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褐蘑菇栽培加工技术

时间 : 02-15 投稿人 : 金郴 点击 :

农户栽培褐蘑菇大都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较大。如何确定适宜的栽培季节,与提高口蘑的产量和质量有密切关系。地区不同,播种季节亦不同。栽培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出菇期必须避开20℃以上的高温期。如果出菇温度长时间超过20℃,则菇柄长、菌盖小、易开伞,甚至幼菇成批死亡。因此适当安排生产周期很重要。

褐蘑菇栽培加工技术 | 植物科普

(一)生产季节 各地应因地置宜安排生产,举例如下:

1.冷凉地区 所谓冷凉地区,泛指海拔较高、夏季气温较低的山区或高原。以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为例,褐蘑菇的栽培一般在4月堆料发酵,5月上旬铺料播种,6月中旬覆土,7月上、中旬出菇,8月高温季节之前结束栽培。采菇期约1个月,1平方米菇床产鲜菇5千克以上(料厚20厘米以上)。

2.温暖地区 相对于冷凉地区而言,温暖地区泛指海拔较低、夏季气温较高的平原。如北京以南的地区栽培褐蘑菇,一般为跨年度栽培。播种期安排在9月中旬,此期发均温度易掌握在20℃左右,适合蘑菇菌丝生长。1个月后气温下降到20~10℃利于出菇,即10月下旬至11月为秋菇产期。12月至次年2月为度冬休眠期。3~5月为春菇产期。生产实践表明,出菇期温度如高于20℃,即使能出菇,菇质也较差;出菇期温度低于8℃进入休眠期。

(二)堆肥配方 人工栽培褐蘑菇,其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全部来自堆肥,因此配料的科学与否,与蘑菇的产、质量直接相关。随着农业的机械化,牛、马粪日益减少,也可以采用鸡粪或化肥,配方见表28-1与表28-2。堆肥发酵前的最适碳氮比为28~30:1,含氮量为1.4%~1.6%;发酵后的含氮量为1.8%~2.0%。

在建堆之前,应根据栽培面积估算并备足原材料。牧草或稻、麦、玉米秸要晒干贮藏,防止雨淋霉变。鲜牛粪最好晒干备用。牛粪不足可采用猪粪或鸡粪。为解决畜粪不足的问题,可采用少粪的生产配方,如采用烘干鸡粪、饼肥、氮肥、磷肥等原料,按褐蘑菇生长所需的碳氮比例混配成专用肥用于栽培,鲜菇的产、质量也很好。

表28-1 张家口地区畜粪配方与含氮量计算(单位:千克/100m2)

原材料 规 格 与 质 量 配 比 干 重 总氮

燕麦秸 水分≥15%, N=0.54% 1000 850 4.59

干牛粪 水分≥15%, N=1.78% 1000 850 15.13

干马粪 水分≥15%, N=0.58% 1000 850 4.93

尿素 N=46% 38 38 17.48

过磷酸钙 P2O5=12-14% 30 30

石膏粉 CaSO4≥68% 30 30

合 计 ( 千克/100m2) 3060 2648 42.13

含氮量(N%) 42.13/2648=1.59%

表28-2 京南地区鸡粪配方与含氮量计算(单位:千克/100m2)

原 材 料 规 格 与 质 量 配 比 干重 总 氮

麦秸玉米秸 水分≥15%, N=0.48 % 2500 2125 10.20

干鸡粪 水分≥15%, N=2.5 % 600 510 12.75

尿素 N=46% 50 50 23.00

钙镁磷肥 P2O5=14% 30 30

石膏粉 CaSO4≥68% 50 50

合 计 ( 千克/100m2) 3220 2755 45.95

含氮量(N%) 45.95/2755=1.65%

(三)堆肥发酵(参照双孢蘑菇)

(四)地棚栽培 地棚式栽培是在口蘑驯化研究过程中发展的栽培技术,投资较少、保温保湿效果好,适宜在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推广。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安排好栽培周期,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一般为夏栽秋收。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通风方便的野外搭棚建床)。按东西方向挖地沟,长5~7米,宽3米,深2米左右。地沟的东西两端各挖一个宽1米的台阶为人行道,在地沟周围的地面上砌一圈0.5米高的围墙,在东西两侧对着台阶处各留一个1米宽、1.5米高的门,兼通风、采光之用。南北墙要留几个直径0.5米的通风口。然后以墙为基础,用竹、木搭成拱形或人字形棚架,先盖大棚膜,再覆盖草帘。根据增降温的需要,在草帘之上再披盖一层能调节厚度的活动秸秆层,厚约15~25厘米。在棚内沿长向用竹、木建床,床高0.5米,宽1米,长5~7米。在两床中间留50厘米宽的人行道,床的边沿离开沟壁25厘米,以便于管理。棚架要求坚固、承压能力强,防止下雨后柴草增重而塌陷。

(五)接种发菌 在床上铺17~20厘米左右厚的堆肥,略压实整平,准备播种。用接种铲将瓶中的菌种掏入干净的盆内,菌种粒一般为黄豆粒大小。将菌种均匀撒播在堆肥表面,用手指插入料层轻轻抓动,使部分菌种沉入堆肥内,以扩大接种面积。接种量一般掌握在1~1.5瓶/平方米。接完种后,表面再铺盖3~5厘米厚的栽培料,使堆肥的厚度达到20~22厘米。最后用木板将床面轻轻压平,以减少发菌过程中的堆肥失水。

接种后关闭菇棚的门窗,形成保湿、保温的发菌环境,促使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吃料”。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把棚顶的覆盖物揭开一部分,以便采光增温;7月下旬至8月上旬气温较高时,为防止棚内温度超过18℃,应根据温度情况逐步增加覆盖物厚度。在个别高温天气,中午可在棚顶的披草上喷水降温;夜间打开全部或部分门窗通风降温。在整个发菌管理期间,关键是调整温度和保持堆肥湿度。随着菌丝的生长发育,耗氧量大增,因此需要较大的通气量,但同时要在地面或空中喷水保湿。

(六)覆土 菌丝吃料深度达到料层厚度的2/3~3/4后,即可覆土。要求选用具有团粒结构、较肥沃的栗钙土。粘土易发生板结,沙性土则持水力差,均不宜做覆土。将覆土打碎结块,喷水预湿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为适。覆土前根据栽培料的干湿情况在床面适当喷水,使其恢复到上床时的含水量,切忌喷水过大影响透气性而发生“黑床”, 否则因缺氧而导致菌丝萎缩。覆土时须用簸箕慢慢抖落于料面,注意不能将料面压成坑,厚度2~3厘米,要均匀一致。覆土后注意保温保湿,同时加大通风量,促进菌丝上土。之后加强通风和温差促进菌丝扭结和原基分化。

(七)出菇 冀北坝上地区的8月,天气己转凉,昼夜温差加大,菌丝由营养生长期逐渐转入生殖生长期即子实体生成期。此期的管理要点是加大通风量,要保持覆土湿润和空气湿度。如覆土干白,须勤喷少喷小水补湿,切忌喷大水造成床料透水,导致菌丝缺氧而窒息死亡,形成“黑床”。 除大风或强降温天气外,菇棚门窗应昼夜打开,进行强通风拉大昼夜温差,并增加棚内散射光照。如棚内温度偏低,可掀开草帘透光增温,保持13~18℃的出菇温度,7~10天即可采菇,其时间长短视菇棚温度高低而定。当温度在18℃以上时,菇体生长发育快,要及早采摘;温度在14℃以下时,菇体生长发育缓慢,可适当推迟采摘。

(八)采菇 褐蘑菇的适宜采收时间,最好在菇体生长到7-8成熟,即菌盖与菌柄刚脱离并内卷时采收。采摘口蘑要先向下稍压,再轻轻旋转采下,避免带动周围小菇。采摘丛菇时,要用小刀分别切下早熟菇。采收时最好是随摘随切菇柄,保持菇体洁净和减少碰伤。菇柄切口要平整,不能带有泥根,切柄后顺手把菇放在内壁光滑洁净的硬质容器中。采收前菇床不喷水,否则采摘时菇体粘手,手捏处易变色,影响质量。

褐蘑菇可形成“花菇”,而且商品价值高。在空气湿度小、温差大的条件下,菇盖组织内部细胞继续生长膨大,而外部组织细胞因干燥而生长受阻,表皮及菌肉开裂而成为“花菇”。 花菇含水率低,风味浓,鲜销耐存贮,干制出成品率高,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有经验的菇农在出菇时采取较干燥的环条件,可以产20~30%的花菇,增加了生产效益。

(九)加工 除鲜销外,褐蘑菇的加工主要是烘干。用煤炭火、电炉、微波或远红外线等人工热源鲜蘑烘干,使含水率降到12%以下。是否达到此标准,常用检查方法是用指甲刻划菇根部位,以稍留下痕迹为宜。褐蘑菇的烘干出成比率为10.4∶1,加工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用工、耗煤等约0.21~0.26/千克。

烘烤过程中随着鲜菇表面水分的蒸发,促使内部水分转移到表面以保持平衡。移到表面的水分又蒸发掉,如此反复转移,一直干燥到含水量达到要求为止。干燥首先从菇盖边缘开始,慢慢移到肉质厚的中心部。烘干工艺就是根据菇体内部水分扩散转移的速度,与表面蒸发速度基本上达到平衡的原理制定的。这个平衡要由热风的温度和风量来控制,不同的干燥期,热风的温度和风量参数也是不同的。在干燥鲜菇时,如果温度在45℃以上,通风量又不够时,鲜菇表面细胞组织破坏,阻塞了与体内联系的毛细管,则常会发生煮菇现象,菇体成黑色,干燥制品质量低劣。但也不能过分加大通风量,否则形状不佳。通常起烘温度不能低于35℃,因为35℃时菌丝停止生长。在干燥过程中,每小时升温不能超过8℃,否则产生不良反应。温度急降时,菇片会收缩,边缘会向内倒卷。整个烘干周期的最高温度不能超过60℃,否则易产生异味。要掌握烘干开始和结束温度低,中间温度高的原则。

相关文章

  • 中国龙虾
    中国龙虾

    中国龙虾 英文名称 Chinese spiny lobster 原产地及分布 我国东海、南海一带。 品种描述 当前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最大可达4-5公斤。甲壳坚硬,头胸甲和第二触角表面有许多粗短而尖锐的棘刺。 生活在温暖的海洋里。 龙虾人工养殖可采用池塘养殖与网箱饲养配套,精养与暂养结合。...

    2883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早熟西葫芦――西星西葫芦1、3号
    早熟西葫芦――西星西葫芦1、3号

    由山东莱州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公司育成的早熟西葫芦新品种--西星西葫芦1号、3号,最近,双双通过省内有关专家现场验收。有关专家认为,这2个新品种都是具有突破性的西葫芦新品种,它的推广必将以其突出的商品品质、营养品质、高抗病害、丰产性等特征成为我国早熟西葫芦的主栽品种。西星西葫芦1、3号,属早...

    2155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马铃薯品种--东农303
    马铃薯品种--东农303

    东农303极早熟品种,株高45厘米左右。薯块扁卵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大小中等、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特别早且集中。休眠期短、耐贮藏。极早熟,从出苗至收获55天,覆膜栽培可提早于5月中旬上市,宜双季栽培。蒸食品质优,淀粉质量好,适于食品加工。植株中感晚疫病,较抗环腐病,高抗花叶病毒病,轻感卷叶病毒...

    101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葡萄春管抓好五点
    葡萄春管抓好五点

    加强葡萄春季管理,是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点措施仅供参考:一、清好园将园中的枯枝落叶、病虫枝等清理出园,增强光照,并彻底减轻越冬病虫害根源。二、喷药防病春季葡萄以防治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褐斑病为主,葡萄萌发3-5叶时开始防病,每隔7-10天喷药一次,尤其是雨后更要加强喷药保护,并注...

    93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水稻旱育秧死苗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在去年简阳市东溪镇阳公村一组的水稻育秧过程中,普遍采用地塘两段育秧,播种后覆盖拱膜保温,以培育健壮秧苗供秧田寄插。在二叶期左右,许多苗床出现秧苗黄化死苗现象,面积不等,从零星黄化死苗到大面积黄化死苗。特别是3月25日前后播种的秧苗,黄化死苗较为严重。此外,在薄膜苗期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更好地...

    1410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冬春茬苦瓜温室栽培育苗
    冬春茬苦瓜温室栽培育苗

    选择耐低温、耐弱光、抗病、丰产的品种,如槟城苦瓜、长身苦瓜、长白苦瓜、湛油苦瓜、北京白苦瓜等。华北地区冬春苦瓜的播种期为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②种子处理:苦瓜种子的外壳较厚,质地坚硬,播种前用55~60℃温水烫种,并不停搅拌,当水温降至30℃时,停止搅拌,浸种10~12小时,然后放在30~35℃的...

    49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8月沙糖桔放秋梢正当时
    8月沙糖桔放秋梢正当时

    近两年来,广东沙糖桔市场一直火热,化州市在调整水果产业结构时正选择了沙糖桔作为未来果树的主要发展品种,目前掀起了一番种植热潮。迄今为止,化州沙糖桔面积已达3000亩。沙糖桔适宜种植的地区较广,各地气候相差较大,因此,栽培技术也不尽相同。沙糖桔健壮结果母枝的培养技术:一、结果母枝的放梢时间。秋梢是沙糖...

    747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红掌栽培指南
    红掌栽培指南

    红掌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空气通畅的环境,花叶蜡质,具有强大的气生根,由于其花形奇特、花色艳丽、叶片优美,既能观花又可赏叶,且花期长而深受人们喜爱。红掌不能忍受过于潮湿、排水性差的土壤基质,因此最好选用比例为1:1:1的加拿大泥炭,用松树皮和珍...

    153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高产优质兼用型新薯种———冀薯99
    高产优质兼用型新薯种———冀薯99

    冀薯99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选育,2006年3月通过国家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适宜在在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安徽、苏北及京津等地作春、夏薯种植。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兼用型品种,中短蔓,茎色绿,叶形三角形,顶叶绿色,成叶绿色,叶脉紫色,叶柄绿色,基部分枝较多,单株结薯3-4个,薯块纺锤形,红...

    256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彩色大椒的栽培技术
    彩色大椒的栽培技术

    彩色大椒的栽培技术;种植技术大全,种植方法...

    1045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胡萝卜新品种“金红5号”
    胡萝卜新品种“金红5号”

    “金红5号”胡萝卜2007年10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特征特性。植株生长势强,叶簇直立;肉质根圆柱形,表皮、肉、髓部均为橙红色,根长17-18厘米、横径5厘米左右,单根重250克左右。β-胡萝卜素含量96毫克/公斤,含水量91%,商品率高,品质好,是较为理想的加工品种,尤其...

    270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葡萄夏季修剪要点
    葡萄夏季修剪要点

    除梢除梢一般在葡萄萌芽至花序吐露期进行,除梢越早,养分消耗越少。方法是:主干和老蔓上的萌发芽、并生芽、细弱芽、病虫芽、过密芽以及结果少的芽一律去除,使保留的芽分布均匀、生长健壮,促进结果。 摘心摘心的早晚和次数原则上应根据品种、树势和修剪方法而定。花期摘心可使新梢停止生长10~15天,使养分流向花序...

    2884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北京2010-2011年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北京2010-2011年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我市冬小麦从播种到成熟历时260天左右,是冬春季覆盖地表的主要作物。由于其生长期间低温冻害、干旱少雨,要获得较高产量需要抓好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各个环节,做好品种选用、土壤整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因苗管理等多项工作。一、播前准备(一)选用适宜品种推广9个优质、高产、节水小麦新品种(表1)。要从正...

    92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如何用种子繁育黄连木苗
    如何用种子繁育黄连木苗

    -、种子采集黄连木3至4月开花,10月果熟,当果实由红色变为铜锈色时即成熟,熟后10天左右收获。及时将采收的果实放入40℃至50℃的草木灰温水中浸泡2至3天,搓烂果肉,除去蜡质,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阴干后贮藏。二、层积催芽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挖深、宽各1米的坑,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

    87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选购棚菜种子五注意
    选购棚菜种子五注意

    准确选好品种是棚菜栽培成功的先决条件。当前蔬菜种子市场上品种繁多,有相当一部分经营业户,还不完全了解种子特性,缺少农业基本知识,只顾卖种挣钱,为此每年都有一些棚菜户吃亏上当。笔者是蔬菜技术推广老工作者,为此向菜农提出购种时应注意的五个问题。一、不要盲目求新。在每一个地区都有几个常规大量栽培品种,它们...

    133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