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2010年睢宁县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时间 : 01-21 投稿人 : 博雨 点击 :

睢农[2010]67号

关于印发2010年全县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镇农技服务中心、各有关单位:

现将2010年全县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下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按照意见要求,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认真抓好秋播小麦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附件:1、2010年全县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睢宁县农业局

二0一0年九月九日

上报:江苏省农委、徐州市农委、县委县政府

抄送:各镇人民政府、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

2010年全县小麦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今年我县秋播小麦将重点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总体思路,借助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粮价回升的有利机遇,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加大高产创建力度,突出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播种质量,加快小麦品种结构、区域结构调整,推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发展。

二、2010年秋播我县主推品种

经过近年试验示范推广及省市业务部门意见,我县今年秋播小麦品种主要推广淮麦20、烟农19、淮麦22、济麦22、徐麦30、徐麦31。

淮麦20:半冬性,抗寒性好,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平均亩成穗36-42万。株高85-90公分,茎秆粗壮、弹性好,抗倒。穗纺锤型,每穗32-35粒,千粒重40-45克。中早熟,熟相好,蜡质较厚,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白粉病和纹枯病,耐湿性好,在白皮品种中穗发芽较轻,适宜稻茬田块播种。

烟农19:半冬性、多穗、中晚熟,全生育期213-238天,叶色深绿,叶片窄长,分蘖性较强,成穗率较高。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紧凑,茎杆弹性一般。亩成穗38-40万左右,穗纺锤型、小穗排列较紧,结实性较好,穗粒数32粒左右,千粒重40-42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中感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抗旱性能突出,长势长相清秀、熟相佳,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适宜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淮麦22:半冬性,中晚熟,幼苗匍匐,叶小、叶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5厘米左右,株型稍松散,旗叶窄短、上冲,蜡质多,长相清秀,穗层不太整齐,穗码密,结实性好。穗纺锤穗,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饱满度中等,黑胚率低,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亩穗数40.3万穗,穗粒数33.0粒,千粒重39.7克。冬季抗寒性强,春季起身晚,发育慢,抽穗迟,抗倒春寒能力较好。易早衰,熟相一般。茎秆弹性较好,较抗倒伏。高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纹枯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赤霉病。

济麦22: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生育期239天,熟相较好;株高71.6厘米,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5.2克/升。株型紧凑,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较抗倒伏,抗冻性一般。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

徐麦30:长芒,白壳,白粒,纺锤型穗,籽粒半硬质;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叶片宽,抗寒性较好。分蘖力较强,成穗数较多。株型较松散,长相清秀,株高85厘米左右,茎秆弹性较好。全生育期239天左右。亩有效穗39万左右,每穗31粒左右,千粒重45克左右。感赤霉病,中感纹枯病,高感梭条花叶病毒病,感穗发芽。田间表现中感白粉病、纹枯病,叶锈病发生轻;重感条锈病。

徐麦31: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幼苗叶色淡,长势较旺,抗寒性一般。分蘖力中等,成穗数多,平均每亩成穗40~45万。起身拔节早,株型较紧凑,剑叶挺,有干尖现象,株高85cm上下,茎秆弹性好,抗倒性强。穗纺锤型,穗大无芒,有少量顶不育,结实较好,平均每穗结实31~33粒。籽粒角质,千粒重45~50g,外观品质好。田间表现综合抗性较好,耐渍性较强,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轻感叶锈病。成熟期中等,熟相较好。

三、加强播种技术指导,切实提高播种质量

各地要及早谋划秋播方案,加强关键技术措施的落实和播种技术指导,提高小麦播种质量。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小麦的出苗率、田间的整齐度及群体的大小,进而影响单株分蘖数、分蘖成穗率、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播种质量要求:落籽均匀,播深适宜,深浅一致,无深、露、丛籽,出苗率和整齐度高,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1、提高整地质量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壮整地是关键。近年来,全县秸杆还田面积逐渐加大,秸杆土壤混合不匀,失墒快,田间出苗率低,死苗多现象比较突出,为此要求旋耕深度不低于18厘米,连续旋耕3年一定要深耕一次。关键是耕后要耙擦踏实,土地平整,无明暗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利于保墒,使苗齐苗壮。

2、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扩大机播面积

在土壤墒情及茬口适合搞机播的条件下要搞机播,机播既容易控制播种量,节省用种量,保证播种深浅一致、播种均匀,减少缺苗断垄现象,提高出苗率,又能够加快播种进度。因此,大力推广小麦机播技术。在目前秸秆还田的情况下,推广圆盘式机械播种机,可以克服以前桨腿式播种机容易造成的排种管被秸秆或土块堵塞,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从而提高播种均匀度和整齐度,提高播种质量,减少露籽丛籽,保证苗齐、苗壮、苗匀。各地应根据耕作制度、土壤条件、地力水平、品种特性、播种机具等确定适宜的种植方式。等行距或大小行均可,平均行距一般18~25厘米,高产田行距宜适当扩大,低产田行距应适当缩小,要提高播种均匀度,避免深籽、露籽、丛籽现象。还要注意播种深度。小麦播种过深过浅都不利于其出苗,其适宜的播种深度为3~5厘米。此外,要做好播后镇压。播后镇压对降低播深、消灭露籽、种子与土壤密接、吸水萌发、提高成苗率效果显着,这对于机械播种更为重要。因此,采取机械播种时,要选用播后带镇压装置(滚筒)的播种机。

2、适期早播

适期播种、基本苗合理的群体,在越冬前主茎出生要确保达到6-7叶,在这期间发生的分蘖成穗率较高,属有效分蘖,越冬期开始发生的分蘖成穗率较低,基本属无效分蘖。因此,在越冬前小麦主茎出生要达到6-7叶。小麦播种至出苗约需0℃以上积温110-120℃,冬前每出一片叶平均需0℃以上积温70-80℃,小麦冬前达到6-7片叶需要0℃以上积温600-650℃,这样才能达到冬前壮苗的标准。根据我县常年进入越冬始日气象资料向前累加推算,我县小麦最佳播期为10月8日-15日,这期间播种的小麦冬前积温能满足生长需要,冬前能长到6-7片叶。稻棵套撒麦在水稻收获前七天播种为宜,稻麦共生期最长不超过10天。半冬偏冬抗寒性较好的品种要适期早播,半冬偏春性品种要适期迟播。

3、确定合理播量

要根据整地水平、品种发芽率、田间出苗率、适宜的基本苗数确定合理播量。整地质量高、肥力水平高且适期播种的田块可采取精量播种,保证亩基本苗12-15万;整地质量高、肥力水平一般的适期播种田块可采取半精量播种,保证亩基本苗15-18万;整地质量不高的适期播种田块,保证亩基本苗20万左右;迟于适期播种的小麦每晚播两天增加一万基本苗;10月底至11月初播种的要采取独秆麦栽培方式,亩基本苗不低于30万。

4、播前做好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

首先要做好晒种和药剂拌种等种子处理工作。晒种:播前晴天将种子摊晒2-3天,可以提高皮层透性、促进种子后熟、提高发芽势与发芽率,播后吸水萌动快,出苗整齐。种子包衣:小麦种子常携带有病菌,要注意应用药肥包衣剂处理种子。药剂处理种子是预防小麦种传、土传病害及苗期白粉病和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的关键措施,兼治农田鼠害,预防小麦病毒病,省工、省时、经济有效。还要通过撒毒土、拌毒饵做好土壤处理。

5、足墒播种

小麦出苗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秋季失墒快,秋作物收获后,要及时耕翻整地,特别是西北高亢区更要搞好灭茬保墒,防止跑墒。墒情不足的地块要及时造墒。在适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做到足墒下种,确保一播全苗。

四、合理肥料运筹

2010年秋播在施肥方式上力求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大力推广小麦氮肥后移防衰提质的施肥技术,同时配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搞好精确施肥、配方施肥,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微肥搞好平衡施肥培肥地力。根据我县地力水平要求增磷补钾,提高小麦品质及抗逆性能。在氮肥应用上,应由当前的一炮轰或7:3的施肥方式调整为5:5或4:6的施肥方式。根据近几年试验结果,一般小麦全生育期需亩施纯氮17-18公斤、磷(P2O5)8-9公斤、钾(K2O)10-11公斤、硫酸锌1-2公斤。高产田要控氮、稳磷、增钾、补中微,氮磷钾配比为1:0.4~0.5:0.5~0.7,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补充硅、钙、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一般亩施尿素35~4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氯化钾17~20公斤、微肥1~1.5公斤。有机肥、磷、钾肥和微肥全部底施,氮肥40%作基肥,60%作追肥。中产田要稳氮、增磷、适当施钾、补微,氮磷钾配比为1:0.5:0.3~0.4。一般亩施尿素30~4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15公斤,微肥0.5~1公斤。氮肥40~50%作基肥,其余追施。低产田要增氮增磷,氮磷比例为1:1。亩施尿素35~40公斤、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2~15公斤。同时,要积极示范应用生物肥拌种或基施技术,以充分发挥其解磷、解钾、改良土壤、增强作物抗逆性、节本降耗等作用,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

五、搞好田间工程,强化播后管理

为了提高秋播质量,要及时开挖好田间一套沟,做到旱能灌、涝能排,提高抗灾能力。麦苗出土后,及时查苗补缺,移密补稀,如发现缺苗断垄或基本苗不足,应立即催芽补种,以保证苗全、苗齐、苗壮。要及时防除杂草,一般情况分两段进行,一是播后芽前施药作土壤处理,二是小麦三叶期后杂草出齐施药防治。为保证后茬作物安全,禁止使用绿黄隆、甲黄隆单剂极其复配剂。

六、大力开展小麦高产增效创建活动

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有效途径,它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优质高效投入品于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活动。通过高产增效创建,能够实现统一品种、统一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发挥品种和技术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的生产潜力,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活动的精神,充分挖掘我县小麦生产潜力,促进我县小麦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生产核心区建设,突出优势产区,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主攻单产,提高品质,节本增效,通过示范区(片、方)建设,树立典型,示范展示,辐射带动,推进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全县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010年秋播,各镇要按照《睢宁县2010年粮食作物高产增效创建工作方案》(睢农【2010】31号)的要求切实抓好小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片、方的建设;与此同时要求每个麦稻科技入户示范村均要建立一个百亩高产增效创建示范方,科技入户重点户均建立一个高产增效创建攻关田,示范区(片、方)要求达到“四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防治病虫草害。

深入开展高产增效创建,关键是在于加强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高产增效创建作为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负责,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认真制订方案。要根据近两年高产创建的实践,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真制定好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明确创建地址、主推品种、主推技术、目标任务、主要措施等,做到切实可行。三是做好专业化服务。要积极组建农机、植保、产销等专业合作社,通过技物结合方式提供专业化服务,将主推技术落到实处。四是加强技术指导。示范区(片、方)应明确指导专家和技术负责人,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经常深入田间,了解苗情长势,进行现场指导,加强田间管理,落实抗灾应变措施,确保高产高效。

二0一0年九月

相关文章

  • 芝麻贮藏期间如何防治害虫?
    芝麻贮藏期间如何防治害虫?

    清洁卫生防治法 在芝麻入仓前,对仓库和其他用具进行彻底清扫,喷洒敌敌畏消毒,将仓内所藏病虫全部杀死;已生虫的陈芝麻不要和新收获芝麻同仓存放,以免交叉感染。防虫磷拌粮法防虫磷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优质贮粮防护剂,首先按1:100的比例把药液拌入麦糠(或锯木屑)中,然后拌入芝麻中,能起到防虫和治虫的...

    163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牧草红三叶栽培技术与收获及饲用
    牧草红三叶栽培技术与收获及饲用

    牧草红三叶栽培技术与收获及饲用 (1)轮作红三叶根系深长而发达,且根瘤众多,种后能遗留大量有机质于土中,尤能增加氮素,每667平方米能增加氮素10千克,其肥力相当于施用2000-2500千克的厩肥。宜短期轮作,忌连作,一次种植后须隔5-6年后再种。 (2)播种红三叶种子细小,早期生长缓慢,整地务必精...

    281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磷的循环和平衡
    磷的循环和平衡

    磷的元素符号是P。它是大量元素之一,但植物对磷的吸收量远远小于钾和氮,甚至有时还不及中量元素钙、镁、硫。核酸、磷酸腺苷等重要生命物质中都含磷,因此磷是植物结构组分元素。磷对植物的生理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植物以一价和二价正磷酸根这两种阴离子形式吸收磷。土壤pH值低于7.2时吸收一价正磷酸根,土壤pH值...

    761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温棚金针菇生料新技术
    温棚金针菇生料新技术

    一、形态特征 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干品。二、生物学特性1.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16~28℃,最适温度...

    1915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怎样改造枇杷园
    怎样改造枇杷园

    枇杷采果已经基本结束,但栽种枇杷的农民朋友可千万不要闲着,应当抓紧时机进行果园的改造工作。对今年枇杷没有取得理想产量的农民朋友来说,这项工作尤其重要。今日,省农科院园艺所专家陈栋作客“农业科技”,就枇杷园的改造技术向大家作讲解枇杷树一般不易衰老。但土肥水管理不当,如施肥量不足、土壤板结、排水不畅等均...

    203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桃树秋季管理的要点
    桃树秋季管理的要点

    及时修剪桃原产地海拔高,光照强,形成了桃特别喜光的特性,加之桃树枝有多次加长生长高峰和多次副梢发生,因此秋季及时修剪,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比其他树种更显得重要。疏枝。及时疏除过密、细弱、病虫、直立无用枝及冗长无叶枝等。拉枝。对长势旺的直立桃树,采取拉枝、吊枝和撑枝等法,加大主枝角度,缓和树势。扭梢...

    204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天气预报与农事管理
    天气预报与农事管理

    11日,全省天气阴有小雨雪。预报各海区南风5~6级转北风7~8级,内陆地区南风2~3级转北风3~4级。最低温度: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3℃左右,其它地区0℃左右。12~13日,鲁南地区天气阴有小雪转多云,半岛地区天气阴有阵雪,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晴。北风,预报各海区8~9级,阵风11级,内陆...

    109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长江以南地区的大树移植技术
    长江以南地区的大树移植技术

    常规的大树移植要在1年至3年内不断修剪、断根后才能进行。由 于在建设工程中有部分大树需要移掉,还有部分种植过密的果树需要 疏开,为了不浪费树木资源,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分析、实地调查, 制订了大树移植计划。这批大树的品种有:蒲桃、芒果、台湾相思树。它们都属南方树种,产于亚热带地区。据调查,这些树从小苗...

    105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田园大夫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田园大夫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田园大夫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山东鲁丰集团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田园大夫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2134 除草剂指南 农药指南
  • 橘园高产巧灌溉
    橘园高产巧灌溉

    5~6月 橘园开花坐果,常出现生理落果,对水分十分敏感。在柑橘开花、坐果的5月~6月,一旦出现高温干燥天气,必须及时灌水。一般土壤持水量低于40%时,进行地面灌水,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时,进行叶面喷水,增加土壤、空气湿度,缩小温差,防止花果生理失水和高温直接伤害,减少生理落果。7~8月 是柑橘果...

    1175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水晶绿豆糕(扬式)
    水晶绿豆糕(扬式)

    原料配方坯料:绿豆粉10千克蒸熟特制粉2千克绵白糖12千克花生油5千克芝麻油1千克馅料:绵白糖6千克芝麻油3千克瓜子仁1千克核桃仁1千克玫瑰花500克芝麻油(刷面用)2千克制作方法1.制坯:除油以外将所有坯料入和面机内搅匀,再加油充分搅拌作外坯待用。2.制馅:将馅料全部入和面机内搅拌均匀,待用。3....

    1091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水稻倒伏
    水稻倒伏

    症状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倒伏,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基部倒伏,二是折秆倒伏,前者是水稻倒伏的主要现象。病因一是:水稻倒伏与水稻植株节间的椭圆特性有关,水稻节间横断面一直被认为是圆形的,其实水稻节间是椭圆形的,表现出一定的扁平度,低位节间的扁平率高于高位节间,经测定倒伏茎比不倒伏茎表现较...

    121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粘土地种粮食如何获得高产
    粘土地种粮食如何获得高产

    粘性土的粘粒含量高,具有通透性差、土温变化慢、养分含量多、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特点。但由于土壤粘性强,耕作阻力大,往往耕作质量较差,容易造成出苗不齐,甚至有缺苗断垄现象,而且小苗生长缓慢。但只要保住苗,到中后期雨水充足,温度适宜,土壤养分释放加速时,作物便可顺利生长,秆粗粒饱,产量高。一般适宜种植耐水...

    227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春大棚黄瓜栽培技术

    现在,正是春大棚黄瓜播种育苗的时节,现把该茬黄瓜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一、育苗1.选种。选用抗病、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津优10号、博耐3号等。2.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浸种10~15分钟,并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到30℃后,再浸泡3~4小时,然后将种子反复搓洗后用清水洗...

    2245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5-氨基乙酰丙酸己酯盐酸盐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5-氨基乙酰丙酸己酯盐酸盐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5-氨基乙酰丙酸己酯盐酸盐农药剂型:生产企业:苏州益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5-氨基乙酰丙酸己酯盐酸盐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2120 除草剂十大名牌 农药残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