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状
缺镁的共同症状是下位叶叶肉褪绿黄化,形态大同小异,大多发生在生育中后期,尤其以种实形成后多见。阔叶植物褪绿后大多形成清晰网纹花叶,主测脉及细脉均保留绿色,部分形成“肋骨”状黄斑叶,沿主脉两侧呈斑块褪绿而叶缘不褪,叶形完整;也有部分从叶缘开始褪绿向中肋延展,严重时边缘变褐坏死(类似于缺钾),干枯脱落。单子叶植物则多表现为黄绿相间的条纹花叶。麦类缺镁脉间褪绿后残留小绿斑相连成串如念珠状(尤以小麦为典型),为麦类缺镁所特有;水稻下叶呈黄绿相间条纹叶,边缘常带黄红色,有轻度失水倾向,叶片稍内卷,叶身镁所特有;水稻下叶呈黄绿间条纹叶、边缘常带黄红色,有轻度失水倾向,叶片稍内卷,叶身从叶枕处下垂沾水;玉米显条纹花叶,有时隐约见念珠状绿斑,稍后出现紫红色斑叶;大豆缺镁整叶叶肉褪淡,脉纹清晰,后期通叶转变为橘黄或橙红色;棉花叶片后出现深浓紫色斑块甚至全叶变红,呈红叶绿脉状;油菜叶片出现黄斑或紫红色斑块,后期叶片黄、橙、紫红等杂色斑驳;番茄、萝卜等多出现显著黄斑,不均匀分布;苹果叶片呈淡绿或灰率,后变为黄褐色,暗褐色、坏死脱落,留顶部叶呈莲座状;柑橘叶片沿中脉两侧呈大斑块黄化,后期转黄红,提早脱落,结实多的树或枝常重发;葡萄老叶片脉间黄化,后变红褐色,叶脉绿色,色界特别清晰。
(二)易于发生的环境条件
(1) 温暖湿润地区质地粗轻的河流冲积物发育的酸性土壤如河谷地带泥砂土;高温风化淋溶强烈的土壤,如第四纪黏土发育的红黄壤等。
(2)红砂石发育的红砂土。
(3)过量施用钾肥以及偏施氨态氮肥,诱发缺镁。
(4)种植敏感作物,一般果蔬作物多于大田作物,常见的主要有:菜豆、丝瓜、大豆、辣椒、
向日葵、花椰菜、油菜、马铃薯;其次为玉米、棉花、小麦、水稻等;果树中葡萄、柑橘、桃、苹果也较易发生。
(三)诊断
1.形态诊断
形态症状如上。某些作物缺镁有特异性症状,如小麦叶片脉间残留绿色小斑呈念球状;水稻病叶从叶枕处呈折角下垂,匍匐水面等,为判断提供方便。但缺镁形成花叶类型多,有的类似缺铁,有的类似缺钾,容易混淆,需注意鉴别,与缺铁区别在于症状出现位置不同,缺铁在上位新叶而缺镁出现于中、下位老叶;与缺钾症的区别因叶位相同,辨别比较困难,但有如下几点可供比较辨认:
(1)缺镁褪绿常倾向于白化,缺钾为黄化。
(2)缺镁叶片后期常出现浓淡不同的紫色或橘黄色等杂色,缺钾则少见。
(3)有些阔叶植物缺镁叶面明显起皱,叶脉下陷,叶肉微凸,而缺钾则不常见。
此外缺镁症大多在生育后期发生,又易与生理衰老混淆,但衰老叶片全叶均匀发黄,而缺镁则脉绿肉黄,且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鲜活不脱落。
2.植株分析诊断
不同作物缺镁临界值为0.1%~0.3%。小麦、燕麦及玉米植株缺乏临界值为镁(Mg)<0.15%;大豆植株<0.30%;甜菜、马铃薯叶片<0.1%;番茄、黄瓜叶片<0.3%;甘蓝、大白菜<0.2%,梨、苹果及葡萄等叶片<0.25%~0.44%,柑橘类<0.10%~0.25%。
3.土壤诊断
一般用土壤代换性镁为指标,由于镁的有效性还受其他共存离子及镁总代换量比率的影响,当土壤代换性镁大于100毫克/千克,镁/钾比大于2或代换性镁占总代换量>10%时,一般不缺镁。土壤代换性镁(Mg)<60毫克,镁钾比值<1,或代换性镁占代换量<10%为缺镁,但作物间有差异,如水稻,缺乏临界为<30毫克/千克,占阳离子代换量的比率<6%;马铃薯临界为代换性镁<50毫克/千克,占阳离子代换量<8%;在红壤上;代换性镁<25毫克/千克时,花生、大豆缺镁。
(四)防治
1.施用镁肥
酸性缺镁果园土壤,施用含镁石灰(白云石烧制)既供镁又中和土壤酸性,兼得近期和长期效果,最为适宜。一般大田以用硫酸镁为多,公顷用150~225千克,基施。应急矫正,以叶面喷施为宜,浓度1%~2%,连续2~3次。其他镁肥如氯化镁、硝酸镁、碳酸镁等都可施用,但碳酸镁效果较慢、较长,适作基肥。有试验认为,柑橘喷镁以硝酸镁优于硝酸镁。钙镁磷肥、钢渣磷肥以及冶炼炉渣(含镁)也都可用,所含镁为枸溶性,以用于酸性土壤并作基肥为宜。海水制盐的副产品苦卤(结晶为粗硫酸镁)以及加工产品钾镁肥等可以利用,但它们都含较多的氯,忌氯作物慎用。
2.钾、镁平衡
钾、镁存在较强的颉颃作用,土壤中存在过量钾,抑制镁的吸收,诱发缺镁,国外报道较多。国内因用钾水平尚低,目前尚不多见,但局部则难说,应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