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具有杏仁香味,菌肉肥厚似鲍鱼,因而得名杏鲍菇。日本称为"雪茸"。
春末至夏初腐生兼寄生于伞形花科植物刺芹(Erygium campestre)等的根上和周围土中。其自然分布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原苏联南方,摩洛哥,印度,巴基斯坦,中国的新疆和四川西部。
杏鲍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口感绝佳,风味独特,故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生物学特性
㈠ 菇体形态 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单生或群生。菇盖直径2-12cm,初期盖缘内卷呈半球形,后渐变平,成熟后平展但边缘不会上翘,中央浅凹浅盘状至漏斗形。幼时淡灰色,成熟后浅黄白色,中心周围常有放射状黑褐色细条纹。菌肉白色,具杏仁味。菌褶向下延生,密集。菇柄的特征是基部粗大,中实,肉质,白色。栽培通风少时呈棒状至保龄球状。孢子印白色或浅黄色。孢子近纺锤形,平滑。菌丝有锁状联合。
㈡ 生育条件
1.营养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较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人工栽培的主料,在棉子壳、木屑、甘蔗渣、麦秆等基质上生长很好。代料栽培加辅助材料,如米糠、麸皮、玉米粉、棉子饼粉、碳酸钙、糖等,可促进菌丝生长蔓延,增加菇蕾发生量。
2.水分 杏鲍菇比较耐旱,但含水量适宜更有利于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适宜含水量为60%-65%,但由于在栽培时不宜在菇体上喷水,菇体所需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所以调配培养料含水量时可适当提高至65%-70%。空气相对湿度,菌丝体生长阶段60%左右即可,而现原基后子实体分化阶段以90-95%为宜,子实体生长阶段可适当调低到85-90%。
3.温度 温度是决定杏鲍菇栽培成败及产量高低的关键。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27℃,最适温度是25℃左右,高于30℃,菌丝生长不良。杏鲍菇是恒温结实性菇类,温差过大,不利原基的发生,出菇温度范围为10-18℃,最适温度12-16℃,低于8℃不会现原基,高于20℃以上容易出现畸形菇,还会发生病害,引起死菇、烂菇。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0-21℃,最适温度为10-18℃。对温度的掌握,因菌株不同而异,在引种时要特别注意了解菌株的特性。
4.空气 菌丝体生长阶段需氧量相对较少,低浓度的CO对菌丝生长还有刺激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袋(瓶)中的CO2浓度由正常空气中含量的0.03%渐升到2%以上,菌丝仍能很好生长。现原基期则需要充足的氧气,CO2浓度应降低到0.5%左右。否则原基不分化而膨大成球状。菇体生长发育期需要空气新鲜,CO2浓度以小于0.4%为宜。
5.光照 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的环境下会
加快菌丝生长。现原基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期则需要一定的散射光,适宜的光照强度为500-1000Lx。
6. 酸碱度 菌丝体生长的pH值范围为4-8,最适pH为6.5-7.5。出菇阶段的最适pH值为5.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