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液体菌种巧栽培杏鲍菇

时间 : 06-01 投稿人 : 文昌阁花卉 点击 :

用液体菌种培养器生产一批菌种仅需3天,是使用固体菌种周期的1/10。每罐菌种成本为195元,可接17×33厘米的栽培袋4000袋-5000袋,成本仅为0.04元,是使用固体菌种的1/32。由于液体菌种具有流动性,因而接入的菌种可流散在不同的部位萌发生长。接种后6小时左右即可看到菌种萌发变白,24小时就可吃料生长,使杂菌没有浸染机会。在25℃的条件下,养菌18天-20天即可长满袋,生长期是使用固体菌种的50%。

配方:杏鲍菇需要较丰富的碳源和氮源,特别是氮源越丰富菌丝生长越好,产量也越高。配方是:木屑65%、棉籽壳10%、麦麸23%、石膏1%、石灰1%。

水分:在栽培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左右,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阶段要求相对湿度在85%-90%。子实体发育和生长阶段,水分管理极为重要。初期菇房相对湿度要保持在90%左右,而当子实体发育期间和接近采收时,湿度可控制在85%左右,这样有利于延长子实体的保质期。不要把水喷到菇体上,特别在气温升高时,容易使子实体发黄,严惩时还会感染杂菌,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和质量。

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25℃左右,原基形成的最适温度是10-15℃。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不同菌种而异,一般适温为15-21℃。

光线: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光线,子实体形成和发育需要散射光。

通风: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都需要新鲜的空气,但在菌丝生长阶段,瓶(袋)中积累的二氧化碳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随着菌丝的生长,培养料中的菌丝排出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多,使培养料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能明显地刺激菌丝的生长。雨天时,子实体生长阶段还要求加大通风量。当气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增加喷水降低温度的同时必须增加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造成子实体腐烂。

用液体菌种生产杏鲍菇生物学效益可达80%-100%,头潮菇产量可提高17%,总产量提高4.25%,由于产菇集中,利于市场销售。此外,液体菌种的应用,使栽培周期缩短,因而可增加栽培批次,提高菇房的利用率,其效益是使用固体菌种所无法比拟的。

相关文章

  • 两个棚栽礼品小西瓜 天黄 樱桃红
    两个棚栽礼品小西瓜 天黄 樱桃红

    天黄、樱桃红是省农科院种业公司德育的两个适合棚栽的礼品小西瓜。早熟性好,单瓜重2-2.5公斤。一般可种2季:第一季在12播种,次年2-3月移栽,5-6月收获;第二季在8月初播种、8月底移栽,10月底收获,采用半立架栽培,一般第一季亩产5000公斤,第二季亩产3500公斤,可获得较好效益。天黄该品种开...

    207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枇杷的习性及其栽培技术
    枇杷的习性及其栽培技术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 【习性】喜欢温暖气候。一般在年平均气温15-17℃以上的地区均可栽培,枇杷的耐寒力比柑橘强,但由于其开花座果期在冬季,其花和幼果的耐寒力远不如枝叶。一般花在-6℃、幼果在-3℃时开始受冻,所以冬季最低气温低于-5℃的地方就不太适合经济栽培。但由于枇杷花期长、花量大,而且花蕾最耐寒,...

    59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发酵料袋栽鸡腿菇
    如何发酵料袋栽鸡腿菇

    一、栽培时间与菌种选择(一)依菇农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于冬、春、秋季投料生产,由于鸡腿菇具有不覆土不出菇的特点,可在农闲时大规模制菌袋,依市场需求提前20~30天覆土出菇。(二)菌种选用菇体肥大、个体适中、鳞片少、抗病、高产的品种,鲜销选用单生品种,盐渍选用丛生品种。二、培养料配方配方一:棉子壳58%...

    250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小麦基本苗少怎样管理
    小麦基本苗少怎样管理

    因气候、播种量、播种质量等原因造成基本苗少,不足20万/亩时,要通过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较多的穗数,达到穗足、穗大、粒多、粒饱,实现高产。一是不断培肥地力,使麦田达到高肥水条件;二是采用合理促控技术,促根增蘖,实现冬前壮苗,浇好越冬水,基肥不足的可亩施15-20公斤尿素,并采取保墒,保温措施,防止小麦...

    750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植物茎尖组培实验过程-花木组培技术
    植物茎尖组培实验过程-花木组培技术

    中国花木种植网-寻苗消息,外植体的选取及预处理⑴外植体选取选取生长健壮、已发芽、长势较好、无病害的生姜根状茎作为外植体。材料预处理取带芽的枝条或鳞茎球茎,洗衣粉适量冲洗,然后扳取或用清洁剪刀剪取带芽部位(约1cm×1cm大小),顶芽和腋芽、大芽和小芽分开。继续用洗衣粉清洗10分钟,清洗时需不停晃动。...

    125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
    白色金针菇栽培技术

    一、培养料配方及配制方法:1、配方:白色金针菇的栽培,其原料及配方主要应考虑碳素和氮素的含量及二者之间的比例。一般来讲,营养丰富的原料可适当少加辅料;含氮素少的原料可适当多加麸皮。因白色金针菇是维生素B1和B2的天然缺陷型,所以在培养料中添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玉米面和麸皮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全国各地栽...

    272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春栽果树巧成活-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春栽果树巧成活-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4月2日消息:每年为了提高果树栽植成活率,人们总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精心呵护。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逐渐成为果农们的烦心事。栽植果树一般以春季和秋季栽植为宜,即将果树发芽前和落叶后作为栽植最佳时期,这时树体处于相对休眠状态,体内贮藏养分较多,根系和枝条的伤口(剪口)较易恢复,养分消耗和水分...

    33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香椿的深加工技术
    香椿的深加工技术

    辣味香椿芽。一般用二茬芽或散碎叶子,洗净,晾干,切成长约0.5—1厘米的小段,剔除老梗。每100公斤香椿用食盐25公斤,分3次加入。先加盐15公斤,拌匀后入缸,约经10小时后搅拌一次,使香椿与盐混合均匀,随即倒入另一空缸中,次日再倒缸1次,防止发热变黄。以后,每天倒缸1次,每次倒缸时都要进行搓揉。用...

    52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唑磷毒死蜱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唑磷毒死蜱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唑磷毒死蜱农药剂型:生产企业:黑龙江万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本品由三唑磷和毒死蜱复配而成的有机磷杀虫剂,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本品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蟓甲具有强烈的触杀、胃毒、内吸、内渗、熏蒸、趋避作用,击倒快、防效高、持效期长、展着性...

    475 除草剂防治对象 农药查询
  • 春栽杨梅小苗有讲究
    春栽杨梅小苗有讲究

    2月正是春栽杨梅小苗的时候,为提高杨梅小苗引种成活率,农户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定植时间:我省各地宜在2-3月份,冰冻期过后,杨梅开始萌芽前,选择阴天或小雨天定植为好。定植园地:杨梅耐阴喜湿,一般年均气温15-21℃,最低气温-8℃以上,年降雨量不少于1000毫米的地区,均可进行栽培。杨梅树最适宜在海...

    1941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干用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干用辣椒高产栽培技术

    一、育苗。目前,推广干用辣椒品种主要有益都红、线辣椒、金塔椒及朝天椒。育苗分暖棚育苗、冷棚育苗、营养钵育苗三种。益都红用种量1.25-1.50公斤/公顷、朝天椒用种量2-2.5公斤/公顷。1、种子处理及营养土的配制和毒土的配制。⑴种子处理:晒种之后,把种子放到5倍于种子量的0.3%高锰酸钾10分钟或...

    164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佛手瓜高产育苗技术
    佛手瓜高产育苗技术

    选择个头肥大,表面光滑润泽,蜡质多,微黄色,茸毛不明显,芽眼微突,无伤疤破损,充分成熟的瓜做种。山东地区在11月下旬至1月下旬催芽。催芽时把种瓜置于15-20℃的温度条件下,用纸或塑料薄膜包裹催芽。催芽期间每天要掀开薄膜透气。催芽温度不宜太高,以免出芽太快。芽出2-3厘米后播种。育苗需用容器为花盆或...

    1984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近期全国土壤水分监测
    近期全国土壤水分监测

    国家气象中心根据2008年6月8日土壤水分监测结果表明: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土壤墒情得到改善;新疆北部、内蒙古中西部、东北部和东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部和西南部、黄淮西部土壤缺墒持续;三江平原大部、东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中东部和西南部等地土壤过湿;其余大部测墒区土壤墒情适宜。测墒后,内蒙古东南...

    184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杏鲍菇栽培
    杏鲍菇栽培

    3.严格接种发菌待料袋冷却至28℃以下时进行接种。严格消毒,无菌操作。接种后室温保持25℃左右发菌。发菌室要求避光、干燥,注意通风换气。经过25~30天的培养,菌丝即将走透袋底后,把穴口上的原有菌种块挖掉,使氧气透进袋内,加快菌丝生理成熟。然后移入消毒干净的菇房或野外阴棚出菇。4.适时开口诱蕾当袋内...

    1554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水稻―武运粳7号
    水稻―武运粳7号

    一、来源与类型: 原名“95―22”。由武进市农科所以嘉40/9121//丙815复交,于1995年育成的早熟晚粳稻品种。 二、试验结果与适应范围: 1996年破格参加省区域试验,1996-1997年两年省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3.31公斤,比对照武育粳2号增产7.18%,达极显著,稳定性测定,回归...

    106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