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讲究作物种植行向 国外有人曾对小麦做过不同种植行的严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东西行向比南北行向每亩可增产10公斤以上。分析认为,东西行向不仅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能利用率,还可促进作物根群在地球磁力影响下,向行间伸展,从而提高其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率。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在安排作物的种植行向时,还需考虑季风风向的影响并提出,在干旱土壤上,或雨水稀少的季节,宣选取逆风行向(即行向与风向垂直)种植,这样有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减轻干旱对作物的不良影响;而水源充足,或高温多雨季节,则宜选取顺风行向即行向与风向平行种植,有利于土壤的温、湿调节,使田间小气候获得改善,从而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二、调节控制光照播种或栽植农作物时,在保证一定密度要求下,适当放宽行距,充分发挥作物生育的“边行优势”;或对某些作物(如果、茶等)采取修剪、整枝措施,以改善植株间群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均能有效的提高作物对光能的有效利用率,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三、辅以机械刺激某些作物(如瓜菜、薯类及板粟等)采取打顶、摘心或抹芽等措施,可达到抑制作物生育中心的“顶端优蛰”,促进分枝生长,以及提高雌花比例等增产目的。其它如玉米的适时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提高苞粒充实度;甘薯的“扯藤”(不是翻藤),可抑制不定根生长,使养分集中供应结薯;西瓜的“压蔓”,则司促进其不定根的生长,使之扩大营养吸收面积,以利瓜果膨大。有经验的老农,利用竹签交叉穿刺南瓜的茎基部,能刺激其多开雌花,多结瓜。
四、实行科学间种轮作作物的科学间套种,是充分利用地力,增产增收的有效措施。但为保证主、副作物的均衡生长,实现稳产、高产,则必须依据不同作物的生育期长短,根系分布的深浅、植株的高矮、株型的集散、叶片的宽窄、及其适应性的差异等,做到合理有序地安排,而不同作物间的相互轮作,则是一项重要的耕作制度,必须建立在长期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一般应用于生产的,主要育水旱轮作(如水稻与花生轮作)、相同土壤条件下不同作物间的轮作(如旱地的玉米与蔬菜轮作等),以及同一作物不同种类间的轮作(如蔬菜作物中果菜类与叶菜类的轮栽等)。尽管轮作形式多种多样,但均须依据不同作物(或品种)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对土壤肥力的影呐,根系分布的深浅,以及抗病虫能力的差异科学地进行安排,以便能达到取长补短,协调生育,增进地力,减轻病虫害,提高产量及增加收益的轮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