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
原因:①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②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
对策:①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厘米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②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以22—24℃为宜。
二、菌丝未满袋就出菇
原因: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
对策: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栽培,确系低温栽培的,要加温培菌,发菌温度维持在18℃以上。
三、料面出现大量气生菌丝(白色棉状物)
原因:①搔菇后,出菇室温度高于13℃,影响菇蕾形成。②出菇室通风不足,CO2浓度较高。
对策:①进入出菇管理期后,温度控制在10—12℃,可快速诱导出菇。②出菇室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90%左右,每天定时通风,防止气生菌丝生长过旺形成菌膜。
四、不显蕾
原因:①培养料含水量偏低,料面干燥。②出菇室温度偏高,空气干燥。③通风不足,CO2含量过大,光照弱。
对策:①培养料干燥的可向料面喷18—20℃温水,量不宜过大,以喷后不见水滴为宜。②通风降温,喷水增湿,使温度维持在1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85—90%。③加强通风,增加散射光照,诱导形成菇蕾。
五、菇蕾发生不整齐
原因:①未搔菌,老菌种块上先形成菇蕾。②袋筒撑开过早,引起料面水分散发。
对策:①通过搔菌,将老菌种块刮掉,同时轻轻划掉料面菌膜,减少表面菌丝伤害,有利于菌丝恢复。同时,做好温、湿、光、气四要素的调节。②待料表面有原基现出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失水。
六、袋壁出菇
原因:装袋太松,后期袋壁与培养料之间出现空隙,出现侧生菇。
对策:装袋时将料装坚压实,上下均匀一致,料贴紧袋壁。
七、幼蕾变色枯死
原因:诱导出菇阶段分泌的小水珠未及时风干,使菇蕾原基被水珠浸没,缺氧窒息。
对策:原基现出时,若料表面出现细小水珠时,注意增加室内通风,使小水珠风干。小水珠颜色呈淡黄色,清亮时为正常,若呈茶褐色或混浊时,视为被杂菌侵染。
八、原基形成较多,而有效成菇数偏少
原因:金针菇发育不同步,为抑制开伞片面提高CO2浓度,过早拉直袋口,使大多数菇蕾因供氧不足而窒息死亡。
对策:在子实体形成
期间应根据其生长发育的不同情况,分阶段进行通风调节,子实体形成后期应增加通风次数,加大通风量。料面普遍出现菇蕾后再拉直袋口,这样可提高有效菇数量。
九、出现菌盖相连或菇柄扁平的畸形菇
原因:菇房中通风不畅,菌丝未达到生理成熟,培养基过干,菌种老化等原因均可造成畸形菇。
对策:按不同生长阶段CO2浓度需用量,用简易CO2测定仪进行监测,需通风时及时通风,子实体发育过程中光照强度应低于200lx,每日受光2小时,可分数次进行。
十、菇蕾发育过程中易开伞
原因:①发菌质量低,若菌丝稀拉,装料不实,营养缺乏,即使出菇也易开伞。②栽培管理过程中温度、湿度、氧气、光照不协调。
对策:培菌过程中加强空气循环,防止烧菌现象,培养料含水量不应低于50%或高于70%。同时注意菌袋是否彻底灭菌,栽培种是否受到隐性污染。
十一、转潮缓慢,且下潮出菇参差不齐
原因:袋内失水,料表面缺水。
对策:上潮菇出菇后,及时用补水器向袋内注水补湿,或将菌袋置水池中浸泡,待菌袋吸足水后,倒去多余的水分,扎起袋口,以利保温保湿,等再次现蕾后打开袋口转入常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