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威海2008年小麦秋种技术指导

时间 : 01-23 投稿人 : 壹枝花 点击 :

今年威海市小麦喜获丰收。全市121.2万亩小麦,单产367公斤,总产44.5万吨。为奠定明年小麦丰产基础,提出以下技术意见,供各市区在秋种中结合本地实际参考应用。

威海2008年小麦秋种技术指导 | 植物科普

一、选用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

今年秋种,要紧密结合良种补贴项目,在选好优良品种的前提下,统一供种,实行区域化种植,提高品种纯度和质量,提高小麦产量。

品种选用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据不同的地力水平、水浇条件等因素,优化品种布局,今年推行品种布局为:高肥水地块建议种植烟农24、济麦22、烟农15等;中高肥水地块以烟农19、烟农23、济麦21、济麦19等为主;旱地建议种植鲁麦21、烟农21等。

二、增施有机肥,配方施用化肥

为保持小麦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各地要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除施用农家肥外,还可以通过秸秆还田、经无害化处理的污泥及城市垃圾等方式增加有机肥投入。随着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无机械还田条件的,也可利用剩余的麦秸、麦糠或其他有机物进行还田,一般亩用量200—300公斤。

各地要结合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般大田全生育期亩施纯氮10-14公斤,磷(P2O5)6-8公斤,钾(K2O)5-7.5公斤,硫酸锌1公斤较为合适。

一般肥力的麦田,应将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的全部和氮肥的50%做基肥施用;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再追施留下的50%氮肥。高肥力的麦田,应将有机肥、磷肥、锌肥的全部和氮肥的40%、钾肥的50%做基肥施用;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时再追施留下的60%氮肥和50%钾肥。要大力推广化肥深施技术,坚决杜绝地表撒施。

对地力差的中低产田,要选用适宜的肥料品种做种肥,如尿素、磷酸二铵(一铵)等,一般亩用量3-4公斤。施用时要肥、种分离,以防烧种。

三、抓好关键环节,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是小麦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为保证小麦出苗后苗全、苗匀、苗壮,给群体合理发展和最后丰产打好基础,应努力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一)提高整地质量

耕作整地是小麦播前准备的主要技术环节。对土壤实行大犁深耕可疏松耕层,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进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和养分释放;提高土壤渗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因此,对采用秸秆还田的高产田,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尽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扩大机械深耕面积。土层深厚的高产田,深耕时耕深要达到25厘米左右,中产田23厘米左右,对于犁地层较浅的地块,耕深要逐年增加。但大犁深耕也存在着工序复杂,耗费能源较大,在干旱年份还会因土壤失墒较严重而影响小麦产量等缺点,且深耕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因此,对于一般地块,可以不必年年深耕,而应用“少免耕”技术,包括旋耕、浅耕、或耕而不翻等。进行玉米秸秆还田的麦田,由于旋耕机的耕层浅,采用旋耕的方法难以完全掩埋秸秆,所以应将玉米秸秆粉碎,尽量打细,旋耕两遍效果才好。秋耕易早不易迟,要在秋作物收获后,抓紧进行机械翻耕,防止跑墒,并蓄积秋季降水。同时机耕要和机耙结合,切实做到边耕翻边耙耢,要耙透、耙实、耙平、耙细,消灭明暗坷拉,切忌深耕浅耙。

(二)搞好种子处理。

防治小麦根病,可选用2%立克莠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20%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15%拌种。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选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或35%甲基硫环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病、虫混发地块可选用以上药剂(杀菌剂+杀虫剂)混合拌种。种子包衣,除了可以防治病虫外,还兼有种肥作用,各地要加大推广力度,尤其是承担良种补贴项目的县市,更要搞好种子包衣工作。

(三)适期播种。

温度是决定小麦播种期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8—160C时,为冬性小麦的最佳播种期。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在过去传统的播期播种,常常出现小麦冬前旺长,冬季和早春冻害严重。因此小麦播种适期要比过去适当推迟。根据播期试验,播期以10月5日-10月10日为宜。

(四)适量播种。

小麦的适宜播种量因品种、播期、地力水平等条件而定。播量偏大,易造成群体偏大,冬前和春季旺长,茎秆细弱,易于倒伏和早衰,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搞好小麦适量播种对于培育冬前壮苗非常重要。在适期播种情况下,各类麦田的适宜基本苗为:精播高产麦田每亩10万-12万,半精播中产麦田每亩13万-15万,旱作麦田每亩12万-16万,晚茬麦田每亩20万-30万。

(五)足墒播种。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