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雨窖的建设
集雨窖是本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储存雨水、保持水温和调蓄用水的功能,集雨窖的位置、大小和选材关系到它的使用寿命和调蓄能力。
(1)集雨窖的位置
集雨窖选址主要考虑收集雨水方便、节省土地、施工安全、防止水体污染等因素,对于新建保护地一般选其内部,已建保护地一般选其外部,如两栋温室间的露地。
(2)集雨窖的容积
集雨窖的设计容积为每亩保护地对应90~110立方米,过大则会造成投资浪费,过小则不能满足灌溉需水。
(3)集雨窖的建造
根据材料的不同,集雨窖有混凝土浇筑、砖砌结构和铺设防渗膜三种类型。采用混凝土浇筑时窖底厚度约20厘米,窖壁厚度10厘米以上,窖顶厚度10厘米以上,并按先浇筑窖底,再浇筑墙面,最后浇筑窖顶的顺序进行,窖顶也可选用预制板。采用砖砌的为二四墙或三七墙加防渗,采用防渗膜铺设的必须没有地下水的影响。集雨窖入口处需修建一简易的泥沙沉淀池。
浇筑时要注意预埋进水管,并在进水口加装过滤装置及预留安装出水口的孔。浇筑三天后回填土至地面高。回填要分层夯实。夯填时埋上进、出水管。
2、集流槽的建造
(1)以砖砌或混凝土建成的集流槽用来收集保护地膜面汇集的雨水,集流槽呈“U”形,靠近膜面的一侧墙要低一些。
(2)修建集流槽时,根据温室长度灵活掌握,刚开始建成瓦沟状,20米后建成槽状,距离水窖越近,槽底逐渐加深,形成一定的坡降,最后与沉淀池相连。
3、蓄水池的建设
蓄水池可分为砖砌结构、铸铁焊制和商品容器三种类型,贮水量2~3立方米(满足保护地1次灌溉用水量即可)。砖砌蓄水池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少占地面,尽量利用池内水面与地面形成的高差进行重力滴灌,在节水的同时节约能源。
4、微灌施肥系统
微灌施肥系统主要由首部控制装置、微灌系统、施肥装置等组成。
(1)首部控制装置:由过滤器、控制和量测设备(压力调节阀、分流阀、水表等组成)。
(2)微灌系统:一般选用滴灌、微喷、小管出流等微灌系统。
(3)施肥装置:一种方式是将温室内的蓄水池作为施肥容器,施肥时将肥料溶液直接倒入蓄水池中,通过微灌系统将肥水混合溶液直接输送到作物根系;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在首部控制枢纽加装施肥器,通过施肥器将肥料溶液与雨水混合进行微灌施肥。
膜面集雨技术条件
1、适宜的降雨量
膜面集雨设施虽然使用寿命长,但一次性投资较大,降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它的使用价值。该技术适宜的降雨量为400毫米以上,如果降雨量不足,其使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2、降雨期间覆膜
降雨时保持膜面覆盖是该技术的前提,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该技术利用的就是保护地膜面的叠加效应,如果降雨时不及时覆膜,雨水无法汇集流入集流槽,收集雨水也就无从谈起。
3、采用微灌施肥
利用该技术收集到的雨水有限,不能满足传统大水漫灌的用水量,所以必须采用微灌施肥技术,高效利用收集到的雨水资源,才能达到减少开采地下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