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桃树抽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时间 : 10-09 投稿人 : 财丰 点击 :

桃树抽条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果树抽条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不仅会造成果树树形紊乱、树冠残缺、结果延迟,还有可能造成果树干枯死亡。而桃树也不例外,在春季时也极易发生抽条现象,那么造成桃树抽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该怎么防治呢?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1、 不良因素影响

一般而言,发生抽条现象的桃树大多是越冬准备不足的,在冻害和干旱的影响造成的,或者是树体抵抗力较差,树势较弱,在高温干旱的情况下,也会发生抽条现象。另外如果桃树枝条的伤口较多,在春季蒸腾作用加剧的情况下而大量失水,也会导致抽条死亡。

2、内在原因

桃树是否发生抽条,都和桃树的抗旱力息息相关,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枝条的皮孔小,皮孔总面积少,角质层、木栓层等保护组织发达,植株呼吸强度低,打破休眠所需时间长,根系较发达。二是桃树越冬时的状态,一般生长健壮的天数,抗冻旱力强,抽条就轻,而弱株生长不良,光合作用弱,在越冬前自身积累的养分少,抗冻旱力强,所以抽条越重。另外徒长枝因为枝条不充实,没有形成良好的保护层,所以它的抗冻旱力是最差的,抽条也比较重。

3、预防措施

首先要严格控水,尤其是秋季水分,在桃树营养生长后期至灌冬水浅,要降低土壤含水量,如果不秋灌,排出多余的水分,避免种植需秋水多的间作物。再就是控肥,尤其是氮肥,后期不能施肥氮肥,避免徒长,要增施磷钾肥,增强树势。同时还能通过摘心、扭梢等修剪方法控制植株旺长,另外对于病虫害的防治也不可掉以轻心。

4、补救措施

在发生抽条时,可以花前复剪,春季将冻死的枝条、枯枝剪除,并将抽条的枝条剪到鲜活的部位,在剪口处涂抹果树专用的伤口保护剂。春季因为风大,树体水分蒸发比较大,可以对受冻或抽条的树体喷洒适量的蒸腾抑制剂,减少水分蒸发。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补充植株所需的养分,尽快恢复树势,及时疏松土壤,保证土壤疏松透气,促进根系生长发育。

以上是桃树抽条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希望能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敬请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 双孢菇新法栽培
    双孢菇新法栽培

    双孢蘑菇属中温偏低型,菌丝体的适宜温度为6℃-32℃,最佳温度为20℃-28℃,子实体的适宜温度为8℃-22℃,最佳温度为14℃-18℃。最佳播种期应在9月5-15日,以此推算培养料发酵时间应在8月11-20日之间。一、培养料配方:(以100平方米计算)麦秸1500千克,干牛粪100千克,尿素20千...

    165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特色茄子品种---星光白茄
    特色茄子品种---星光白茄

    该品种早熟,茎、叶及果柄均为绿色,始花第8-10节,果长棒形,长30厘米、粗5-6厘米,单果重350-400克。果皮雪白,果面平滑,商品性佳。果肉白、细软、品质好。较耐高温,抗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南京星光种业有限公司210042地址:南京市玄武区岗子村60号电话:025-85412054、85...

    1087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衰老苹果树复壮冬剪技术
    衰老苹果树复壮冬剪技术

    苹果树生长到衰老阶段,枯顶焦顶,树冠外围抽枝变短,内膛结果枝组逐渐衰老枯死。各级骨干枝弯曲下垂,冠积变小,产量下降。如在加强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修剪,仍能恢复树势,延长结果年限,保持一定产量,获得较好经济效益。对主枝延长枝的修剪。当主、侧枝延长枝衰弱时,可在主、侧枝前端2-3年生部分,选...

    29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幼龄枣树园间作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幼龄枣树园间作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枣园建立初期,树体小,行间大,收入少,通过合理间作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并可增加收入,起到以短养长、减少投资,增加收入的目的。另外,间作物覆盖地面能保持水土,防止杂草丛生、改善小气候,既用地又养地。如果间作物不合理,将造成间作物与枣树争肥争水,争光照,病虫相互感染,枣树产量上不去,品质低劣,间作作...

    402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龙眼夏剪促发梢
    龙眼夏剪促发梢

    从龙眼夏剪上长出的夏延秋梢,枝条长,叶片多,健壮,第二年成花好,座果率高,是优良的结果母枝。但由于龙眼顶端优势强,开花结果后无法抽生夏梢,所以,必须通过夏剪来打破顶端优势,促发夏梢,培养夏延秋梢,具体做法如下:在六月底七月初,对于开满花结满果的龙眼树,采用疏果的方式进行夏剪。每平方米树冠上保留6~8...

    170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百合的珠芽繁殖法
    百合的珠芽繁殖法

    百合的种子寿命极短,贮存半年就会失去发芽能力,且播种实生苗需培养多年才能开花。百合播种后须经数年培育才能获得商品鳞茎。所以一般采用无性繁殖先获得种球,然后将种球栽入大田长成商品百合。种球是用各种繁殖材料先培养成50克~100克的小鳞茎,所需年数因采用的繁殖器官不同而异。下面简要介绍珠芽培育的方法。珠...

    2270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茉莉大田夏秋管理
    茉莉大田夏秋管理

    茉莉是传统的芳香花木,属木樨科茉莉属,其夏秋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中耕除草应经常中耕除草,为茉莉根系创造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养分分散,促其根系生长发育。一般全年共进行中耕除草6至8次。二、合理管水茉莉夏季水分蒸腾量大,土壤应经常保持湿润。采花期田间持水量应保持在60%至80%。夏季早晚浇水,秋季早...

    1564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红薯不翻藤产量会更高
    红薯不翻藤产量会更高

    试验证明,红薯(山芋、地瓜)生长期间不翻藤,可比翻藤田块增产25%左右,有的甚至高达30%。红薯翻藤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损伤藤叶。实践证明,每翻藤1次,667平方米要翻断秧蔓10公斤左右,如果是阴雨后翻秧,由于蔓藤水分足,更易翻断。另外,翻藤后叶片人为堆叠,影响了光合作用,出现叶片严重变黄、死藤、脱落...

    2828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紫薇如何进行修剪
    紫薇如何进行修剪

    紫薇耐修剪,在春天萌芽前先将细弱枝、过密枝剪去,同时把其它的当年生枝条留2~3厘米短截。 春季萌芽后,在新梢长至10厘米长时要进行1次摘梢,只留基部2~3只芽,不久即会长出2~3个分枝,当分枝长出6~7片叶时再进行1次摘梢,可控制树形,促发分枝多开花,但开花的花序要小些。摘梢后长出的叶片会变小,可提...

    135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蝴蝶兰的家庭养护
    蝴蝶兰的家庭养护

    1、栽培介质:蝴蝶兰常见的栽培介质主要以水草、苔藓为主。 2、温度:家庭养蝴蝶兰首先要保证温度。蝴蝶兰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生长时期最低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蝴蝶兰适宜生长温度为1 6℃至30℃。秋冬和冬春之交以及冬季气温低时应注意增温,一般冬季有供暖设备的房间,这个温度不难达到,但要注意,不要将花...

    205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切花金鱼草的栽培
    切花金鱼草的栽培

    金鱼草又名龙口花、龙头花、洋彩雀,为玄参科金鱼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作一二年生栽培。在国际花卉市场上较受欢迎,因而栽培面积逐渐增加,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一、生物学特性金鱼草原产地中海一带。性喜凉爽气候,较耐寒,不耐酷热及水涝。生长适温白天为15~18℃,夜间10℃左右。切花栽培的植株高80~100...

    274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低温早来龙眼末次梢须早老熟
    低温早来龙眼末次梢须早老熟

    10月29日,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低温,据气象专家预测,11月下旬会出现较强的低温,茂名的部分地区气温可能降到10℃。低温早来,龙眼枝梢生长速度减慢,对末次梢原计划在11月下旬至12月初老熟的一部分龙眼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嫩梢难以老熟,末次梢枝条纤细,不利于冬季的花芽分化和明年的开花结果。...

    39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地膜西瓜套作棉花栽培技术
    地膜西瓜套作棉花栽培技术

    一、合理搭配株行距,适时移栽或直播垄宽2米,植西瓜一行,若选用中早熟西瓜品种,株距6厘米,每亩500株;若选用中熟嫁接西瓜(具有无性杂交优势长势较强的特点),株距8厘米,每亩400株。棉花宜选用抗虫、抗病、后期结铃性强的中熟品种,植于西瓜行两侧,瓜棉相距35厘米,棉花株距33厘米,每亩2000株。地...

    2478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中国芦荟
    中国芦荟

    中国芦荟:学名AloeveraL.var.chinesis(Haw.)是库拉索芦荟的变种,又称斑纹芦荟。在中国云南元江地区,福建闽南和广东沿海有一定面积栽培。叶片较库拉索芦荟细长,叶汁也具有美容和药用价值,叶嫩可做芦荟色拉原料食用。但产量低,叶肉不如库拉索芦荟厚,分蘖能力极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我国...

    2508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平凉市长介绍平凉的地理及投资环境
    平凉市长介绍平凉的地理及投资环境

    植物资料网讯,2007年10月11日,由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泾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甘肃平凉(上海)平凉金果暨特色卢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推介会上,平凉市人民政府市长陈伟介绍了平凉的有关情况:平凉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6县1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

    335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