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奶菇(Pleurotus tuber-regium),又名核耳菇、菌核侧耳、茯苓侧耳、虎奶菌、南洋获苓,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子实体和菌核均可食用的珍稀食用兼药用真菌。
虎奶菇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产生大型菌核的担子菌。中国云南省、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均有分布。虎奶菇的菌丝浸染木材或树桩后,引起木材腐朽,并在地下或木材中,或树根之间形成围径10-30厘米的菌核。菌核是虎奶菇养分贮藏和休眠器官,也是无性繁殖器官。把菌核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连续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漏斗形的子实体。子实体产期的长短取决于菌核的大小。
虎奶菇的菌核含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甘露糖、麦芽糖、肌醇、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等,有治疗胃痛、便秘、发烧、感冒、水肿、胸痛、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药效,并能促进胎儿发育,提高早产儿成活率。也有报道,虎奶菇菌核能入药,外敷有治疗妇女乳腺炎之效,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食品和药品资源。
一、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从地下的菌核上长出(图13-1),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10-20厘米,漏斗形或杯形,后期平展但中央仍保持下凹;菌盖表面光滑,常有散生、翘起的小鳞片,淡灰白色到肉桂色,没有条纹,边缘初内卷,薄,有时边缘放射状至锯齿状;菌肉韧,渐变皮革质;菌褶延生,很密集,苍白至淡褐色至淡黄色,边缘完整;菌柄中央生,偶尔偏心生,圆柱形,中实,与菌盖同色,长3.5-l3厘米,粗0.7-3.5厘米;孢子印白色;孢子柱状椭圆形到圆柱形,透明,壁薄,有颗粒状内含物,7.5-l0微米x2.5-4.2微米;菌核生于地下或木材间,直径10-25厘米,球状、卵状或梭形,坚实,内部白色,外皮壳褐色或暗褐色。
㈡ 生育条件
1.营养 虎奶菇是一种典型的木腐菌,能利用许多阔叶树、针叶树及各种农作物的秸秆。虎奶菇的菌丝在含果糖的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其次为甘露糖,再次为葡萄糖;在寡糖中只能利用纤维二糖和麦芽糖,但利用纤维二糖比利用麦芽糖好;在多糖中可以利用糊精、淀粉、纤维素等,但在含糊精的培养基上生长得更好。虎奶菇能利用多种有机氮,利用无机氮能力较差。
2.温度 虎奶菇菌丝体在15-40℃均可生长,以35℃为最适。
3.水分 虎奶菇菌丝体在含水量60%-70%的木材或木屑培养基上生长旺盛。
4.酸碱度 虎奶菇菌丝生长的pH为6-7,以6.5为最适,
5.光线 子实体发生需要明亮光线,菌核在黑暗和明亮之处均可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