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稀土微肥在枣树上的应用

时间 : 01-21 投稿人 : 洋洋 点击 :

枣树栽培省工、适应性强、收益快,且对绿化荒山、防风固沙、净化环境有着重要作用。我省近几年矮化密植枣园如雨后春笋,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较大。但由于枣树自然坐果率低,品质差,加之枣树农管理水平有限,导致落花落果特别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此,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就成为枣树研究上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据有关资料分析:枣树自身花量大,坐果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花期微量元素肥料缺乏。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进行了花期对枣树喷施微量元素肥料的试验。多次试验结果表明:在枣树盛花期、幼果期、采果前30天分三次喷施浓度为300-500×10-6的“常乐牌”稀土益植素微肥(山西省昔阳太行稀土实业有限公司产)可提高坐果率12%-15%,单果增重15%左右,且单枣吊长9个之多。

喷施稀土微肥能提高坐果率,改善果实品质。因为稀土微肥具有促进树体生长,增强果树对N、P、K的吸收能力,提高枣树叶片的光合作用高果实的甜度和糖酸比,促进果实早熟,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枣树的抗病虫能力和抗逆性,促进花芽分化,从而提高坐果率、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通过多次试验,笔者认为枣农在喷施稀土微肥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宜在健壮树体上喷施,禁在衰老病株上应用。

2.喷施浓度要适宜,通过试验府认为浓度以300×10-6为最佳,最高不应超过600×10-6。

3.由于稀土肥料是微酸性,不能与碱性物质(如磷铵、钼酸、钙镁磷肥及碱性农药等)混用。

4.喷施时须避烈日下午进行,适宜在早、晚温度低时喷施,喷后6-8个小时遇雨补喷,在果实生长期只须喷1-2次。

5.喷施雾滴要均匀,重点喷功能叶,力求使液滴在叶尖欲滴不滴为宜。若每60千克溶液中加入中性洗衣粉20-25克,效果更佳。

几年来稀土微量元素肥料在枣树上的应用,笔者发现必须在水、肥充足的基础上,喷施稀土微肥,才能起到效果,如果再结合花期喷水、盛花期开甲、枣园放蜂等措施,对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效果会更加显著。

相关文章

  • 含氯化肥怎样施用合理?
    含氯化肥怎样施用合理?

    含氯化肥是目前生产量和施用量较大的一类肥料,使用好这类肥料,对农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各种作物对氯的敏感程度不同。对氯敏感的作物,如烟草、甘薯、马铃薯、白菜、辣椒、莴笋、苋菜、苹果、葡萄、茶、西瓜等,在施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等含氯化肥时,经常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例如氯过多会降低烟草的燃烧性、气味不好,薯类作...

    278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种小麦如何施磷肥?注意什么
    种小麦如何施磷肥?注意什么

    小麦是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一种粮食作物,也是很多地区的主要主食之一。现在种植小麦的人还是非常多的,在种植小麦的时候,我们是需要做好施肥工作的。在施肥的时候,又要着重注意磷肥的施入,那么在种植小麦的时候,该如何去施磷肥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有机肥混合发酵施用有机...

    358 植物肥料添加剂
  • 小麦种在盐碱地施肥需注意
    小麦种在盐碱地施肥需注意

    盐碱地小麦要高产,选用化肥是关键。化肥性质有酸性、碱性和中性之分。酸性、中性化肥可以在盐碱地上施用,而碱性肥料则应避免在盐碱地上施用。如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等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杂质,不会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和碱性,适宜在盐碱地上施用;硫酸铵是生理酸性肥料,其中的铵被小麦吸收后,残留的硫酸根可以降低盐碱...

    547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施肥基本常识
    施肥基本常识

    碳酸氢铵不宜在温室、大棚内施用,因为碳酸氢铵在温室内容易分解为氨气而挥发,浓度过大还会重伤作物的叶片,而且碳酸氢铵不宜浅施,碳酸氢铵的施用深度应在6厘米左右,并且在施用后要立即履土。硫酸铵不宜长期连用,因为硫酸铵属于生理酸性肥料,如果在同一地块里长期施用,会增加土壤酸性,破坏土壤结构,在碱性土壤中,...

    131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常见的不合理施肥方式
    常见的不合理施肥方式

    不合理施肥通常是由于施肥数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不合理造成的。常见的有:1、施肥浅或表施。肥料易挥发、流失或难以到达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料应施于种子或植株侧下方16-26厘米的地方。2、双氯肥。用氯化铵和氯化钾生产的复合肥称为双氯肥,含氯约30%,易烧苗,要及时浇水。盐碱地...

    258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陈年牛粪加工成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陈年牛粪加工成有机肥的发酵方法

    农村很多地区都有牛养殖,养过的人应该都知道,其间会产生很多的牛粪,甚至还有一些陈年牛粪,稍微懂点的养殖户会把这些牛粪加工成有机肥?应该怎么发酵呢?让我们来看看。牛粪加工的发酵方法1、在新鲜牛粪中添加占发酵牛粪总量10%-15%秸秆、米糠等辅料,以起到调节水分、通气和碳氮比作用。牛粪含水量控制在60%...

    419 农药使用禁忌
  • 施肥机械的主要种类
    施肥机械的主要种类

    农业种植过程中离不开施肥,而为了提高施肥的效率,选用各种高效的施肥机械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施肥机械顾名思义就是用于田间施放各种化学肥料(颗粒肥、液肥)、厩肥、粪肥等。那么施肥机械有哪些种类呢?工作特点是什么?一起来了解下吧。1、撒肥机械(1)全幅施肥机:这种施肥机械的基本特征是在机器的全幅宽内均匀地...

    1881 种植技巧
  • 保护地主要蔬菜施肥技术
    保护地主要蔬菜施肥技术

    需肥的共同特点1、养分需要量大蔬菜的生物学产量高,所以每公顷需肥量要比粮食作物多,如蔬菜平均吸氮量比小麦高4.4倍,吸磷量高0.2倍,吸钾量高1.9倍,吸钙量高4.3倍,吸镁量高0.5倍。2、带走的养分多蔬菜茎叶中的氮、磷、钾含量分别是稻麦的6.52倍、7.08倍、2.32倍;籽实或可食器官的氮、磷...

    62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绿色食品(A级)可适时限量使用化肥
    绿色食品(A级)可适时限量使用化肥

    合理施用化肥,可以培肥地力和提高食品品质。化肥能够补充土壤养分,平衡作物营养,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农作物从化肥中吸取的养分与从有机肥中吸取的同种养分元素作用是完全一样的。每当谈到食品品质下降就归罪于化肥的使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影响食品品质方面,化肥与农药有本质的区别。化学合成的农...

    179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果园春季施有机肥方法及技术
    果园春季施有机肥方法及技术

    注意选择商品 有机肥首先要弄清原料来源。其次选择的商品有机肥先进行小面积试验示范。注意腐熟后施用大部分有机肥如新买的鸡粪、牛粪等常带有病菌等有害物质,直接使用对作物不利,应堆积发酵后使用。注意控制施肥量 有机肥体积大,养分低,需大量施用才能满足作物需要,但不是越多越好。水果类作物需肥量较大,一般20...

    180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养分 作物 有机肥 需肥量
  • 施用化肥有十忌
    施用化肥有十忌

    尿素用后不宜立即浇水。尿素系易溶性肥料,移动性强,极易造成流失。旱地撒施尿素后,切忌立即浇水,也不宜在大雨前施用。碳铵不宜施在土壤表面。碳铵挥发性强,容易造成烧苗。因此碳铵不宜表施,最好开穴深施,施后覆土。碳铵不宜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碳铵有“气肥”之称,在温室和大棚内施用,易迅速分解为氨气。铵态氮化...

    776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陕西开发出小麦抗倒伏叶面肥
    陕西开发出小麦抗倒伏叶面肥

    一种以花椒油为主要原料的小麦抗倒伏叶面肥在陕西研制成功,并获国家专利。这种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有望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小麦、尤其是优质小麦因倒伏减产的难题。据负责这项技术研究的陕西韩城市农艺师颜联祥介绍,这种名叫亚麻酸叶面肥的高效肥料,含有亚麻酸、亚油酸、磷酸,在高产小麦孕穗期喷施,通过合成乙烯抑制细胞的伸...

    1966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春花生增施磷肥的管理要点
    春花生增施磷肥的管理要点

    基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80%~90%。一些花生田只施基肥,后期不进行追肥也能获得高产。基肥可每亩施优质圈肥1000~3000公斤。花生所需磷肥比一般作物多,对磷肥的吸收利用率也高。试验证明,每亩施过磷酸钙10公斤,增产效果显著,而且后效很明显。在瘠薄地施用磷肥时,每亩加入2.5~5公斤的尿素作为种肥...

    270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根茎类蔬菜施肥方法
    根茎类蔬菜施肥方法

    针对根、茎类蔬菜在施肥上存在的有机肥施用量偏低、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以及忽视钾肥施用等突出问题,坚持以有机肥料为主,化肥以施用磷、钾肥料为主,氮、磷、钾三要素配合施用,特别注意中后期增施钾肥。按照“一控、二促、三保、四忌”的原则分多次施肥,一控就是开花期控制施肥,以免落花、落...

    1400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如何用沼液施肥
    如何用沼液施肥

    沼液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无公害有机肥料,是人畜粪便等生物质经沼气池厌氧发酵的产物,它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腐殖酸、微量营养元素、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有益微生物,极宜作根外施肥,其效果比化肥好。 沼液作肥的技术要点是,沼液:取正常产气1个月以上的沼气池,澄清、纱布过滤。频率:7-10天一次。时间:作物生长季...

    1765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