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用高产良种可选用文登市培育的抗病毒高产的新品系—“抗毒一号”太子参。
二、选地与整地贫瘠、过粘、坚实、排水不良及低洼地,均不宜种植。前茬作物收获后,土地耕翻25~30厘米,每亩地施腐熟的猪粪4~6方做基肥。于栽种前,每亩再施复合肥50公斤,浅耕一遍。然后做成1.3米宽的畦子,作业道60厘米。高畦还是平畦要根据排水和浇灌的需要正确选择。如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的地块宜采用高畦,畦高10~15厘米,反之则采用平畦,有利于浇水。
三、栽种方法栽种时间,无论是用块根,还是用种子繁殖,栽种时间均以10月上旬~10月下旬为宜。
1、块根繁殖(块根亦称种栽、栽子、苗子)。10月上旬以后留种田边挖起块根,边栽种。宜选顶芽健壮、完整无损、参体肥大、大小整齐、无病虫害的块根作种栽(子)。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厘米,纵向或横向开平底形播种沟(底宽5厘米),沟深5厘米,按株距3~5厘米撒播种栽。耙平后参头距地面2.5厘米为宜,不能过深。小面积种植最好将种栽芽头向上,顺序摆放。然后覆盖5厘米厚的麦草、稻草,以利保墒,防板结,翌春出苗早、整齐。为了防止冬天大风吹撒麦草,可用玉米桔秆压住,或用尼龙网盖上。种栽也可撒播,即按条播的用量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从旁边的畦面上客土盖在种栽上,依次类推。为了掌握好盖土深度,可每隔3~4米放一个厚2.5厘米的木条,以覆土刚掩埋到木条为止,耙平覆草。块根繁殖,每亩用种栽量50公斤左右,苗子大每亩用65公斤、苗子小用40公斤左右,播种后地如果过旱,应盖草后喷一次水,视墒情好坏,封冻前应、浇一次越冬水,确保种栽安全越冬。
2、种子繁殖。在整好的畦面上,横向或纵向开2厘米深的宽幅平底形浅沟(底宽8厘米),行距12~1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宽幅沟内,然后轻轻耙平,以种子覆土1厘米左右。用种子播种也可撒播,,把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然后从旁边的畦面上客土覆盖1厘米厚的细松土。播种后必须马上盖麦草、稻草或其他无草籽的杂草,喷一次透水,确保墒情适宜。每亩撒种量2.5公斤左右。
3、间作遮阴。太子参7~8月份就停止生长,地上部枯黄倒苗。如出售生药应立即采挖。如作留种田,块根在地下越夏,为防止夏季地表高温、高湿引起种根腐烂、春季应在2个畦面之间的作业道上套种玉米,起到遮阴作用。小面积可以每条作业道都套种,大面积地块因喷药作业不便,可间隔套种玉米,每20厘米一墩,一墩留2株玉米。
四、管理方法
1、松土、撤草、追肥、除草块根栽种的。如没盖草,早春必须在没出苗前(1月下旬~2月上旬)及时划锄松土保墒提高地温,划锄前每亩撒施复合肥或尿素10公斤;覆盖杂草的地块,应视出苗情况适时撤去过厚的盖草,留下草的厚度以既不影响出苗,又能起保墒、增温的作用,通常以2.5~3厘米厚为宜,覆草田撒施化肥应结合喷水进行。太子参生长期较短,根系较浅,基肥往往不能充分吸收,所以追喂时间宁早勿晚,最晚不得晚于4月中旬。应及时除草,5月上、中旬植株可封行,可以停止除草。
2、排、灌水。太子参怕涝、怕旱,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五、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太子参的主要叶部病害,从4月中旬开始注意防治。第一、二次用宝丽安(多氧霉素)1000倍液,间隔10~15天;以后叶片老化可用50%的代森锰锌600倍进行防治,一般再喷4、5次即可,每次间隔半月左右。间隔时间长短要视天气降雨情况而定。为了促进生长,每月使药适当加入叶面肥、增产菌、旱地龙等药物,以提高其抗病、抗旱能力。
2、根腐病。7、8月份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生,特别注意雨后及时疏沟排水,如发现发病点可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浇灌病株。
3、病毒病(花叶病)。病毒病是太子参最主要、最重要的病害。首先要建立无病毒采种田,以供大面积生产用种;自繁自育自己留种的单位,留种田在生长季节一定要随时发现随时拔除花叶病株,减少传染;最好用种子种植,其花叶病发生很少,且产量高;用种子繁殖的块根留做种栽也可以,但是多代无性繁殖的块根,绝不能再做种栽使用,否则花叶病率很快上升,影响产量、质量。
六、种子采集待地上部枯黄倒苗后拔出秧蔓,晾干脱粒、扬净;散落在地下的种子,用小扫帚扫起来,用扬、筛等方法把种子与草分开。收集的种子应马上混2~3倍纯净的河沙湿藏,否则种子将失去生命力。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一触即散为宜,然后置通风、阴凉、即不干、又不涝的地方贮藏至10月份播种。
七、采收加工做货的太子参,应在7月下旬~8月上旬收刨,在场院、平房上晒干,半干时搓去须根后再晒至全干即成商品,以身干、无细根、大小均匀、色微黄者为佳。一般亩产鲜参600公斤以上,折干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