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冬春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时间 : 12-11 投稿人 : 德亮 点击 :

一、春麦播前拌种技术要求根据地区各县(市)农技站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2004年小麦锈病、细菌性条斑病、白粉病、蚜虫中度发生,局部区域锈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较大。为提高小麦播种质量,保证小麦正常生长,必须做好春麦播前拌种,预防小麦病虫害发生。

冬春小麦早春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 植物科普

1、防治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根腐病,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

2、防治小麦黑穗病,可选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1?0.2%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0.3%拌种。

二、冬春小麦田间管理技术措施1、提早进行耙地作业,破除土壤板结,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冬小麦根系生长及麦苗早发。2、对于早播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应做好冬麦返青后的跟踪调查,及早动手准备好春麦籽种,做好补种或重播工作

3、对于病害发生较轻和较晚播种的冬麦,应争取早春分蘖,以促为核心,保证冬麦群体结构。

4、做好春季追肥工作。小麦整个生育期一般应追施速效氮肥2-3次,依据播前施底肥情况,建议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分次追施,

第一次追肥结合浇头水进行,亩追尿素10-12公斤。叶面追肥,促苗早发。早春喷施如绿风95、喷施宝、磷酸二氢钾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快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

5、做好小麦灌溉工作。小麦一生需浇4-5水,分别在起身拔节期、孕穗期、灌浆初期和乳熟期,头水应在三叶一心期进行。缺水的地方应及早做好抢洪春灌工作。

6、做好麦田杂草防除工作。禾本科杂草在3--5叶期进行防除,用骠马40--60毫升/亩,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双子叶杂草用2.4D-丁酯防治,在小麦拔节前施用,亩用量50毫升,兑水3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相关文章

  • 天麻有性杂交育种传统天麻品种的区别以及管理
    天麻有性杂交育种传统天麻品种的区别以及管理

    选定当地具有生长优势的品种,与引进外地的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所产出的种子就是天麻有性杂交种。天麻有性杂交种,是如同粉末状的非常细微的种子,必须再加入萌发菌进行种植;待其长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利用蜜环菌为其提供营养。天麻有性杂交种子如同玉米种,明显具有杂交优势,解决了长期无性种植过程中种麻退化、产量下降的...

    1035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林木、果树芳香木蠹蛾的防治措施
    林木、果树芳香木蠹蛾的防治措施

    各位农民朋友大家好,植物资料网青瓜小编又来给大家普及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了。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是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意义。下面就和青瓜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芳香木蠹蛾,幼虫主要为害杨、柳、榆、苹果、梨、杏、桃等树干基部和根部,常使树势成长虚弱,并易感染真菌,引起树木腐朽...

    546 肥料
  •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1.整地,做畦,施农肥(1)整地:为确保早春顶凌播种保全苗,小麦地要在冬前施足农肥,耙平,整细,墒足,无杂草,坷垃。(2)做畦:水浇地块,要做好渠系配套,做好畦便于灌水。畦宽一般为1.2-1.3米,长20-40米。畦面的宽窄、长短要根据地势及土地平整程度确定,以保证灌水均匀、方便。(3)施足农肥。亩...

    1876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冬季养花禁忌
    冬季养花禁忌

    一忌室内温度过高。许多花卉到了冬天进入休眠和半休眠状态,需要静养和充分休息。不管是在居室还是阳台,都应把温度控制在4-8℃之间(需要休眠的花卉),不要超过10℃。温度一高,花卉就有生理活动,甚至叶片萌动,把积蓄下来的能量浪费了,对来年的生长极为不利。这一类花卉有米兰、栀子、茉莉、橘子、梅花、无花果、...

    104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黑莓种植技术
    黑莓种植技术

    美国黑莓具有抗寒、抗旱、抗湿、抗病虫害及长势旺、分枝能力强和繁殖容易等优点,当年种植当年结果,一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公顷产可稳定在26.25吨左右。它富含糖、果酸及多种维生素,也含有各种矿物质,具有防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其栽培方法如下:育苗 黑莓繁殖极容易,以扦插为主。选择土质肥沃,阴凉略潮...

    210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观赏草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观赏草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园林工程苗木种植技术

    摇曳多姿的观赏草。观赏草是姿态美观、色彩亮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的统称,具有防止水土流失、增加供氧数量等显著的生态价值,且繁殖容易,养护管理相对简单。 观赏草的观赏特性通常表现在形态、颜色、质地、动感几个方面。有些观赏草种类,一年四季都具有较高的观赏性。观赏草株形别致、变化多端,有的高大挺拔...

    622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人工栽培天麻的关键是什么
    人工栽培天麻的关键是什么

    (1)天麻的营养来源于菌材,所以,培育的菌材一是无杂菌:二是菌索长得密、嫩;三是不能老化。(2)应用本地种籽,要随收随栽,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外地种籽,运送过程中不能碰撞,要用一层青泥苔一层天麻种栽装好,并尽量减少运送和存放时间。(3)下种时麻种一定要紧贴菌材,放在菌索密集的地方。盖土时要轻,注意不要...

    33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高温季节栽培蘑菇三个关键环节
    高温季节栽培蘑菇三个关键环节

    要在高温季节栽培好蘑菇,需要把握好三个技术环节。一、选择适宜的高温型菌种目前较耐高温的蘑菇菌种有新澄96、苏蘑一号等。其中新澄96发菌温度为18—36℃,发菌最适温度为25—33℃。出菇温度为20一36℃,出菇最适温度为24—33℃,是目前最耐高温的菌种。此菌种最...

    1999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早熟质优龙眼新单株——“早熟二号”龙眼
    早熟质优龙眼新单株——“早熟二号”龙眼

    “早熟二号”龙眼是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龙眼研究室,1991年在该所龙眼资源园中选出的大果早熟优良单株。该株生长势强,小树树冠形成快,早结丰产性好,一般定植后第四年平均株产可达10公斤。早熟性好,较石硖龙眼早熟约10天。果实大而均匀,可食率高,果肉含糖份高,质爽脆,品质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早熟优质鲜...

    265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灵芝养殖技术
    灵芝养殖技术

    灵芝(Ganodermalucidum),有仙草之美誉,自古以来就被我国人民做为治百病的仙草,沿用数百年而不衰,历史证明其具有极高的医疗价值和营养价值。灵芝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有机锗(其含量是人参的4—6倍)和灵芝多糖、多肽等数十种生化成分。具有镇静、健胃、健脑、解毒、消炎等综合功效。我国...

    264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芝麻缺素症状以及补救措施
    芝麻缺素症状以及补救措施

    芝麻是常见的作物,在我国很多地区皆有种植,对于农户而言,对于作物追求就是高产高质,芝麻同样也是如此。只有植株长的好,才能出现高产现象,但是芝麻生长不好一般是因为缺素引起的,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芝麻缺素的症状以及补救方法吧。一、芝麻缺素症状1、缺氮磷钾芝麻是需氮比较多的作为,如果是在苗期缺氮,会导...

    2676 农药肥料品牌
  • 凤尾兰的养殖方法|凤尾兰的种植技术|凤尾兰的栽培技术
    凤尾兰的养殖方法|凤尾兰的种植技术|凤尾兰的栽培技术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茎通常不分枝或分枝很少。叶片剑形、挺直,顶具尖刺,螺旋状密生于茎上。圆锥花序狭长,抽生于叶丛间,高1米多,5月与10月两次开花,花乳白色,杯状,下垂。荫果椭圆状卵形,不进行人工授粉一般不能结实。【分布】原产北美洲东部、东南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习性】性强健,耐干早,喜光照,最...

    1478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小麦专家建议:提温保墒促蘖争穗御寒防冻
    小麦专家建议:提温保墒促蘖争穗御寒防冻

    针对目前全省小麦冻害普遍发生、返青推迟等复杂的苗情,省小麦首席专家建议———目前,我省麦田已经开始自南向北陆续返青,然而全省小麦存在的群体偏少、个体偏弱、冻害普遍发生、返青推迟等特点,给小麦春季管理带来很大难度。针对复杂的苗情,如何加强麦田管理?为此,记者采访了省...

    2262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西葫芦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西葫芦秋季高产栽培技术

    秋季栽培西葫芦产量高,栽培简单,9月初即可上市,收获期可延长到10月底,正补秋蔬菜淡季,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其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选地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前茬没有种过瓜类蔬菜、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7月底将土壤深耕25~30cm,结合耕地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kg、氮磷钾复混肥25kg、生物菌肥2...

    129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花叶垂榕
    花叶垂榕

    花叶垂榕,又名垂枝榕,为桑科、榕树属植物。垂榕树形优美,叶色清新,耐阴性好,可作盆栽观叶植物。花叶垂榕为常绿灌木,株高l米至2米,分枝较多,有下垂的枝条,叶互生,阔椭圆形,革质光亮,全缘,淡绿色,叶脉及叶缘具不规则的黄色斑块。叶柄长,托叶披针形。全株具乳汁。花叶垂榕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和散...

    250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