。3、注意磷肥与锌肥不可混合使用磷、锌之间常发生拮抗,使用磷肥过量会抑制锌的吸收。温室大棚温度高、湿度大,磷的有效性比...

    1796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沼肥使用有“五忌”
    沼肥使用有“五忌”

    一忌沼肥出池后立即施用。沼肥的还原性较强,如将出池后的沼肥立即施用,它会与作物争夺土壤中的氧气,影响种子发芽和根系发育,导致作物叶片发黄、凋萎。因此,沼肥出池后,一般先在储粪池中堆沤5~7天再施用。如果在堆沤前,按10:1的比例混入一成的磷肥,效果更佳。 二忌不兑水直接追施。不兑水直接施在作物上,尤...

    36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豇豆――施肥
    豇豆――施肥

    豇豆根系发达,须根多,分布广,吸肥吸水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和砂壤土为好。豇豆耐旱性强,忌选粘重低洼潮湿土壤种植。豇豆根瘤少,固氮力弱,生产期长,应注意肥料供应。据研究,蔓性种每667玉方米产1200―1500kg豇豆,需要N30kg、12kg、K2Okg,生产上应掌握好如...

    2831 蔬菜种植指南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板栗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板栗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需肥特点:在年生长周期中,从春初的雄花分化起至开花坐果这段时期,需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开花后至果实膨大期需磷最多,氮钾次之;果实膨大期至采收,需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除需氮、磷、钾三大元素外,板栗树还需配合适量的钙、镁及锰、锌、硼等微量元素,供给不足,就会发生叶片生长不良、空苞率高等。2、...

    161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新建大棚培肥要诀
    新建大棚培肥要诀

    根据各地生产经验和科学试验,新建大棚土壤培肥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新建大棚的土壤速效养分远远满足不了蔬菜生长发育对各种养分的需求,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在增施有机肥的同时,还必须施用足量的化肥。一般有机肥与无机肥的比例以控制在4:6或5:5为宜。新建大棚亩施用腐熟人粪尿3...

    117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西瓜如何追肥?6个小技巧分享
    西瓜如何追肥?6个小技巧分享

    西瓜是夏季非常受欢迎的解暑佳果,由于市场需求量大,受到很多农户的青睐。种植西瓜的农户都知道,西瓜对于肥料的需求是较高的,尤其是追肥,这直接关系到西瓜的产量及品质。那么西瓜如何追肥?都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西瓜追肥要点1、轻施提苗肥西瓜幼苗根系分布范围小,对于深层的基肥难于吸收利用,应补施速效肥促进生长...

    2182 肥料品牌
  • 越冬期小麦受冻后巧施肥
    越冬期小麦受冻后巧施肥

    小麦越冬期遭受冻害,如果墒情适宜,可以在越冬期间选气温高的晴天施肥。返青后改控水控肥为肥水猛促,促进麦苗健壮生长。麦苗主茎和大分蘖冻死的麦田,分两次施恢复肥,促进小分蘖迅速生长。第一次在田间解冻后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缺水麦田加水浇施。磷元素有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的作用,缺磷麦田可以混合施用...

    2835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冬季大棚蔬菜施肥注意事项
    冬季大棚蔬菜施肥注意事项

    通过大棚技术能进行反季节蔬菜栽培,能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而在冬季种植大棚蔬菜时,施肥是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农户往往施肥不当造成土壤板结、沤根、植株萎焉等现象,严重影响到植株收益,那么冬季大棚蔬菜怎么施肥好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1、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很多农户冲施肥料以化肥为主,...

    838 植物病害与病因
  • 化肥与农家肥配施三大注意要点
    化肥与农家肥配施三大注意要点

    化肥与农家肥配施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用时间。农家肥见效慢,应早施,一般在播前一次性底施;而化肥用量少,见效快,一般应在作物吸收营养高峰期前7天左右施入。2、施用方法。农家肥要结合深耕施入土壤耕层,或结合起垄扣入垄底。与农家肥搭配的氮素化肥,30%作底肥,70%作追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3...

    695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番茄的科学施肥技术
    番茄的科学施肥技术

    一、番茄需肥特性番茄需肥较多且又耐肥。据资料,每亩生产3300 kg番茄需从土壤中吸取氮(N)9.3kg,磷(P2O5)4.3kg,钾(K2O)12.3kg,三者的比例是1:0.46:1.32。番茄在幼苗期以氮营养为主,在第一穗果开始结果时,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迅速增加,氮在三要素中占50%,而钾只占3...

    286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