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寒地栽培新技术促水稻丰产

时间 : 12-23 投稿人 : 安嘉 点击 :

由东北农业大学推出的寒地水稻三超栽培技术,今年在黑龙江省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示范推广20万亩,在全省水稻受障碍性冷寒影响导致普遍减产的情况下,平均亩产仍达600公斤以上,高产田块超过800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20%,这是该项技术1999年示范推广以来连续十年获得大面积丰产丰收,有关专家认为,“三超”技术是旱育稀植之后,北方寒地稻作技术的又一重要突破。

寒地栽培新技术促水稻丰产 | 植物科普

“三超”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在黑龙江省的生态条件下,选用优质超级稻品种,早布旱育带蘖状秧,实行宽行超稀植栽培,通过科学施肥培肥地力,调控灌水,以及防治病虫草害等综合栽培措施,实现持续超高产的目标。技术概括为优质超级稻,宽行超稀植,持续超高产,简称寒地水稻三超技术。

与常规栽培技术相比,该技术的主要创新点为:采用大棚秧盘育苗,适宜早布、均布,培育多蘖状苗;适期移栽,宽行稀植,延长营养生长期,协调群体与个体关系;应用肥料深施、控制分蘖肥的施肥方法和湿润控水灌溉,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水稻抗倒性和抗逆性。增产机理研究表明,三超技术具有最大限度地延长营养时间,扩大营养面积,开发低位节优势分蘖以及增强水稻生育双层(植株冠层、根系冠层)源库的功效,可以最少的苗数达到最大的高光效超高产群体,使寒地稻作的生态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田间试验示范也已验证,应用这一技术,在降低或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可使水稻单产提高20%左右,稻米品质也有明显提高。

鉴于三超技术明显的优质高产效果,黑龙江省科技厅、省农业开发办等单位分别将其列为科技创新重点支持项目。2000年,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办、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科院水稻所等单位共同组建了“寒地超高产稻作研究会”,采取统一方案,联网试验,试、范、推一体化的组织方式在全省50个市县建立了110个示范点,累计示范推广面积50余万亩,均取得亩产超600多公斤,增产15%-20%的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

  • 韩国大棵香菜种植技术
    韩国大棵香菜种植技术

    韩国大棵香菜别名长梗芫荽,以其棵大、产量高、香味浓著称。该品种具有特殊的香味,叶和嫩茎均可食用,用于凉拌生食、炒食、腌渍或做汤时调味用。是药食两用的保健蔬菜。亩产量6000~8000公斤,现将该品种的高产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播种、整地、施基肥与做畦1.香菜栽培 采用露地直播,深耕晒土后做畦。畦面...

    47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花烛的栽培与养护
    花烛的栽培与养护

    花烛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常绿宿根花卉,主要栽培品种有哥伦比亚花烛(Anthuriumandraeanum)和安祖花(Ascherzerianum)。前者叶片鲜绿色,心脏形,花梗长,佛焰苞阔心脏形,肉穗花序呈圆柱形直立,带黄色;后者叶片窄,披针形,暗绿色,花梗短,佛焰苞火焰红色,无光泽,肉穗花序常呈螺旋状...

    248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雨季难以晒制好草”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雨季难以晒制好草”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问题所在有些地方苜蓿收获制作干草中,第二茬和第三茬常与雨季重合,导致晒制干草困难,干草质量下降,有时甚至出现草产品霉烂的问题,影响了苜蓿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二、解决方案1.调整收获时间。正值雨季进行苜蓿第二茬和第三茬收获时,尽可能选择晴好天气适时收割;如果雨天较多,可在苜蓿开花期前后提前或错后刈割...

    209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板栗“产后”弱 增补磷锌硼
    板栗“产后”弱 增补磷锌硼

    板栗树雌花减少,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低,影响了雌花的生长发育。通过增施磷肥和合理修剪,可增加板栗雌花,减少雄花,大幅度提高板栗产量。此项技术适用于土壤缺磷地区。具体方法是:在当年10月至12月,沿树冠外缘挖深30厘米的环状沟,在沟内施过磷酸钙2~2.5公斤、有机肥50公斤左右,覆土即可。要想...

    1618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沼液种西瓜具体技术要点是什么?
    沼液种西瓜具体技术要点是什么?

    农家肥种西瓜好吃,用沼液种西瓜更好。主要方法是:⑴沼液浸种。浸液浸种12-24小时,中途搅动1次,浸种结束后,在清水中反复轻搓,洗去表面粘液,以防发臭腐烂,然后保温催芽,温度30℃左右,一般20-24小时即可发芽。⑵沼渣配制营养土。取充分腐熟沼渣3份与7份砂壤土拌合,至手捏成团,落地能散,然后装入纸...

    241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单叶蔓荆
    单叶蔓荆

    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inn.var.simplicifolia Cham.)是马鞭草科牡荆属落叶小灌木,具有生长快、抗逆性强、繁殖容易的特点,是优良的地被植物,特别适用于沙地和碱性土壤地区绿化。 单叶蔓荆叶对生,椭圆形,不具托叶,叶片表面光滑,茎直立,方形,浅紫色。穗状花序顶生...

    525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树莓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树莓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树莓适应性很强,在我国降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都能栽植,在北主树莓可忍受-40-45℃的低温,在南方任何地方都能栽植.在亚热带地区将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树莓的根系没有自然休眠,在满足其共生条件下,会周年生长而不落叶.一年可摘两次果实,但果型略小于北方的的果实,产量比北方要高。树莓的品种很多,世界上共...

    38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地膜覆盖绿豆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绿豆栽培技术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使绿豆苗全苗壮,开花早,结荚早,避开秋旱,单产明显提高,一般增产50%以上。(一)选好地、施好肥绿豆对土地要求不太严,沙壤、轻沙壤土均可种植。在底肥施用上要一次施足,生育期不再追肥。一般亩施有机肥2500千克,碳铵3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或硝酸磷25千克。(二)铺膜、播种地膜...

    1044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大棚草莓的八种缺素症
    大棚草莓的八种缺素症

    一、缺氮症1、症状。一般开始缺氮时特别是生长盛期、叶子逐渐由绿色向淡绿色转变,随着缺氮的加重叶片变成黄色,局部枯焦而且比正常叶略小。幼叶随着缺氮程度的加剧,叶片反而更绿。老叶的叶柄和花萼呈微红色,叶色较淡或呈现锯齿状亮红色。土壤贫瘠且没有正常施肥、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易缺氮。2、防治方法。要施足底肥,...

    228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延长西红柿结果期
    如何延长西红柿结果期

    第一代西红柿收获后,可采取以下3种方法,使西红柿再次开花结果,提高经济效益。压秧法在第一代西红柿成熟收获后,剪除枯枝黄叶,保留具有旺盛新生能力的新枝,并在主干一侧挖一条长20厘米、深15厘米左右的施肥沟,施肥后将主干埋入沟中,然后浇水,使压蔓处很快生根。如此新根老根共同吸收水肥,株型迅速长大,再次开...

    93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中华巨葱王”大葱
    “中华巨葱王”大葱

    株高1.6米,最高可达2米左右,葱白长80厘米,单株重650-1800克,属中早熟品种。葱白微辣,洁白脆嫩,适宜炒食、调味。抗寒、抗病,适种区域广,凡是能种葱的地方都能种植,每亩用种250克,种植行距110厘米,株距7-8厘米。 (274300 山东省单县农作物良种研究所 田青 电话:0530-48...

    335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夏秋移植树木注意问题
    夏秋移植树木注意问题

    在夏秋季,我们把已种好、种活的树和种植多年的大树移植到别处,为提高成活率,除常规方法外,还可采取一些特别措施。1、依胸径大小决定土球大小 被移植树胸径在10厘米以下(包括10厘米)的土球直径不少于40厘米,土球高亦不少于40厘米;胸径在11—15厘米的,土球直径一般不少于80厘米,土球高要达40—6...

    185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家里的“袖珍绿色”
    家里的“袖珍绿色”

    盆景艺术乃中华瑰宝,它能使人从“咫尺园林”中领略自然风光,并在制作、欣赏、养护中陶冶情操、锻炼身体。室内光照强度比室外弱,光质也不同。室内日光光谱中蓝紫光成分大大减弱,而红橙光成分减少较轻。故室内盆景所用植物应选择耐阴的种类。同时,家居环境的室内空气的组成、流通状况也与室外不同。所以即使是耐阴性盆景...

    581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干辣椒栽培技术
    干辣椒栽培技术

    干辣椒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农副产品之一。在湖南、湖北、四川、福建、广西等均有专门生产干辣椒的基地。作为调味用干辣椒的栽培,有三个主要的要求:一是果实颜色要鲜红,加工晒干后不褪色;二是有较深信的辛辣味;三是干物质含量高。1.栽培季节辣椒除不宜与茄科作物连作以外,对前后作物没有严格的要求。辣椒栽培多进行冬春...

    230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早春地豆角的栽培技术
    早春地豆角的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冬前灌溉,为早春播种造好底墒,每亩备用"美国地豆"优种6公斤,超薄地膜(膜宽70厘米),底施有机肥3000公斤,尿素10公斤、二铵8公斤、氯化钾10公斤。播种早春地表化冻后做畦覆膜。畦宽50厘米,畦距50厘米,每隔3米用土打一横线,将膜压实。当温度连续5天稳定在10℃时播种。播种方法是:用打...

    135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