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冬小麦播种期,由于我省七八月份降雨偏少和9月上旬气温偏低,夏玉米生育期普遍推迟10天-15天,小麦晚播已成定局。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建议:要合理品种布局,提高播种质量,构建冬春壮苗群体、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专家认为,在冬小麦播种的关键时节,各地应高优并重,选择综合抗逆性好的良种,发挥其优良的抗旱耐寒、节水抗逆、高产稳产潜力,切忌一味求新、频繁更换品种。其中,中部麦区应选择冬性、强冬性品种,南部应选择冬性、半冬性品种。
小麦适播期平均气温为14℃-18℃,旱地和冬性品种在16℃-18℃,应适当早播;半冬性品种应在14℃-16℃播种,要适当晚播。因近期低温等因素,应早作小麦播种准备工作,一旦夏玉米成熟应立即收获,整地播种;若播期过晚可通过增加播量补晚。
播量应根据品种、播期和肥力合理调整。品种上,主茎分蘖并重型品种播量适当减小,主茎成穗型品种适当增加;播期上,早播播量减少,晚播播量增加;地力水平上,高肥力田块播量适当减少,低肥力田块适当增加,但不能过大。适播期内旱地适宜播量为7.5公斤-10公斤,水地适宜播量为:条播12.5公斤-15公斤,撒播15公斤-17.5公斤。另外,整地播种应达到深、细、透、平、实、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