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类:大斗菇
品种名称:明大斗1 号
学 名: Lentinus giganteus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品种
来源:野生大斗菇驯化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菌丝白色、丝状。子实体单生、双生或群生;幼时菌盖半球形到扁半球形,鼠灰色,成熟时菌盖直径4 厘米-25 厘米,浅漏斗状,棕黄色至黄白色;菌肉白色,中厚边薄;菌柄柱形,中生,内实,与盖同色,长6 厘米-16 厘米,直径1.5 厘米-3 厘米,外有一层可剥的纤维质韧皮,肉白色;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生长温度26℃-28℃,光线抑制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温度23℃-32℃,最适生长温度26℃-28℃,担孢子萌发温度25℃以上;培养基含水量60%~65%,子实体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80%~95%,100Lx~1500LX 光线有助于子实体生长。
产量表现:生物学效率80%以上。
栽培技术要点:栽培季节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南方地区5月~10 月、北方地区6 月~9 月出菇;用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原料栽培;培养料适宜pH 为5.1~6.4;需覆土,覆土材料有火烧土、泥炭土或干净的田土、山土或砂,覆土厚度1.5 厘米~2.0厘米;采收后应停止喷水3 天;要求菇房卫生、通风良好、湿度合适,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认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食用菌品种认定标准,通过认定。建议在福建、江西、浙江、广东、安徽、湖南、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区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