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苹果树如何进行强拉枝

时间 : 07-03 投稿人 : 丫丫园艺 点击 :

拉枝的作用。

苹果树如何进行强拉枝 | 植物科普

①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

②缓和树势,促进花芽形成;

③扩大树冠,促进树体早成形;

④促进中短枝形成。

拉枝的时间。

果树生长期内均可拉枝。改形的树应最好在树液萌动至5月中旬进行;1~2年生枝,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效果最好;3年生以上大枝,宜在春季萌芽至5月中旬进行。

拉枝的对象。

未拉枝的树、拉枝不到位的树、拉枝不规范的树及结果枝(组)开角不到位的枝都应作为拉枝对象。

拉枝的方法及要求。

①按照“一推二揉三压四定位”的方法进行。

②对过大、过粗的骨干枝,宜在背下采用基部连三锯的方法,连三锯时应在基部选枝皮光滑处进行,间隔3厘米,然后拉至适宜角度。

③对1~2年生枝采用“E”字形开角器(壮枝用“8#”铁丝,中庸枝、小枝用“10#”铁丝),成形后使树体最终形成“一竖多横软耷拉”状态。

④拉枝角度:骨干枝基角一般为90~105度,若树势过旺,可拉至105~110度。对骨干枝两侧小枝及结果枝组,应拉到100~110度。

⑤拉枝同时应对光秃部位实施刻芽。若需抽生旺枝宜采取“早、近、深、长”(萌芽前7~10天)的方法;若需抽生小枝宜采取“迟、远、浅、短”(萌芽期进行)的方法。

注意事项。

①拉枝须平顺直展,不能呈“∽”形,保证水路畅通;

②拉枝后不能影响通风透光;

③拉枝应坚持“够长就拉”和“拉枝到位”的原则,要分部位确定拉枝的长度,如纺锤形树体一般要求上部枝条长度达50~60厘米,中部枝条70~80厘米,下部枝条100厘米以上时即可拉枝。

④大枝可分次拉到位。随着枝龄增长,要不断更新拉枝部位,保证枝条拉到要求角度。

切记:拉枝工作要始终贯穿于苹果树生长的一生。

陕西省白水县园艺站 郭学军

相关文章

  •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什么样的栽培条件? -花木种植培育
    杜鹃花的养殖方法及什么样的栽培条件? -花木种植培育

    中国花木种植网-寻苗消息: 杜鹃花原产中国及亚洲南部高山地区,已有1 000多年栽培历史。喜夏季凉爽和湿润的气候,怕暑热,经不起北方的烈日暴晒,喜通风的半阴环境。怕严寒,忌浓肥。适温为12-2590,如超过3590,易致枯萎。土壤以疏松、排水良好、偏酸性的腐叶土为佳,pH值5一5.5,在碱土中叶片黄...

    25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氯化钾的施用方法
    氯化钾的施用方法

    氯化钾纯品为白色、淡黄色、砖红色的结晶体。有效成分(K2O)含量通常在60%左右。这种肥料有较强的吸湿性,易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大。氯化钾最适宜用于缺钾土壤及水稻、小麦、棉花、玉米、高粱等大田作物;同时也比较适宜在中性石灰性缺钾土壤上施用。氯化钾的使用主要有以下方法:(1)不...

    233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地膜催芽育杨梅苗技术
    地膜催芽育杨梅苗技术

    俗话说:“杨梅好吃树难栽”,这是因为杨梅种子皮厚且坚硬,不易吸水膨胀,播种后难发芽出土。我场育苗人员实践表明,采取地膜催芽的办法,可以大大提高杨梅种子发芽率,可达90%以上。具体作法是:首先将杨梅种子的果肉搓洗干净,清除杂物及空瘪种子,然后用0.5%~1.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2h(小时)消毒,...

    253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切花月季花栽培管理要点
    切花月季花栽培管理要点

    一、品种的选择目前红色可选用:加布里拉,玛丽娜等;粉红色可选用:婚礼粉,女主角,索尼亚等;金黄色可选用:黄金时代,金徽章,雅典纳等;紫色可选用:紫苔;橙色可选用:莫尼卡等.切花月季首先应选择花型优美,重瓣性强,叶片大小适中,有光泽,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抗逆能力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同时应按市场的需求...

    468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家庭盆花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家庭盆花营养土的制备方法

    盆栽花卉要求土质疏松,肥沃,营养全面,排水、透气性良好,应根据花卉特点结合自己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制备盆土和肥料。 菜园土。菜园土富含腐殖质,肥沃、疏松,既透气又能保水。 池塘泥。挖取池塘淤泥风干碾碎成黑褐色或灰黑色土。其富含有机质、腐殖质,用时加水拌和即可。 腐叶土。收集落叶、枯草倒入土坑,泼洒少量人...

    790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姬松茸品种介绍及栽培
    姬松茸品种介绍及栽培

    姬松茸的商品名叫巴西蘑菇,是一种食药兼用的食用菌。该菇起源于巴西,在我国的引种已完全成功,其栽培技术也已经完全成熟。目前国内栽培地区主要集中在福建和江苏等地,其他地区不妨也一试这个致富好项目。|姬松茸菌盖肥嫩可口,带有杏仁味,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姬松茸富含糖质、蛋白质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含...

    261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无公害秋白菜栽培技术
    无公害秋白菜栽培技术

    随着无污染、无公害的秋白菜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因此,要下功夫,种好无公害秋白菜。一、建立生产基地。首先,基地要远离有害物质的污染源,其次,要对基地的土壤、空气、水质进行监测,各项指标都要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环境的质量标准。无公害秋白菜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各种配套设施要齐全。二、实行合理轮作。种植无公...

    280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非洲菊的快繁技术
    非洲菊的快繁技术

    非洲菊又称“扶郎花”,为世界著名切花。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可周年供应。8月供花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宜在2005年10月中旬以前完成。第1次试管增殖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以后每月1次,到翌年2月中旬结束第4次增殖。然后进行2周的试管苗长根后移栽到苗床,养护1个月,4月初再移至大田。一、外植体的选取(1)...

    230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保护栽培大樱桃的树形结构
    保护栽培大樱桃的树形结构

    目前,大樱桃保护地生产中主要树形有自然开心形、改良主干形、主干疏层形、细长纺锤形。自然开心形树干高30~40厘米,主枝3~5个,每个主枝上有侧枝6~7个,主枝与主干角度30~45度。树高控制在1.5~1.8米,整个树冠呈圆形。在温室栽培中,其前部棚体低矮,可采用低定干的自然开心形。改良主干形树体结构...

    158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蘑菇、莲藕、蒜苗贮藏的保鲜方法
    蘑菇、莲藕、蒜苗贮藏的保鲜方法

    一、蘑菇的贮藏保鲜1、激动素保鲜法。用0.01%的6-氨基嘌呤溶液浸泡鲜菇10?15分钟,取出沥干后贮存。2、焦亚硫酸钠处理法。先用0.01%焦亚硫酸钠水溶液漂洗蘑菇3?5分钟然后用0.1%的焦亚硫酸钠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装进塑料袋内贮藏,在室温10?15℃条件下保鲜效果较好。二、莲藕的贮藏方法...

    114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晚播花椰菜要高产 假植抓好六要点
    晚播花椰菜要高产 假植抓好六要点

    晚播花椰菜(菜花)假植有两大好处,一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是花球在蔬菜淡季上市,价格较高。晚播假植花椰菜的上市时间在元旦前后,这时正是蔬菜生产的淡季,价格较高,大约每千克花球价格高于蔬菜旺季价格0.5元左右。按每667m2产花球2500~3000kg计算,每667m2增加收入1250~1500元。此...

    108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西葫芦如何拿的高产
    秋西葫芦如何拿的高产

    秋季栽培西葫芦难度较大,主要是天气炎热,植株生长不良,又由于蚜虫,飞虱等为害严重,易患病毒病。因此,各地栽培的不多,曲周县农业局经过8年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适宜秋种的西葫芦品种有玉丰、圣玉等较抗病毒病品种。二、种子处理用55℃温水(两开对一凉)或0.1%高锰酸钾泡...

    1451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黄瓜定植后 需促根系下扎
    黄瓜定植后 需促根系下扎

    促进黄瓜根系快速下扎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根系要发达,二是土壤要疏松,三是地温要适宜,四是地力要肥沃,五是浇水要适当。在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的基础上,苗期要适度干旱,地膜适当晚盖,争取多划锄几次。另外,可以采取阿米西达每桶水一包加萘乙酸5毫升加爱多收3毫升灌根,对于生根壮苗,预防土传病害,促进根系下扎作...

    185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栽培金针菇五要点
    栽培金针菇五要点

    温度金针菇属于低温结实性菌类。菌丝在3℃~34℃范围内生长,最适合生长温度为20℃~30℃。3℃~4℃时菌丝生长缓慢。金针菇子实体形成所需温度是5℃~20℃左右,原基形成最适合温度是12℃~15℃,以13℃子实体分化最快,形成的数量也最多。在21℃~23℃,只长几根细弱的子实体,容易干枯。子实体分化...

    121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晚播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晚播小麦的春季管理技术要点

    晚播小麦相对于华北地区而言,是指冬前积温低于500℃播种的小麦,大多于寒露以后播种,冬前只能长出3-4片叶,分蘖很少发生或没有发生。晚播麦次生根很少,吸收能力较差,养分积累不足。因此,晚播小麦除了在播种时注意四促一补措施外,春季管理尤为重要。2003年10月9日,华北地区普降中雨,且雨期持续时间较长...

    2245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