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菜豆6号
一、审定编号 苏审豆200901
二、来源与类型 原名“南农99C-23”,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以87C-66-3/87C-38,于2005年育成,属夏播中晚熟鲜食(菜用)大豆品种。
三、适应范围 适宜江苏省淮南地区作鲜食夏大豆种植。
四、产量水平及特征特性
2006-2008年参加江苏省区试,三年平均鲜荚亩产612.3公斤,较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4.9%,2006年增产极显著,2007年与对照相当,2008年增产显著,鲜粒亩产309.6公斤,较对照增产4.6%。2008年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亩产701.8公斤,较对照增产14.0%,鲜粒亩产351.0公斤,较对照增产7.2%。
出苗势强,生长稳健,叶片较大,卵圆形。株型半开张,有限结荚习性。白花,鲜荚绿色,茸毛灰色。省区试平均结果:播种至采收100天,比对照长15天,株高74.1 厘米,主茎15.5节,分枝2.7个,单株结荚36.4个,多粒荚个数百分率76.5%,每公斤标准荚389.9个,二粒荚长5.7厘米,宽1.4厘米,百粒鲜重59.6克,出仁率50.7%。口感品质微甜稍糯。经南京农业大学大豆所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田间花叶病毒病发生较轻,抗倒性较强。
五、栽培技术要点
1、轮作。选择前两茬未种过豆类作物的田块种植。
2、播种期。一般在6月下旬,晚播不迟于7月20日。
3、种植密度。每亩1.0-1.2万株,行距50厘米,株距13厘米左右,一般亩用种6公斤左右,迟播适当增加播种量。
4、肥水管理。施足基肥,一般亩施纯氮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2.5公斤左右,氧化钾2.5公斤左右,初花期视苗情每亩追施纯氮2.5公斤左右。花荚期注意抗旱排涝,保持土壤湿润。
5、病虫草害防治:播前使用土壤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播后及时防病治虫除草。采收前15天内禁止用药治虫。
6、收获。当籽粒充实饱满,豆荚呈青绿色时,适时采摘青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