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产的竹有26属共200多种,任何竹都能产笋,但可作为蔬菜食用的竹笋,必须组织柔嫩,无苦味或恶味,或虽稍带苦、涩味,经加工后除去,仍具有美好滋味。在长江流域的笋用竹主要是刚竹属的毛竹、早竹、哺鸡竹、红哺鸡、白哺鸡、花哺鸡、尖头青竹、高节竹和石竹等。在珠江流域和福建台湾等省栽培的是慈竹属的麻竹、绿竹、吊丝丹竹、大头典竹等。
(1)毛竹 也叫江南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竹秆高10-13米,横径10-14厘米,竹壁厚,质坚韧,用途广。江南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采收春笋,以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品质最好,笋壳底色淡黄,单个重1-1.5公斤。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变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称为“毛笋”,单个重2-5公斤。冬季可挖取冬笋,笋体略呈纺锤形,单个重0.25-0.75公斤,肉质细嫩,夏秋间可采掘鞭笋,笋体细长,单个重0.1-0.2公斤,亩产春笋750-1000公斤,冬笋和鞭笋50-100公斤。
(2)早竹 产于浙江和江苏南部,竹秆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头红与芦头青两个变种。紫头红从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笋,笋壳淡紫,有褐色斑点和小斑块,笋长15-20厘米,基都粗约3厘米,单个重约0.1公斤。芦头青笋壳淡青带紫,有深紫褐色斑点和斑块,笋长约33厘米,基部粗3厘米,单个重0.15-0.2公斤,出笋日期比紫头红迟约半个月,持续期也较短。亩产春笋500-750公斤,夏秋间可采收鞭笋。
(3)红哺鸡笋 也叫红笋,浙江栽培。竹秆高5-5.3米,横径约6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褐红,有黑色斑点和小斑块,中央约1/3青色带紫,笋长33厘米左右,基部粗3-5厘米,单个重0.25-0.3公斤,亩产春笋200-250公斤。
(4)尖头青笋 产于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横径3-4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青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青紫色,两侧青色,笋长33-40厘米,粗4-4.6厘米,单个重0.2-0.35公斤,肉厚味美。亩产春笋200-300公斤。
(5)麻竹 也叫甜竹、大叶乌竹。竹秆丛生,高20-23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有暗紫色毛。笋长约26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亩产1000-1500公斤。
(6)绿竹 产于浙江温州,叫“马蹄笋”。竹秆丛生,高6-10米,横径4-8厘米。出笋期5-10月,笋壳淡绿带黑,平滑无毛。笋短圆锥形,向一侧弯曲,长16-20厘米,基部粗6-8厘米,单个重0.15-0.6公斤,肉质细嫩,滋味鲜美,亩产约500公斤。
(7)吊丝丹竹 产于珠江流域,竹杠丛生,高约10米,横径4.0-6厘米,出笋期5-11月,7-8月为盛期。笋壳黄色带青、有毛,笋圆锥形,长40厘米,基部粗约13厘米,单个重0.5―1.5公斤,肉嫩质优。亩产500-6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