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油菜缺硼补施有方

时间 : 01-06 投稿人 : 奥尊 点击 :

油菜是对硼元素高敏感的作物,需硼量较大,特别是近年来推广的双低油菜需硼量更大,对硼特别敏感。而当前大部分农民朋友对硼肥的施用还未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常造成油菜大面积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油菜缺硼补施有方 | 植物科普

油菜是否缺硼,一般可以通过观察根、叶、茎、花、果来进行判断。

首先看“根”,在苗期土壤严重缺硼时,幼根停止生长,没有根毛或侧根,根皮变褐色,皮层龟裂。

其次看“叶”,缺硼在苗期幼叶失绿变褐,蔓延至整个生长点,易成死苗。薹期中部先变暗绿色,叶质增厚,易脆、倒卷、皱缩,叶缘先变为紫色后变为蓝紫色,叶片提前脱落。甘蓝型油菜从叶缘扩展到全叶出现紫红色。越冬阶段,红叶多出现在中下部。开花期以后,中上部功能叶也因缺硼呈现紫色。

第三看“茎”,缺硼油菜薹茎延伸缓慢或发生纵向折裂,茎顶端生长停滞,严重时木质部空心呈黄褐色或出现根肿。茎秆中下部皮层出现纵向开裂。

第四看“花果”,油菜“花而不实”是缺硼的典型症状。在花果期表现为花序顶端花蕾退绿变黄,萎缩干枯或脱落,开花不正常,不结籽或形成仅有少量畸形角果,产量锐减或绝收。正常油菜叶片含硼量在20毫克/千克以上,而缺硼油菜叶片含硼量常小于10毫克/千克。

油菜施用硼肥的方法一般有施基肥、追肥、种肥三种。当前各地销售的硼肥主要有硼砂、硼酸等,但以硼砂为主。

一是施基肥。即在直播油菜或移栽油菜之前将硼肥施入土壤中,供给作物整个生长发育的需要。在缺硼土壤中,每667平方米用0.5千克硼砂拌细干土15千克或与农家肥、化肥混合施入土中,但不能使硼肥直接接触种子或根系。

二是追肥。在油菜苗后期花芽分化前后、抽薹期(薹高15~30厘米)、花期各喷一次0.2%硼砂水溶液或0.1%的硼酸水溶液,后期每667平方米用肥液50升左右。喷后如果下雨则需重喷。

三是配合施用。硼肥与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能更好地发挥其增产潜力。每667平方米用0.5千克硼砂配合其它肥料施用效果更好。

河南省太康县逊母口镇政府朱广凯

相关文章

  • 地膜西瓜套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地膜西瓜套种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禹城市辛店镇以出产皮薄、沙瓤、味甜的“沙河辛”西瓜闻名,但其土质以沙壤土为主较瘠薄,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我们推广地膜西瓜套种棉花栽培技术,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的路子,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般每667平方米产西瓜2500~4000千克,籽棉250~300千克,产值在3000元以上。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50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新优品种--盛绿西葫芦
    新优品种--盛绿西葫芦

    该品种耐寒性强,瓜条比一般品种美观,而且挂果多产量高,去年在广州地区试种,表现突出,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与其它品种相比、其突出特点在于:1、生育期长,采瓜期可达200天:盛绿西葫芦可周年种植,前期耐热抗病,深冬耐寒、长势强劲,后期不早衰。植株不分枝,平均单株叶片可达80片,比常规西葫芦品种早熟7-1...

    1151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水稻灌溉有了新技术
    水稻灌溉有了新技术

    浅井观察式水稻浅湿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是江苏如东县农机局与县水利局共同承担的南通市水利局下达的课题,并在五个乡镇进行布点试验。据调查统计,平均节水5%~10%,全县推广该项技术年节电约80万度,降低农灌成本30多万元。 一、技术原理 根据水稻生长需水规律,保证水稻叶面蒸腾生理用水需要,降低棵...

    161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冬小麦春小麦播种时间
    冬小麦春小麦播种时间

    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

    2980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马蹄金草坪栽培管理技术
    马蹄金草坪栽培管理技术

    马蹄金草坪对土壤要求不严,抗病能力强,耐践踏性强,绿化效果好,深受欢迎,近几年发展迅速。马蹄金属旋花科,马蹄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须根发达,具有较多的匍匐茎,能节间着地生根。株丛密集,生长迅速,侵占力极强。在-10℃至42℃的气温下能生存。冬季只是上层叶片枯黄,下层仍为绿色。不易着火,较马尼拉、天堂草...

    629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盆栽苏铁控叶方法
    盆栽苏铁控叶方法

    苏铁因其茎顶簇生羽状复叶,形似凤尾,故又名凤尾蕉。盆栽苏铁在日常的养护下,叶片生长大而长,不利观赏,需在其顶芽膨大、萌发生长新叶时,光照充足,控制水肥,才有利于抑制新叶的生长和定型,而且叶短、叶小、紧密,使新叶生长向下弯曲,梢端向内反卷,形态自然优美。 在5月上旬左右,选择晴朗天气,将苏铁的叶片全部...

    288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初冬麦田管理要点
    初冬麦田管理要点

    1、追肥浇水通常在三叶期0~10厘米土层含水量低于12%时,可作为浇分蘖水的指标。一般不提倡浇分蘖水,最好造足底墒保证分蘖期需水。冬水冬肥能改善土壤养分、水分状况、平抑地温变化,确保麦苗返青和提高分蘖成穗率创造良好的条件,把握春季管理的主动权。盐碱地冬灌还有压碱改土的作用。冬肥用量不宜过大,要因苗制...

    621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如何栽培管理玉兰 -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如何栽培管理玉兰 -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11月27日消息:玉兰,又名白玉兰、玉堂春、木花树,为木兰科木兰属落叶乔木,原产于安徽、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广东、山西等地区,在北京及以南的地区也广为栽培。玉兰花色洁白,花大味香,是园林中重要的早春观花树种,深受人们喜爱,和海棠、迎春、牡丹、桂花配植,有吉祥如意、富有的寓意,并有&ld...

    57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红葡萄品种--法国蓝
    红葡萄品种--法国蓝

    法国蓝(Blue French)别名蓝法兰西。属欧亚种。原产于奥地利,是一个古老的酿酒品种。我国1892年从奥地利引进。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四川、山东、河北、新疆等地。嫩梢绿带紫红色,有绒毛。幼叶绿色,叶面光滑,绒毛稀,叶背绒毛密。成熟叶片中等大,心脏形,3-5裂。叶面光泽平滑。叶背绒毛稀,锯齿钝,叶...

    1508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早熟甜瓜西甜一号栽培要点
    早熟甜瓜西甜一号栽培要点

    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早熟甜瓜西甜一号最主要的一个特性就是生长期短,春露地栽培从出苗到采收仅需两个月。一年可种两季,是我国目前生育期最短的薄皮甜瓜品种。该品种果皮洁白美观,类似白兔娃,特别符合市场的消费习惯,再加上不需整枝打杈,非常省工,栽培容易。随着植株的生长,在基部坐瓜6~8个,单瓜重平均450克...

    1659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白花马蹄莲的栽培
    白花马蹄莲的栽培

    植物名称: 白花马蹄莲科: 天南星科 品种(适宜盆栽): 颜色:白花马蹄莲'童真' 白色,大花朵白花马蹄莲'伊莎贝贝' 白色,大花朵白花马蹄莲'庆祝胜利' 白色,大花朵白花马蹄莲'绿色女神' 绿白色,大花朵 一般属性- 原产地区: 南非,地中海地区- 球茎类型/营养储藏组织: 块茎- 品种习性* 高...

    256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水仙花苞干枯的原因
    水仙花苞干枯的原因

    温度过低水仙现蕾后,需要10℃至20℃以上的温度,如果持续12小时以上低温,水仙花即使有了花蕾,也很快就发黄干枯。 温差过大水仙花在现蕾后,放置场所的温度不能骤然升降,温差应保持在7℃至10℃。过大的温差很容易造成叶片和花蕾的枯焦。 光照不足水仙开花需要一定的光照,如光照不足,会出现叶片徒长,花莛瘦...

    73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冬栽平菇的简易保温法
    冬栽平菇的简易保温法

    冬季栽培平菇成功率高,也是人们利用空闲时节搞致富的好机会。但冬天栽培平菇如何创造适宜的温度呢?1.在晚秋时就应开始栽培平菇。待气候寒冷时备有长满半袋菌丝的菌袋作保温的平菇菌袋。2.气温很低以后采取菌袋堆码,便于增温、保温。堆码的方法是:4排为一段,每排码7袋,每排之间留5厘米左右间隙,便于换气。每段...

    31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甜玉米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甜玉米春季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当早播。适当早播,可延长其营养生长期,增加营养物质积累,又能自然蹲苗,避免徒长。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就可播种。播种时间约在大寒前后,即1月中、下旬。如用地膜覆盖,还可适当提前。 二、合理密度。以种植出售鲜棒为主的甜玉米和甜糯玉米,既要产量高,还要外观好,果穗长、大,籽粒饱满,秃...

    2554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吉胜(李子)
    吉胜(李子)

    近年来由于苹果、梨等栽培经济效益下降,李在北方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因其具有早果、早丰、好栽、易管抗南方品种冲击的优点。但寒地晚熟优良品种不多,绥李3号在大部地区裂果严重,九台晚李果个小且丰产性差些,龙园秋李抗寒性与品质又不尽人意,我们用(血肉×绥李3号)×晚紫,杂交育成抗严寒、全离核,丰产稳产,耐贮运...

    773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