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少本稀植,降低基础群体。单季杂交晚稻实行单本稀植,据2001年资料,亩产650Kg以上田块每亩丛数为1.0~1.3万,每亩落田苗4~7万,最高苗20~26万,有效穗15~18万。常规粳稻行距7~8寸,每丛插2~3本,每亩落田苗6~8万,最高苗35万左右,有效穗22~26万。降低落田苗是保持群体适度发展,促进个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但是,稀植必须与壮秧、早栽及栽后促早发等技术措施相配套。
(2)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施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稳定肥效,并对提高稻米品质十分有利。特别是协优9308、两优培九等高产品种、高产田块,植株生长茂盛,生物产量高,对地力消耗较大。增施有机肥和钾肥,既可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又能保持土壤肥力。
(3)减少基肥和分蘖肥的施用比例,提高穗粒肥的比例。减少前期施肥比例,重视后期施肥有利于减缓群体发展速度,降低高峰苗数,减少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也有利于提高茎蘖质量,增加齐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明显改善穗部性状,二次枝梗数增多,穗型增大。
(4)大田水分管理采用浅湿灌溉方法,生育后期防止断水过早。据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水稻专家介绍,浅湿灌溉能使土壤处于好气状态,增加土壤含氮量,促进水稻根系生长,从而实现强根促壮株,壮株攻大穗的目标。浅湿灌溉的具体做法是:秧苗移栽后,建立2-3cm浅水层,促进新根生长,又能满足出叶、分蘖对水分的要求。待水层落干后露田1-2天,促根深扎,然后再建浅水层,水层落干后,再露田2-3天;雨天则脱水露田,天晴复水。如此反复可延续到高峰苗期。幼穗分化期到抽穗阶段,采取保持田间湿润为主,浅水层为辅的灌溉方式。灌浆期间干干湿湿,促进青秆黄熟。
生育后期水分管理坚持湿润灌溉,干湿交替,以养根保叶,延长功能叶寿命。切忌断水过早,尤其象两优培九这类具有明显二次灌浆特征的大穗型品种,更要保持田土湿润至收割前3~5天,以防止植株早衰。生育后期保持田间湿润也有利于减轻某些品种的落粒损失。
(5)单季晚稻生育期长,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为害,应根据病虫测报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