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日光温室蔬菜敞穴施肥技术

时间 : 02-03 投稿人 : 壹家花园 点击 :

敞穴施肥是在两株蔬菜中间的垄上挖一个敞穴,穴在灌水沟内侧,向沟内侧开豁口,豁口低于沟灌水位但高于沟底,使部分灌水可流入穴内,以溶解和扩散肥料;覆盖地膜后,在穴上方将地膜撕出一个孔;在每次灌水前1~2天,将肥料施入穴内;一次制穴,整个蔬菜生育期使用。敞穴施肥较常规穴施肥减少了每次挖穴、覆土的工序;克服了冲施肥供肥强度低,肥料利用率的缺点。在较易农事操作下,实现了集中施肥,提高了肥效。

技术要点:

1.敞穴的设置:茄子、番茄和辣椒等株距较大的蔬菜,一般株距45厘米以上,可在每株蔬菜中间设一个敞穴;黄瓜、丝瓜等株距较小的蔬菜,一般株距25厘米左右,可采用大小株距相间的方法,大株距30厘米,小株距20厘米,将敞穴设在大株距的中间。

敞穴施肥的基肥,按照目前常规基肥施用量;翻耕、起垄、移栽蔬菜等农事操作按照常规;在蔬菜缓苗后,覆盖地膜前,在两株蔬菜蔬菜之间的垄上挖有一个敞穴,敞穴靠近灌水沟内侧,且向灌水沟侧敞开,敞穴的穴底高出灌水沟的沟底约5厘米;地面覆盖地膜后,在敞穴上方将地膜撕开一个孔洞,孔洞大小以方便向穴内施肥为度;秋延迟番茄,一般不覆膜,可直接向敞穴内施肥。

2.肥料种类:敞穴施肥的肥料以复合肥为主,以含硝态氮和硫、高氮和钾、水溶性好的复合肥为好。

3.施肥量:施肥量秋冬季(10月~2月底)每亩每次12.5千克左右复合肥,春季(3月~5月)每亩每次25千克左右复合肥;敞穴施肥量也可以为农民冲施肥量的50~60%。

4.施肥时间:在浇水前1~2天施入化肥,浇水次数和浇水量根据农民习惯。

5.施肥的简易工具:敞穴施肥可以自制简单工具,用铁皮、较硬的塑料或硬纸片卷成喇叭筒状,制成肥漏子,可以提高施肥速度。

相关文章

  • 追肥有技巧 大豆产量高
    追肥有技巧 大豆产量高

    夏大豆播种期正值“三夏”大忙季节,劳动力不足的农户都是在没有整地施肥的情况下硬茬下种,大豆所需养分依靠前茬作物在土壤中残留的养分和大豆生长期间的追肥。因此,追肥对提高大豆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其追肥技巧如下:早施苗肥 大豆幼苗期根瘤处于形成阶段,尚无固氮能力,如果氮素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壮苗早发。早追苗...

    85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怎样养护才能使君子兰的叶片肥厚、叶色翠绿、叶面油亮、脉纹突出
    怎样养护才能使君子兰的叶片肥厚、叶色翠绿、叶面油亮、脉纹突出

    苗木种植网:要想养好君子兰,应采用干透浇透的给水方式,每次浇水前都应用指甲敲打盆壁,声音清脆发空,说明盆土已千,应立即浇水,如果声音发闷不要盲目浇水。养护时首先要避免阳光曝晒,春、夏、秋三季可放在南窗附近,早晚见些斜射阳光;如果在阳台上养护,应在西、南两侧垂挂竹帘。如果常年在室内陈设,虽然不会影响植...

    135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南方秋冬季马铃薯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南方秋冬季马铃薯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针对南方秋冬季马铃薯生产中有机肥和钾肥施用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依据土壤肥力条件优化氮、磷、钾化肥用量;(2)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施和秸秆还田;(3)依据土壤钾素状况,适当增施钾肥;(4)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2.施肥量及方法(1)产量水平30...

    1280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葡萄缺磷素症及其施肥措施
    葡萄缺磷素症及其施肥措施

    磷是细胞中核苷酸、核蛋白与磷脂类物质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细胞分裂关系密切,且也是酶与辅酶的重要成分,与光合、呼吸以及碳水化合物与氮化物的代谢、糖分的运转都有重要的关系。磷在植物组织中容易移动,在代谢旺盛的幼嫩组织中含量特别多,缺磷对幼嫩组织的影响最大。磷对糖的合成的和运转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试验证明,施...

    284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缓释、控释肥前景分析
    缓释、控释肥前景分析

    当前,我国化肥生产和用量均居世界首位。在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中,氮肥的比例最大(约占生产总量的80%,消费总量的70%),每亩地施用量已名列世界前列。但是,施入土壤中的氮中只有30%~40%被作物利用,约20%被作物的根、茎及土壤微生物固定在土壤中,而40%~50%随水流失或分解进入空气中,化肥利用...

    29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花卉的需肥规律
    花卉的需肥规律

    催芽、催长肥是在植株萌芽前半个月或新叶初展时施用的肥料,要平衡施用氮、磷、钾肥。为了快速催长,可在仲春,用0.01%的赤霉素加0.1%磷酸二氢钾溶液作根外追肥。如需控制生长,可用0.5%矮壮素浇根。催蕾、催花肥是在植株花芽分化前10天左右施用的肥料,主要是施用磷肥。通常喷施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0.2...

    148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南方高温折磨田间作物 水肥科学管理减轻危害
    南方高温折磨田间作物 水肥科学管理减轻危害

    今天,甘肃舟曲县以及白龙江流域将有中雨落下,预计14号和15号,这里还将出现雷阵雨,天气条件让我们感到格外忧心,因为它既会增加搜救清淤的难度,也需要大家继续加强防范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而高烧不退的南方,8号以来,就被高温折磨得透不过气来,特别是地里的庄稼,没遮没盖,被太阳直接照射,缺水...

    118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蔬菜施用基肥该注意啥
    蔬菜施用基肥该注意啥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对自身营养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在老百姓的日常餐桌上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眼下正是各种蔬菜上市的旺季,如何才能保证自己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产量高,质量也上乘呢?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混拌入适量的化肥。基肥施用量应占作物总施肥量的70%以上。其中植物残...

    195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云南冬季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
    云南冬季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

    目前,马铃薯已成为我省南部地区冬种主要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在50万亩左右,亩纯收入在700~800元,总产值近达3亿元以上,是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根据多年来的试验示范和积累的栽培经验,我们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冬季马铃薯平衡施肥技术。一、马铃薯的施肥原则马铃薯在云南省南部地区反季节栽培从播种到收获通...

    128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花椰菜施肥促高产技术
    花椰菜施肥促高产技术

    花椰菜的生长周期可分为发芽期、幼苗期、莲座期、花球生长期、抽薹期、开花期和结实期。花椰菜幼苗期,氮素主要集中在叶片中,钾素集中于茎和叶柄中。移栽后40~60天是花椰菜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期,此时花球增长速度加快,氮、磷、钾的积累转向花球。花椰菜苗期需要养分不多,育苗时要重视营养土的养分含量,要...

    289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棉区小麦追肥应因地因苗制宜
    棉区小麦追肥应因地因苗制宜

    近几年来,我们在一些主产棉县市调查,发现棉区的小麦生产正在发生悄悄的变化,一是油菜面积减少,小麦面积扩大;二是小麦播种期向后延迟;三是很多农户播种小麦时不施用底肥,用棉花桃肥代替底肥;四是每年4~5月小麦抽穗灌浆期间,常有小麦局部或成片出现倒伏;五是满幅播麦面积增大,未给棉花留下预留棉行;六是外出打...

    171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香蕉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香蕉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一)生育与营养特性香蕉没有主根,根系在表土10-25厘米深的范围分布最多。吸芽在每年2月份以后开始萌芽,要经常做好选芽和除芽工作。苗期:以吸芽萌发出土至抽出大叶之前,历时2-3个月,次期植株生长量不大。营养生长期:从开始抽出大叶至花芽前,历时约5-6个月,是香蕉营养生长期,次期植株生物产量占全育期...

    72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七、八月份香蕉施肥技术
    七、八月份香蕉施肥技术

    由于近期连降暴雨,造成部份蕉园积水,导致香蕉根系腐烂,无法正常供应营养,使叶片边缘变黄,产生黄化。针对这一问题,可结合春植蕉的攻蕾肥,二造蕉的壮果肥,可通过根部和叶面补充营养来促使蕉株迅速恢复长势,具体做法如下: 一、攻蕾肥。施用腐熟的人粪尿、或复合肥加乌金绿有机营养液淋根,每7-10天淋一次,连续...

    1099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不同花卉的施肥方法和技巧分析
    不同花卉的施肥方法和技巧分析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也同样越来越快,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而为了缓解压力,很多人就逐渐喜欢上了养花。而一般在外面买回来的花卉盆栽,其肥力和养分通常是不够的,因此非常容易由于营养不良导致不开花或者长势不旺等情况,所以施肥十分的重要。但是不同的花卉,其施肥方法也有所不同,要学会区别...

    1537 植物病害诊断
  • 正确施用钾肥四项注意
    正确施用钾肥四项注意

    要掌握钾肥的正确施用方法,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因土施用。由于目前钾肥资源紧缺,钾肥应首先投放在土壤严重缺钾的区域。一般土壤速效钾低于80mg/kg时,钾肥效果明显,要增施钾肥;土壤速效钾在80~120mg/kg时,暂不施钾。从土壤质地看,砂质土速效钾含量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速效钾含量往...

    93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