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葡萄采后管理主要工作

时间 : 03-16 投稿人 : 大学生园艺 点击 :

葡萄采收后到落叶休眠之前,是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关键管理时期。近来研究表明,葡萄采收后到落叶前这一阶段,叶片光合作用会出现第二次高峰(第一次在发芽以后半个月到叶片长大时期),而到接近落叶期光合效率才迅速下降。因此,必须重视采后这一关键时期,加强管理,保叶、护叶,增加光合产物的贮存。如果忽视后期树体的管理,将会导致叶片过早损伤、光合作用降低、树体贮藏营养亏缺,从而使来年早春养分缺乏,发芽晚而不整齐,甚至导致花序退化,开花结果减少,同时由于结果少或不结果,又易造成第二年枝叶徒长,花芽分化不良,从而影响第三年结果。

葡萄采后管理主要工作 | 植物科普

传统上轻视采后树体管理的现象,必须得到纠正。

葡萄采后管理的主要工作是:

1.保护秋叶:采收后要重视保护叶片、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这对增加树体的贮藏养分有重要的作用。在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使用退菌特和硫制剂农药,以防止造成叶片过早老化和降低光合效率。在一般情况下,除巨峰系品种外,果实采收后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打老叶的措施。在采收果实时,要注意尽量减少对叶片的损伤。

2.建立合理的施肥制度:果实采收后应尽早施入基肥,在结果多、树势偏弱的情况下可施部分速效性氮肥,以补充树体营养,增强后期叶片光合作用和恢复树势,作为基肥使用的有机肥应预先堆积充分腐熟。

采收后结合喷药喷施1—2次0.5%左右的尿素或磷酸二氢钾,能有效地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增强树体营养贮存。

3.加强病虫害防治:采收后的病虫害防治十分重要,尤其是霜霉病、白粉病及虫害浮尘子常常造成全树过早落叶,迫使冬芽晚秋萌发,严重影响树体营养积累和来年的生长和结果,所以必须十分重视采后病虫害的防治。一般在采后到落叶前每隔10天左右喷1次300倍乙磷铝或1000倍瑞毒霉能有效防治霜霉病的发生。对浮尘子可用1000倍氧化乐果进行防治。

总之,以保护叶片、增强光合作用为中心的后期管理对确保葡萄连年丰产、优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生产上的足够重视。

相关文章

  • 仙客来
    仙客来

    学名:Cyclamen persicum英名:Florists Cyclamen别名:兔子花、萝卜海棠、一品冠、兔耳花科名:报春花科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扁圆形肉质球茎。叶心脏形,深灰绿色有灰白色花纹。花单生,有长柄,开花时花冠裂片向上翻,形似兔耳而得名,花冠有紫红、红、粉、白等色,冠基部常有...

    293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露地韭菜越冬注意啥
    露地韭菜越冬注意啥

    露地韭菜产量高低与越冬期管理关系很大,因此要注意四个方面:一要浇水。立冬后,当气温低于零下5摄氏度,地面开始结冻,韭菜开始进入越冬期。此时要及时浇好冻水。这样,可避免地下根茎遭受冻害,防止春旱,为春季早发快长打好基础。浇水过早,地面没有冻结,土壤水分散失快,蓄墒效果差;浇水过晚,土壤结大冻,浇水后加...

    1513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雨天荔枝龙眼小心沤花
    雨天荔枝龙眼小心沤花

    雨天荔枝龙眼小心沤花目前主要工作是防止“冲梢”、提高花穗的质量,注意病虫害发生,及时施肥2月的天气高温、高湿,使许多荔枝、龙眼果园出现了“冲梢”,对现蕾和花的质量影响很大,前期低温阴雨对花芽后期发育和防止“冲梢”有作用;但近期下雨后,气温升高对荔枝、龙眼和其他南方果树花穗生长不利。一般来说,在现蕾期...

    290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豇豆新品种――长豇555
    豇豆新品种――长豇555

    豇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蔬菜品种,南通市栽培从5月份到11月份连续上市,在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栽培面积大。长江种子公司选育的豇豆新品种长江555,与本地主栽品种相比,表现高产、早熟、抗病,早期产量增加40-50%,总产量增加35%,在几年的推广中深受农民的欢迎。一、选育过程:1996年用特早30...

    167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晚播夏玉米高产栽培要点
    晚播夏玉米高产栽培要点

    1、选用适宜品种。可以选用中早熟品种,如郑单958、鲁单981、鲁单50、鲁原单14等,以保证玉米正常成熟,适期收获,进而获得较高的产量。2、去掉小弱株、病株。在玉米抽雄前把大田中没有结果穗能力的小弱株和病株全部拔掉。3、人工去雄。①去雄时间:在雄穗刚抽出而尚未散粉时进行。②去雄方法:可以隔一行去一...

    251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白玉兰种植技术
    白玉兰种植技术

    摘要【白玉兰种植技术:白玉兰的繁殖常用播种、嫁接、扦插、组织培养等法,播种必须掌握,当蓇葖转红绽裂时即采,早采不发芽,迟采易脱落】玉兰(Magnolia denudata)又名木兰、白玉兰,木兰科,木兰属。是我国著名的观赏植物和传统花卉,树大花美,为庭园中名贵早春花木,栽培历史悠久。 (一)形态特征...

    1093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抗虫杂交棉品种——宁杂棉3号
    抗虫杂交棉品种——宁杂棉3号

    宁杂棉3号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棉品种,由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2007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该品种长势强,植株塔型,结铃性强。全生育期136天,株高116.6厘米,果枝18.1台,单株成铃26.6个,单铃籽棉重5.7克,大样衣分40%,小样衣分41%,籽指...

    743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雨水催新梢抽发影响成花
    雨水催新梢抽发影响成花

    目前许多山地果园和管理一般的果园,荔枝、龙眼末次秋梢已转绿或已老熟。但在前段时间几场雨过后,部分管理良好的果园“立冬”后仍在抽新梢。目前,荔枝、龙眼不论是早熟或迟熟品种都进入了控梢促花阶段。11月21日,全省普降中到大雨,且根据天气预报,随着冷空气到来,未来几天广东大部分地区还会陆续下雨。在控梢促花...

    22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兰花种植及保鲜贮运中经常遇到棘手难题
    兰花种植及保鲜贮运中经常遇到棘手难题

    种植兰花的介质非常容易发酸,要如何克服?使用水草种植兰花,经过几天后水草受会产生有机酸的细菌污染而发酸,接着兰花根圈容易产生黑头现象(镰刀菌感染)。种植兰花的介质以水煮沸或经过杀菌釜高温灭菌,为何不能完全克服兰花黑头的问题?有些兰园将水草煮沸或高温杀菌再行种植兰花,虽可暂时杀灭细菌及虫卵,但种后仍然...

    1020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怎样使草坪提早返青
    怎样使草坪提早返青

    早春时节若能使冬枯的草坪提前返青,给人们带来一片新绿,会使整个城市尽早散发出勃勃生机。经过多年实践,笔者总结出可使草坪提前返青的3点措施: 一、松土 早春草坪返青前进行松土。松土可打破土壤板结层和切断部分根系,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促使草坪草再生且生长旺盛。松土可以用齿长20厘米的铁耙,深入土层1.5至...

    1600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常绿乔木】-雪松简介
    【常绿乔木】-雪松简介

    植物名称雪松 松科别名喜马拉雅杉 、喜马拉雅雪松 、香柏产地与习性雪松原产印度、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分布于海拔1200--3000米处,最适生宜1800--2600米。雪松对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广,从亚热带到寒带南部都能生长,在年降雨量为600-1000毫米的地区,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生长较好。雪松耐...

    1485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如何消除杨梅大小年
    如何消除杨梅大小年

    杨梅是我国着名的特色果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目前最新丰产技术也已广泛普及。一、肥水管理当年林地可间种一年生蔬菜或绿肥,以提高土壤肥力。幼树以施速效性肥料为主,氮、磷、钾配合施用,成年树一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第二次是在采果后,占全年施肥量的50%-55%。此外,做好土壤...

    1347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油菜冬季红苗原因及防治
    油菜冬季红苗原因及防治

    油菜在冬季往往会形成大量“红叶苗”,其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措施是:缺氮植株矮小,新叶出生慢,叶片少而小,呈黄绿色至黄色,叶缘呈红色。防治措施:每亩追尿素8~10千克或碳铵20~30千克,或者用750~1000千克人粪尿对水浇施;后期缺氮,用1%~2%尿素溶液叶面喷施。缺磷植株矮小,出叶延迟,叶面积小,叶...

    270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蝴蝶兰分段养殖
    蝴蝶兰分段养殖

    蝴蝶兰从瓶苗到开花出售分5个生长阶段:瓶苗、小苗、中苗、大苗、开花阶段。栽培管理要点如下。一、前期管理。瓶苗生长阶段,最适生长温度白天为25℃-28℃,夜间18-20℃。小苗阶段生长适温23℃。35℃以上或10℃以下,生长停止。刚出瓶的小苗温度应低于2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80%,光线控制在1...

    273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火龙果繁苗技术要点
    火龙果繁苗技术要点

    一、扦插苗以春夏季最适宜,插条应选取生长充实的茎节,长15厘米左右,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4厘米可移植苗床。二、嫁接苗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一种野生仙人掌属植物)做砧木,于晴天进行嫁接,将火龙果植株用刀横切成3~4厘米茎段,待伤口风干,在砧木茎...

    903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