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天麻电磁促长高产新技术

时间 : 07-10 投稿人 : 雪儿 点击 :

雷电闪击区生长的天麻产量高,个大质好。根据这一规律,采用改善地磁新技术,每平方米可产天麻25公斤,并能提前80天收获。现将具体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一、种植时间和品种选择。天麻种植以春、秋、冬三季最佳,种源应选择无病虫害的授粉一代种,不得使用退化了的次代劣种。

二、选地。采用改善地磁新技术,只要磁场合适,温度、湿度适宜,山区、平原、城镇的空闲地和房前屋后,窑洞、果园等一切闲置地均可种植。

三、栽种前的准备。以种植100平方米应备原料为例,需混合砂20立方米,菌枝250公斤,树枝400公斤,蜜环菌100瓶,优质天麻良种50公斤,地磁线900米,天麻膨大三效素10袋,小磁化机1个。每平方米基本投资为60―80元。

四、栽培及管理。每穴面积一般以1平方米为宜,在地面挖坑深10厘米左右,铺垫砂土1厘米左右,环绕地磁线9―10米,并在地磁线两端留出通电接头备用。放上菌材、菌枝,均匀播放优质一代麻种,再放上树枝若干,埋上细砂8―10厘米,在砂土上放若干树叶或者苔鲜之类的保墒物品,以利保湿保墒。另外,还需在天麻穴外四周放上8个盛满强力电磁水的罐头瓶,用于调节空气湿度。天麻种植应选择在室内、窑洞、房前屋后及果园树荫下,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并要加强防鼠管理。播麻20天后,每隔15天喷淋用强力磁化水溶解的天麻膨大三效素1次,每隔9天要接上1.5伏、3伏、6伏、12伏电源,依据天麻和蜜环菌的发育情况,分次逐渐加大电磁波磁通量。经测定,利用比微弱地磁场大800―900倍的磁波能量,可迅速激活并加快蜜环菌和天麻分子结构裂变膨大发育,从而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天麻品质和产量。

五、采收方法。从播种3日算起,传统老法种植需300多天才能采收,电磁新法种植可提前80天收获。挖麻时应拣个大质好的(单个0.3公斤以上)轻挖轻取,一般每平方米可挖取25公斤鲜麻,然后制干销售。把个小麻仔分窝移植,以利于循环滚动发展。

相关文章

  • 延长水果贮藏期措施
    延长水果贮藏期措施

    采收后的水果与生长在树上一样,是一个活的有机体,水果在贮藏过程中,仍然不停地进行呼吸。为了尽可能地保存水果的品质,提高水果抵御外界微生物侵袭的能力,以下方法和措施可有效地确保贮藏期的延长:1.合理的采收时期和采摘方法。水果采收过早或过迟均不耐贮藏,整个采收期也不宜拖延太长,一般在最适宜采收期的前后1...

    52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防治棉花红蜘蛛
    如何防治棉花红蜘蛛

    为害棉花的叶螨总称棉花红蜘蛛,其种类较多。棉花叶螨的成、若螨均在棉叶背面吸取汁液,叶子变色,叶螨较少时,叶片出现“黄斑”,较多时会出现“红砂” 斑,受害严重时叶片焦枯,最后脱落,幼苗被害严重时,造成死苗;蕾铃期受害,增加蕾铃脱落,铃重减轻,产量降低。棉...

    237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杏鲍菇特性介绍
    杏鲍菇特性介绍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具有杏仁香味,菌肉肥厚似鲍鱼,因而得名杏鲍菇。日本称为"雪茸"。春末至夏初腐生兼寄生于伞形花科植物刺芹(Erygiumcampestre)等的根上和周围土中。其自然分布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原苏联南方,摩洛哥,印...

    218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棚消、灰飞疫灭、水烂花一熏灵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棚消、灰飞疫灭、水烂花一熏灵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棚消、灰飞疫灭、水烂花一熏灵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河南银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商品名称:棚消、灰飞疫灭、水烂花一熏灵 成分名称:异菌、百菌清 防治对象:灰霉病、菌核病、早疫病、茎腐病、疫病 适用作物:保护地黄瓜、番茄、辣椒、茄子、菜豆、草莓等 亩使用量:4-5枚...

    453 农药说明书 除草剂有些哪
  • 宜宾地区蔬菜早春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宜宾地区蔬菜早春育苗应注意的问题

    现正是我市早春蔬菜播种育苗的时节,为使广大菜农能育出好苗、壮苗,特提高育苗时该注意的问题,供参考。选用无病床土。苗床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床土最好使用比较肥沃的、连续5年未种过茄果类、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的大田土,土质以沙壤为好,并且要注意选择13~17厘米以内的表层土;忌用园土作床土。为防...

    242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白沙蒿的栽培技术
    白沙蒿的栽培技术

    白沙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半灌木,主根明显,入土3米以上,侧根发达,密布在10厘米~70厘米的沙层中;茎直立,基部粗壮,高50厘米~120厘米,分枝10个~30个簇生,1龄~2龄时皮灰白色,成年后外皮呈灰褐色,叶灰绿色,幼嫩时具短柔毛,下部叶较大,二回羽状全裂。裂片线形,长1.5厘米~3厘米,宽约1毫...

    193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玉米空秆原因及其对策
    玉米空秆原因及其对策

    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是影响玉米生产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空秆原因: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如营养不足时,雄穗利用顶端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

    74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北京新葡萄品种即将推广
    北京新葡萄品种即将推广

    本周六日,市民可以去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免费品尝经过10年培育,耗资近百万元的3个葡萄新品种“京蜜”、“京香玉”和“京翠”。不过,“天价葡萄”每天只有50份,先到先得。记者昨日获悉,“京蜜”、“京香玉”和“京翠”,昨天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大棚里摘下送到了试验室。这意味着这3个品种基因稳定,可以进行推广。不...

    223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食用菌虫害:灵芝造桥虫
    食用菌虫害:灵芝造桥虫

    灵芝造桥虫以幼虫为害灵芝子实体,初龄幼虫在菌盖表面及外缘取食,造成虫伤凹塘和缺刻,随着虫龄的增长,可直接蛀入子实体内部,同时排出大量粪便,不仅污染菇体而且招致绿霉菌等杂菌繁衍,有害于灵芝生长,影响其产量及品质。据蒋时察报道大田小棚薄膜草帘覆盖栽培,7月上旬栽培的袋被害率达13.3%,8月上旬栽培,被...

    62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如何加工制作葡萄果脯
    如何加工制作葡萄果脯

    葡萄除直接食用外,大多用于酿酒或制干等传统食品的生产,结合葡萄果实的特点,进行了葡萄果脯的研制。葡萄果脯作为一种新的食品,不但比葡萄干的成本低得多,而且口味鲜美,经品尝鉴定深受消费者喜爱。一、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剪穗→淋洗→摘粒→分选→热烫...

    1106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葡萄新建园如何改良土壤
    葡萄新建园如何改良土壤

    葡萄是多年生果树,根深叶茂才能达到早果、稳产、优质。因此,在栽培前要挖好栽植沟,施好栽植肥。1、挖好栽植沟按确定的行向和行距,挖栽植沟。采取南北方向,宽80~100厘米,深60~80厘米的条状栽植沟,注意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栽植沟要与畦沟两头的排水沟相通,以便地下排水。2、施好栽植肥栽植肥施于栽植沟...

    178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优质耐热苦瓜新品种‘丰绿’
    优质耐热苦瓜新品种‘丰绿’

    针对目前苦瓜新品种选育多集中在早熟品种,难以满足生产上夏秋耐热栽培需求的现状,在对资源材料大田耐热鉴定筛选的基础上,2000年利用优质中早熟自交系‘3006’与耐热中晚熟自交系‘2001’配组杂交,选育出适宜夏秋栽培的中晚熟新品种‘丰绿’苦瓜(见封三彩照)。该品种2005年春、秋参加广东省区域试验,...

    2700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越冬辣椒育苗注意应对不良天气
    越冬辣椒育苗注意应对不良天气

    寿光市田马镇北屯村菜农巩志昌种菜水平非常高,关于他,我们也曾经在前几期报纸上介绍过。这次,我们就近期众多菜农朋友们关注的,如何让大棚蔬菜安全应对不良天气状况,尤其是连阴天的问题,请巩志昌谈一下:如果辣椒种刚刚播下即遇连阴天,势必会延长出苗时间。比如巩志昌自己育的辣椒苗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头一天播种,第...

    1274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防二化螟转株危害用锐劲特
    防二化螟转株危害用锐劲特

    灌云县杨集镇宋军和来电话说,当地有数百亩水稻田钻心虫(二化螟)发生重,田间出现很多枯心苗,部分田块因秧田期没有防治二化螟,现在田间枯心苗比例高达30%,田间部分地段枯心苗比例超过50%。他问,现在用什么药防治二化螟较好。二化螟有转株危害习性,一条二化螟幼虫能危害多株水稻,造成枯叶鞘、枯心。如果不及时...

    2351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青花菜新品种“绿宝”品种特征及栽培的要点
    青花菜新品种“绿宝”品种特征及栽培的要点

    品种特征:“绿宝”青花菜是以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杂种一代新品种,生长强健,整齐,秋季栽培定植后50-55天采收,为早熟品种。株高55-60cm,开展度85-93cm,绿叶数11-13片,最大叶片长44-50cm、宽22-25cm,叶色浓绿,叶面较平整、蜡粉多,叶形为长披针形,叶柄附生叶耳。植株花茎...

    267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