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香菇上架 立体栽培

时间 : 06-25 投稿人 : 叶城 点击 :

近几年,我家一直都在用温室种香菇,可能由于技术等原因,效益一直不太理想。听说架层栽培香菇效益很可观,您能给我介绍一下香菇架层栽培方法吗?

香菇上架 立体栽培 | 植物科普

农安田淑珍

田淑珍您好:

架层式栽培香菇是目前提高香菇产量的一项新技术。下面我把如何选择好场地和品种,应注意的管理事项等有关内容介绍一下,供您参考:

一、场地与设置

菇棚场地选择坐北朝南,靠近水源,避开西北风的地块或房前屋后均可。可以利用院子两旁靠墙搭棚架,既可避风,又有露天生态环境,管理又方便。

菇棚采用人字型结构,用竹、木、角铁、石板、水泥柱、硬塑料等作骨架。架层按照排袋方式而定,立式斜靠的3层,横卧排放的5―6层。每层菇床宽1.3―1.4米。菇棚高2.4米左右,长度按场地而定。

二、季节与品种

架层式栽培的菌袋接种期,按常规8―9月进行,南方高寒山区以及东北、西北地区可采取反季节栽培,2月接种。品种应以优1号、G―04等中温偏高菌株较合适。

三、菌袋排架

菌袋规格,立靠式常用15厘米×55厘米的;卧式宜用12厘米×55厘米或13.5厘米×55厘米的。菌袋制作与培养按照常规进行。根据不同排式上架,立靠式的采取脱袋上架排场;卧式的采取带袋上架横排于竹木条上,袋距3―4厘米。

四、管理要点

多层式架床栽培,由于菌筒密集、气温高,管理与常温不一样,重点要把好三关:

(1)转色关

脱袋式的喷水2―3天,喷水时揭开两旁盖膜的下半部,正背面围膜掀开,使空气流通,喷后覆盖保温保湿,促进转色。不脱袋的微量喷雾于空间,增加湿度即可。

(2)催蕾关

由于架层式菇棚温差不大,所以转色中应选择夜间掀摸2小时,连续进行3―4天,促进原基分化菇蕾。催蕾期还要结合通风,然后再喷水增湿,加快现蕾。不脱袋的,当幼小菇蕾出现后,即用小刀在长菇处的袋面圈割薄膜,让菇蕾伸展。

(3)管菇关

常因通风不正常,棚内缺氧,造成烂菇。因此出菇期应特别注意通风,每天必须通风2―3次,每次1小时。

相关文章

  • 木薯春种栽培要点
    木薯春种栽培要点

    一、深翻改土。在种植木薯前一个月,先把地翻犁晒白,让土壤充分风化。种时每亩施入与禽畜粪便堆沤腐熟的磷肥250—300公斤作基肥。二、选用良种。必须选择结薯多,毒性少,产量高的品种。并选取茎粗节密,无病虫,无损伤的中、下部的茎作种茎。三、种苗处理。种植前截取33厘米长的种苗,下端切削斜口3...

    289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几种菊花茶的营养功效
    几种菊花茶的营养功效

    市售菊花茶有很多种,如杭菊、贡菊、滁菊、野菊等。从营养角度看,菊花中含有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有一定功效。菊花中不仅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矿物质,因而具有一般蔬果无法比拟的作用。不同...

    450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切花菊的瓶插寿命与价值
    切花菊的瓶插寿命与价值

    一般来说,菊花在各种切花当中,瓶插寿命算是很长的,所以其采收后处理之过程也就不太容易受到重视。尤其是好几次在与生产者说明如何延长菊花之切花寿命,及如何保证消费者可以收到物超所值的菊花时,曾受到农民嘲讽:花插太久不好,插那么久,消费者要很久才回来买一次,会影响菊花的销售量。这样的观念三番两次挑战我对研...

    2067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花卉“吃醋”保健
    花卉“吃醋”保健

    在花卉种植中,食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生长不良的花卉,有起死回生的妙用。它含有糖分、葡萄糖、乳酸、醋酸等有益物质,且食醋溶液可抑制“光呼吸”过程中乙醇酸氧化酶的生物活性,提高净光合率10%—20%,加强光合作用,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花卉的抗病能力,所以适量喷洒食...

    246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作马铃薯高产经验
    秋作马铃薯高产经验

    山东滕州荆河街道办事处张朝虎先生今年的秋季马铃薯获得了1500千克/亩的高产。他的经验如下。一、种薯 今年春季他用从东北运进的荷兰五号脱毒马铃薯种植了一季春马铃薯,6月上旬收获。从中选出了生长旺盛、没有病毒感染症状的植株生长的小型薯,整薯做种用。为防止病害感染,种薯不切块,尽量不使有机械损伤。为了促...

    219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天竺葵冬季如何管理
    天竺葵冬季如何管理

    天竺葵喜温怕寒,冬季应特别注意做好防寒防冻。在北方地区莳养天竺葵,应在霜降到来时把盆株移至室内,放在向阳的窗前,使其充分接受光照。若光照不足,植株容易徒长,影响花芽的形成,甚至已形成的花蕾也会因光照不足而枯萎。如果在南方,也应在立冬过后将盆株移到避风保暖向阳处,既便于盆花多晒太阳,又便于躲避风寒。室...

    1462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盆栽马蹄莲养护技术
    盆栽马蹄莲养护技术

    盆土以沙壤土为主配以园土和腐叶各1/3,再掺入1/5有机肥栽培彩色马蹄莲。因其根系长在球体上部,所以盆土底层要垫透水透气的炉渣或粗粒沙。花盆宜选用浅盆,不要用筒子盆。施肥以磷钾肥为主,尤其在抽莛显蕾时,要及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浓度0.1%至0.2%,促使花梗粗壮挺直抗倒伏。如果留种,在坐果后,每隔...

    106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秋莴苣育苗
    秋莴苣育苗

    秋莴苣播种一般在7月底8月初,此时温度高,雨水多。为培育适龄壮苗,打好丰产基础,育苗中应抓好以下关键技术:变温催芽:选择健壮、饱满的新种子,用常温水浸泡12小时,捞出沥干水,用纱布包好放在冰箱内,保持恒温1~3℃,6~8小时后取出,常温下继续催芽,24小时后,出芽可达90%以上,且芽粗壮。遮阳育苗:...

    1159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秋冬季节种蘑菇 覆土材料早制备
    秋冬季节种蘑菇 覆土材料早制备

    在双孢菇、草菇、鸡腿菇等品种的生产中,覆土材料是必不可少的。现在在平菇、白灵菇、杏鲍菇等品种的生产中,也有进行覆土栽培的。一定条件下,覆土栽培可使料温恒定、水分充足,只要操作得法,其产量相对较高;但对覆土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不少菇农却没有足够的认识。笔者根据食用菌生长需要和长期研发实践,把覆土材料制备...

    555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科学引种苗木四要点
    科学引种苗木四要点

    近年来,随着园林绿化及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日渐加快,西部大开发、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多方面建设对苗木的需求日益加大,而导致绿化、美化苗木市场异常火爆。众所周知,引种苗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引种者的经济效益,那么究竟怎样才能选好苗木品种呢?笔者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有关专家的建议,认为要想选好苗木务必应注意如下几...

    2183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台风灾后荔枝、龙眼、芒果、柑橙及其它木本果园管理技术措施
    台风灾后荔枝、龙眼、芒果、柑橙及其它木本果园管理技术措施

    1、排水降湿:在大风大雨过后,要抓紧时间深挖排水沟将水排出果园外,降低园内土壤和空气湿度,减少果树因根系长期浸水窒息而受害死亡,尽快修理被大水冲毁的排水系统和果园基本设施。2、扶正培土:台风过后,由于果树根基被松动,因此,要扶正被吹倒冲歪的果树,埋(培)土踩实,必要时应设立保护支架,防止风吹动摇。3...

    44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烤烟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烤烟中后期管理技术措施

    一、适当早采下部叶片。烤烟下部叶片的采摘标准应以叶片由绿转黄为准,不能等到叶片变黄才采。下部叶片采摘过迟,一是会多消耗植株养分,降低烟叶产量和质量;二是会造成烟田通风透光不良,影响中部叶片生长及成熟;三是会推迟中部烟叶的采烤,并使叶片变薄,产量、质量下降。适当提早下部烟叶的采摘时间,将有烘烤价值的脚...

    930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缀花草坪的建植技术
    缀花草坪的建植技术

    缀花草坪是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配以少量观花的其他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观赏草坪。常用的观花植物为多年生球根或宿根植物,如水仙、风信子、鸢尾、石蒜、葱兰、紫花地丁等,其用量一般不超过草坪面积的三分之一。为使草坪管理容易,点缀植物多采用规则式种植。一般程序为:一、整地深耕细耙,使土粒细碎,地表平整,土层...

    82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分枝型大豆栽培新技术
    分枝型大豆栽培新技术

    近年来,国内培育或引进多种分枝能力强、单株产量高的大豆新品种。种植此类大豆,不仅省种、省肥、省工,而且高产高效,符合未来农业生产向“轻型栽培”方向发展的趋势,推广前景极其广阔,意义深远。目前,强分枝型大豆新品种有:适合东北作区种植的有棵八两、巨棵丰等,适合黄淮海作区及其以南地...

    28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香菇越夏管理技术要点
    香菇越夏管理技术要点

    香菇越夏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产量和效益,做好越夏管理是香菇生产的一个关键环节,可采取室内和室外两种越夏方式。一、室内发菌越夏(一)尽量减少室内香菇袋的数量及袋的层数,两袋呈井字型叠放,最高不超过5层,且垛与垛间隔20厘米以上,以利通风散热。(二)在窗户外搭遮阳棚,使阳光不直接射到窗户及室内。(三)高温...

    2576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