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芦蒿特性与栽培技术

时间 : 03-10 投稿人 : 博祺园艺 点击 :

(1)历史与分布  芦蒿(Artemisia__selengensis),又名藜蒿、水蒿、蒿等,为菊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亚洲。我国东北、华北和中南地区野生于荒滩、荒坡圩区及洲地等。早在明朝,金陵人春初,每年清明节前后,朱元璋就将芦蒿等野菜作为贡品来享受。芦蒿本是野生,现作为一年生蔬菜栽培。江苏省南京市八卦洲乡栽种面积达2万亩上,每年冬春季盛产,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并销往全国20多省、市,外销量近千万公斤,深受消费者所喜爱。

芦蒿特性与栽培技术 | 植物科普

(2)生物学特性  芦蒿根系发达,须根着生于地下茎上,须根密生根毛,吸收肥水能力极强。地下茎白色,新鲜时柔嫩多汁,既是繁殖器官,又是养分贮藏器官。入土深15-25cm,长可达30-40cm,粗0.6-1.0cm,节间长1-2cm,节上有潜伏芽,能抽生地上茎,直立,成株高1-1.5米,茎粗1-2厘米。食用嫩茎青绿色、淡绿色或略带紫色,长25-30厘米,粗0.3-0.5厘米,叶片绿色。叶羽状深裂,叶长10厘米,宽5-8厘米,裂片边缘有粗钝锯齿。叶面绿色无毛,叶背有短密的茸毛,呈粉色。秋初,顶端和叶腋抽生头状花序,直立或下垂,有短梗,多数密集狭长的亚总状花序,有条形苞叶,总状近钟状,长2.5-3.0毫米,宽2.0-2.5毫米,总苞片约4层,外层卵形,黄褐色,被短绵毛,内层边缘宽膜质。花黄色,内层两性,外层雌性,每花序能结瘦果约1个,瘦果细小。果实黑色,无毛,老熟后易脱落。芦蒿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耐湿、耐肥、耐热、耐瘠,不耐干旱。早春气温回升到5℃左右,地下茎上的侧芽(潜伏芽)开始萌发,日平均气温12-18℃时生长较快,日平均气温20℃以上时茎杆容易木质化。南京地区露地野生芦蒿一般春季2月中、下旬萌发,4月上、中旬营养生长加快,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期。如采取保护地栽培,上市期能提早到上年12月中、下旬。芦蒿适宜温度范围较广,喜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只是在强光下嫩茎易老化。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宜。只要温度适宜,可周年生长,无明显的休眠期。

(3)营养与用途  芦蒿以鲜嫩茎杆供食 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每百克嫩茎含有蛋白质3.6克、灰分1.5克、钙730毫克、10.2毫克、铁2.9毫克、胡萝卜素1.4毫克、维生素C49毫克、天门冬氨酸20.4毫克、谷氨酸34.3毫克、赖氨酸0.97毫克。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等。早在明朝,芦蒿与笋同拌肉食之,最为美味,碧如玉针,嫩不须嚼,良于他方所出。南京人素来爱吃野菜。芦蒿可凉拌或炒食。芦蒿根性凉,味甘,叶性平,平抑肝火,可治胃气虚弱、浮肿及河豚中毒等病症以及预防芽病、喉病和便秘等功效。根茎含淀粉量高,可为肌体提供热量能源,也可作为神经结构、成分和酶、激素的组织成份。同时也可起保护头脑的作用和充当肝脏贮备肝糖而起解毒的作用。芦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所以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南京冬春市场供应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4)品种与特性

a.按叶型分:大叶蒿。又名柳叶蒿,叶羽状三裂,嫩茎青绿色,清香味浓,粗而柔嫩,较耐寒,抗病,萌发早,产量高。 碎叶蒿。又名鸡爪蒿,叶羽状五裂,嫩茎淡绿色,香味浓,耐寒性略差,品质好,产量一般。

b.按嫩茎颜色分:青芦蒿。嫩茎青绿色。白芦蒿。嫩茎浅绿色。

(5)栽培技术要点

A.冬、春芦蒿栽培技术

a.栽种方式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无性繁殖:

① 分株栽种。5月上、中旬,在留种田块将芦蒿植株连根挖起,截去顶端嫩梢,在筑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45×40厘米每穴栽种1-2株,栽后踏紧浇透水,经5-7天即可活棵。

② 茎杆压条繁殖。每年7-8月将半木质化的茎杆齐地面砍下,截去顶端嫩梢,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开沟深5-7厘米,将芦蒿茎杆横栽于沟中,头尾相连,然后覆土,浇足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根与发芽。

③ 扦插繁殖。每年6月下旬-8月,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在筑好的畦面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斜插4-5小段,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经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④ 地下茎 繁殖。四季均可进行。地下茎挖出后,去掉老茎、老根,剪成小段,每段有2-3节,在筑好的畦面上每隔10厘米开浅沟,将每小段根茎平放在沟内,覆薄土,浇足水。

b.田间管理

整地施肥。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清除杂草。芦蒿地下茎主要分布在5-10厘米土层内,栽种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促使根系发育良好,累积更多养分。

浇水。芦蒿耐湿性很强,不耐干旱,高温干旱季节要经常浇水,保持田间湿润,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芦蒿生长期间病虫害时有发生,主要有蚜虫、虫瘿、玉米螟、棉铃虫、刺蛾及芦蒿大肚象等害虫,可用抑太保、卡死克、菊脂类等高效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

c.大棚覆盖

芦蒿地上部被严霜打枯后,应齐地面砍去芦蒿茎杆,清除田间枯枝残叶和杂草,浅松土,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或复合肥80公斤,浇足底水,5-7天后扣棚盖膜。一般在11月下-12上进行,同时用地膜直接浮面覆盖在植株上,棚四周压严压实。如土壤湿度过大,则地膜覆盖可推迟进行。晴天中午要在背风处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空气湿度。芦蒿大棚覆盖技术自1994年发展以来得到迅速推广应用,涌现了一批典型。栖霞区八卦洲乡外沙四队罗来林1.8亩大棚蒿,总产值达19800元,平均亩产值11000元;外沙村宇振民大棚覆盖芦蒿2.11亩,总产值达2.4万元;光明村9队种植大棚覆盖芦蒿80多亩,户均种植1.7亩,亩收入6000元左右,全队总收入达50余万元,人均净收入2480元,一季大棚覆盖芦蒿使全队户户达到小康水平。目前野菜的发展已成为八卦洲全乡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d.收获

芦蒿栽培有露地或设施栽培,设施栽培芦蒿可采用多种不同的覆盖方式,分期分批覆盖,可提早上市,排开上市,均衡供应。大棚覆盖栽培芦蒿,一般覆盖后40-45天,株高20-25厘米时即可采收。露地栽培芦蒿,随着自然界温度变化自行萌发,当日平均气温12-18℃时,嫩茎迅速生长,4月上中旬是露地芦蒿上市高峰。采收时,用利刀平地面在芦蒿基部割下,嫩茎上除保留极少数心叶外,其余叶片全部抹除,扎捆码放在阴凉处,用湿布盖好经8-10小时的简易软化,即崐可上市。大棚覆盖芦蒿,第1茬采收后,应立即清除杂草、残枝落叶,并追施肥水,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覆盖后管理同上。这样再经45-50天,即收获第2茬。一般大棚芦蒿冬春季可收获2-3茬,亩产量达800-1000公斤。

B.伏、秋芦蒿栽培技术

a.品种。选用大叶青杆芦蒿。

b.整地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每亩4000-5000公斤,或用25%复合肥+尿素40公斤作基肥,深耕晒垡2-3次,使肥料与土壤充翻匀,然后作畦宽1-1.2米,沟深20厘米。

c.栽种。伏、秋芦蒿栽种最佳期在7月-8月初,将留种地块的植株齐地面砍下,截去顶梢和基部木质化部分,选中间部分截成20厘米长小段,将茎杆放在1%的杀虫双药液中浸泡10-20分钟,防钻心虫为害。然后捞出,按行株距35×30厘米,每穴4-5根栽种在筑好的畦面上,地上露1/3,踏紧浇水,上面覆盖遮阳网,保持土壤湿润,经10天后生根发芽。

d.田间管理。活棵后,要及时拔除田间杂草,结合追肥稀粪水,每亩1000公斤。搭架高0.8-1米,上面覆盖遮阳网,网四周扎紧,防风吹,盖网时间主要晴天上午10时-下午4时,早晚将网揭掉,加强盖网后的管理。

e.收获芦蒿栽种后约30天左右,茎杆侧芽长出15-20厘米,即可剪取嫩枝,剪下的嫩枝需捂2天,将嫩枝上叶片抹除即可上市。收割时剪大留小,分批收获。每收1-2次施一次肥,浇一次透水,保持畦面湿润,促进生长。

相关文章

  • 种鸽的品种简介
    种鸽的品种简介

    公斤鸽公斤鸽是我国著名养鸽专家陈文广培育的。该品种产于昆明,含有贺姆等鸽血缘,体重1千克左右,故称公斤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飞行能力强。幼鸽前期生长快,早熟、易肥、省饲料。体型偏长,瓦灰色居多,亦有其他毛色。石岐鸽产于我国广东省中山石岐镇。由王鸽、仑替、蒙丹等品种与本地杂交种。体型特征:体长、翼长...

    1486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苹果树六月管理措施
    苹果树六月管理措施

    夏季修剪 夏剪的目的是调整树体结构,改善光照条件,均衡树体生长,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对竞争枝、直立枝、过旺枝有空间的进行扭梢或短截,无空间的疏除。强旺幼树延长梢长到40厘米左右时摘心,促发分枝加速树冠成形。六月上旬对4~5年生无花的幼旺树进行环剥或环割(元帅系品种只环割1~2道),促进花芽形...

    2461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夏秋棚菜管理 防雨是重点
    夏秋棚菜管理 防雨是重点

    夏秋季节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汛期,降雨量明显增多,棚菜安全管理应该注意防雨。 防雨水进棚提前疏通排水沟,防雨水倒灌进棚 调查发现:不少棚室附近的排水沟都倒满了垃圾,这样在大雨来临时,很容易造成雨水不能及时排走而倒灌进棚室内。因此,建议菜农在阴雨天气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大棚周围的排水沟是否通畅,及时疏通排...

    100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枇杷、柑桔等果树受冻后管理技术
    枇杷、柑桔等果树受冻后管理技术

    一、枇杷、柑桔等果树1、及时清园和修剪树体1)适时适度修剪。在气温稳定回升后,采取小伤摘叶、中伤剪枝、大伤锯干的措施。对枝干完好,叶片焦枯未落的,尽早进行人工辅助剪除受冻叶片,尽量保留完好叶片;枝干冻害轻度者,可适当短截纤弱枝,剪除冠内枯枝、病虫枝,但不应大截大锯;枝干冻伤严重者,除剪除受冻叶片以外...

    72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玻璃生菜(莴苣)
    玻璃生菜(莴苣)

    品种来源: 广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 特征特性: 香港引入,经我所提纯选优的散叶类型生菜品种。株高25厘米,开展度30厘米。叶片近圆形,黄绿色,有光泽,叶面皱缩...

    232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双孢菇一年两作栽培技术--秋季食用菌技术系列之四
    双孢菇一年两作栽培技术--秋季食用菌技术系列之四

    2007年秋季食用菌技术系列之四一、菇棚处理:首先按生产计划改建原棚或直接新建,墙体厚度不低于0.8米,棚内最高处不低于2.5米,一般以长40米左右、宽6~7米为宜;再采用“两膜两苫”覆盖;棚内吊挂一层黑色塑膜,以使低温季节揭苫增温时,只允许热量进入而无日光直射料床。其次,按栽培畦床划线挖沟,一般南...

    239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郁金香的种球繁殖技术
    郁金香的种球繁殖技术

    郁金香的繁殖方法有分球繁殖、种子繁殖和组织培养,后两种方法繁殖需要的时间较长(种子繁殖需要5年才能开花),成本高,除培育新品种、脱毒等特殊用途外,一般都采用分球繁殖方法。农技推荐。繁殖材料用6月份收获的小鳞茎,经过去泥阴干,放在5-10℃冷库中贮藏,要注意通风换气。郁金香喜欢土质疏松、透气好的砂壤土...

    2560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设施葡萄各生育期适宜温湿度
    设施葡萄各生育期适宜温湿度

    初期上棚后,有3~5天的全盖帘时期,待地面完全解冻、植株经过自然预冷阶段后,开始揭帘升温。花前期,白天温度可迅速提高到23~25℃,超过25℃后应小放顶风,夜间维持在7~8℃。花期前后,白天温度以25~28℃为宜,超过30℃时及时放风。夜温维持在14℃以上。成熟期白天温度以32℃为限,注意放风降温。...

    2026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红叶小檗栽植技术
    红叶小檗栽植技术

    红叶小檗为落叶灌木,枝叶均为红褐色,喜光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芽力强,耐修剪,是我国北方绿化树种之一。几年来笔者多次栽植红叶小檗,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园林同行参考。春季栽植栽植宜早,修剪宜狠。最好在土壤表层初化,树液尚未流动之前(北方3月10日至4月10日)进行。栽后踩实,喷雾,漫灌,自枝条上部剪去...

    88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十月畜牧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十月畜牧管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现在已经进入十月份有一段时间了,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气温的降低,很多肉类产品的价格在直线上升。去年有不少畜牧养殖户们,就好好的捞了一比,今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畜牧养殖的农户还是有很多的,那么十月份畜牧如何管理呢?1、加强畜禽饲养管理一要严防风、寒、湿的侵袭,加大通风换气,特别要注意畜禽圈舍晚间的保温工...

    1018 植物常见病防治
  • 初冬盆栽花卉咋养护
    初冬盆栽花卉咋养护

    初冬季节是盆栽花卉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此时当做好以下工作:防寒 根据花卉的习性和对温度的需求,确定适宜的入室时间。冬季休眠的花卉,如月季、石榴、荷花等应放置于3~5℃的室内;冬季半休眠的花卉,如桂花、栀子花、山茶花等应放置于5℃以上的冷温室内;冬季仍继续生长的花卉,如四季海棠、香石竹等应放...

    1451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室内盆景管理方法
    室内盆景管理方法

    主要是常晒太阳,通风。盆景长时间摆放在客厅里或室内,因这些地方通风不好,桩景叶子发黄、落叶、发病、生虫、死枝,最终死掉。这些都是因为见阳光不够,通风不好,浇水不当造成的。平时我们上班了,或晚上休息了,这时不欣赏了,可以把它搬到窗外或凉台上,晒晒太阳,见见风,晚上吃点露水,下雨时搬到外边淋淋雨,只有这...

    436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梨树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梨树秋季管理技术要点

    一、吊枝:梨树枝软,在盛果期大量结果时,果枝多数下垂生长,在结果过量的情况下易劈裂。可在中干绑上长椽,将梨树结果枝用绳吊于椽上,以防劈裂。也可采用带杈的长木杆将梨结果枝在中部撑起,防止因结果过重而劈枝。二、病虫防治:在秋季按病虫发生情况,每月喷1~2次50%敌敌畏加40%水胺硫磷或40%三氯杀螨醇8...

    170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杨树新品种---中国垂杨
    杨树新品种---中国垂杨

    中国垂杨是我国华农华林国际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种植专家焦叙重研究员,利用常规嫁接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本地杨小城黑为母本,以地方垂形杨为父本经多年选育而成、可用作绿化的杨树新品种,其优点如下:1、生长速度快:当年移栽,当年嫁接,3-8米定杆,可下垂及地。无花、无絮,属无性繁殖。2、树形美:树形笔直,皮...

    1150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新型蔬菜--莱用仙人掌米邦塔
    新型蔬菜--莱用仙人掌米邦塔

    从美洲墨西哥引进的莱用仙人掌,是具有多种用途的新型保健蔬菜,据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测定,米邦塔仙人掌每百克鲜茎中含钙162mg,铁2.6mg,磷17mg及钾、铜、锰、锶、硅等多种矿物质,含VA220mg、VB10.03mg、VB20.04mg和VC16mg,含蛋白质1.6g、纤维素6.7g,还含...

    124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