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如何安全有效施用菌肥

时间 : 02-07 投稿人 : 利誉 点击 :

“菌肥”是从自然界中采集到的活性菌种,经人工提纯、复壮等技术加工而成的一种无公害新型复合生物肥。好的菌肥,如金宝贝菌肥,不仅含有大量固氮、解磷、解钾活性菌,还含有有机质、腐殖酸和微量元素等。在施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有效期 目前我国微生物肥料有效菌存活时间超过1年的不多,所以选购的微生物肥料要尽快使用,存放时间过长,其菌种的休眠状态可能被破坏。也有一些微生物肥料可以存放比较长,拿金宝贝微生物菌肥来说,一般来说金宝贝微生物菌肥可以正常存放2年。

2.温度 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3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对高温、低温、干旱条件下的农作物田块不宜施用。固氮菌肥最适温度土壤的含水量是60%~70%。

3.地点 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对于翻浆的水田,一般不用撒施,用喷雾的方法效果会好些。

4.菌数 有效活菌数达不到标准的微生物肥料不能购买。国家规定微生物菌剂有效活菌数≥2亿/克(颗粒1亿/克),复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2000万/克。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说明产品质量达不到要求。如金宝贝微生物菌肥中活效菌数,大约4~6亿/克。

5.时期 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营养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6.混合 应注意,不要将菌肥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或者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若拌种,切忌和已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使用。还应防止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肥。

7.用量 对于已多年施用化肥的田块,施用生物菌肥时不能大量减少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因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适应。因此,其取代量应做到第一、第二、第三年分别取代30%、40%和60%,磷、钾肥只能补足,不能减少。

相关文章

  • 南瓜的浇水与施肥方法
    南瓜的浇水与施肥方法

    (1)浇水 南瓜根系强大,具有较强的吸水力和抗旱力。南瓜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旺盛,所以必须适时灌溉,才能获得高产。(2)施肥要根据南瓜的需肥特点进行。南瓜生长时期不同,对养分的吸收量也不同。幼苗期南瓜生长量很小,需肥量也较少,进入果实膨大期对氮的吸收量急剧增加,钾与氮的吸收规律基本一致。而磷的吸收量...

    1051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仙客来的施肥要点
    仙客来的施肥要点

    施肥时期:在仙客来的年生长周期中,各个时期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钾的吸收高峰在5-9月份,氮和钙的吸收高峰在8-10月份,镁的吸收高峰在9-10月份。所以,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季节变化,在不同的月份适当增加不同元素的供应量。如在9-10月份可以叶面喷施0.2%尿素和0.2%硫酸镁混合...

    64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冬小麦追肥技术
    冬小麦追肥技术

    冬小麦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追肥时间多在来年春天的返青至拔节期。小麦返青后,便进入以根、叶、蘖为生长中心的时期,当年冬小麦的产量水平对此时期氮营养供应的反应非常敏感,这也叫氮营养临界期。此时期若氮营养不足,则会造成苗小,分蘖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但如果追施氮肥过多,氮营养过剩,会造成叶大、蘖多,群体...

    262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液肥浓度高危害植物
    液肥浓度高危害植物

    施液肥浓度过大,往往会导致花卉枝叶枯黄,甚至整株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比土壤溶液浓度大,因而两者的渗透压不同,这时土壤溶液可以不断地往根毛细胞里渗透,根毛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花卉生长发育。如果施液肥浓度过高(其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就会出现相反现象,即...

    79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为什么氮磷钾养分应以根部施肥为主?
    为什么氮磷钾养分应以根部施肥为主?

    问:作物是如何吸收养分满足它的生长需要的?答:作物大多具有庞大的根系,通过根系特别是根尖上密布的根毛可以吸收土壤中的养分,所以根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但是,作物也可以通过叶片吸收各种养分,叶面施肥也是作物吸收养分的一种方式。问:为什么对氮、磷、钾养分要强调以根部施肥为主,叶面施肥为辅呢?答:就氮...

    252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秋施基肥的技术要点
    秋施基肥的技术要点

    一、秋施基肥的好处 秋施基肥时间,一般在秋季9—10月份施用。这是因为此时是根系的一次生长高峰,伤根易于愈合,能提高养分贮备水平,另外,此时温度高,土壤温度适宜,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有利于有机肥的腐熟分解和根部吸收,增加肥料的利用率,增加抗逆性,特别是抗寒力,并且有助于花芽继续分化和充实,...

    243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看秧苗巧施肥 茄子长得大
    看秧苗巧施肥 茄子长得大

    氮 氮是叶绿素的主要成分,叶绿素的多少直接影响光合作用。氮不足叶绿素形成少,叶绿素淡,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黄花脱落。发现缺氮现象时,要及时追施尿素或硝酸铵,茄子叶色很快就会转绿。磷茄子植株缺磷,叶色呈紫色,茎枝细长,纤维发达,幼苗缺磷花芽分化延迟。钾钾对细胞分裂、碳水化合物的转化有重要作用。茄子缺钾时...

    670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北方麦区春季用肥渐入高潮
    北方麦区春季用肥渐入高潮

    目前,正是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农业部要求各地要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时搞好肥水管理。据专家介绍,小麦拔节肥能不能施好,追施覆盖面怎样,将直接决定今年小麦产量,中央财政将对因低温冻害造成的冬小麦弱苗追施拔节肥给予补贴。河北衡水市已完成麦田中耕120万亩、浇水11...

    1021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三种施肥法种好猕猴桃
    三种施肥法种好猕猴桃

    1.早春追施催芽肥。春季土壤解冻、树液流动后,树体开始活动,在此期间施肥有利于萌芽开花,促进新梢生长。催芽肥宜在发芽前施用,以速效氮肥为主(氮肥占全年氮肥用量的1/2-2/3),配以少量磷、钾肥。4年生树一般亩施纯氮8-10公斤,纯磷4公斤,纯钾4公斤。采取全园措施或株施,然后灌春水1 -2次。2....

    2942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有什么好处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是我国肥料工作的长期方针,其意义在于能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其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1.有机肥含有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而化肥所含养分除复合肥外,较单一。有机肥与化肥所含养分、种类各不相同,配合施用能长短互补。2.有机肥肥效慢而稳,...

    295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农作物喷用叶面施肥的技术
    农作物喷用叶面施肥的技术

    将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水溶液,喷施在叶片上,使植物直接通过叶子吸收有效养分,这一技术称谓蔬菜叶面施肥技术。此技术较土壤施肥具有转化的快、肥料利用率高、促进根系对养分的吸收等优点。叶面肥大致可分为大量元素肥料、微肥、有机肥、微生物肥、或光合作用促进剂或农药的叶面肥等等。生产上常用的有尿素、硫酸钾、过磷...

    140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优点及施肥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优点及施肥技术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是我国从日本引进一项新技术。遂溪县黄略镇于1995年早造开始试验,平均亩产432.6公斤,增产23%;晚造种植面积11910亩,平均亩产396.7公斤,增产15%。此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99年早造全镇种植面积达22712亩,平均亩产4337公斤。  一、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优点...

    66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果树喷施叶面肥技巧
    果树喷施叶面肥技巧

    叶面喷肥,又叫根外追肥,是果树生产上不可忽视的一种施肥措施。这种方法省工、省力,而且见效快、利用率高,24小时内就可吸收喷肥量的80%。苹果、梨、山楂等果树在花期喷施可提高坐果率,叶片、果实在生长期喷施可促进果实膨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一、叶面喷肥的种类及浓度。1、氮肥为尿素,使用浓度是0.3%。2...

    207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旱地施肥技术
    旱地施肥技术

    我国北方旱情严重,施肥方法和土壤管理直接影响土壤墒情和作物对水、肥的利用率。以改春施肥为秋施肥,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为主体的旱地施肥技术的采用,一般情况下可增加土壤蓄水9%—10%,谷了产量可提高40%,玉米产量可提高20%以上。80年代初,我国北方地区开始试点,目前已在北京、山西、陕西、青海、...

    237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为什么要施用缓释控释肥
    为什么要施用缓释控释肥

    化肥自问世以来,为人类提高农作物产量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粮食的粮食”。但是现在随着农作物对化肥抗药性的不断提高,人们为了继续提高作物产量,不得加大化肥的使用量,这种循环往复的结果是,农作物品质大幅度下降、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中外科学家在研究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中,找到了一个当前既能让粮...

    1287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