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时间 : 06-28 投稿人 : 财富 点击 :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可提高垄温,抗旱抗涝,提高单产20%左右,主要栽培措施如下。

a.适时整地前茬以麦类作物为宜,伏秋深松翻地,耢平耙碎,上暄下实,横向平度10m内高低差小于5cm,10cm大的土块每平方米不超过3个,为起垄播种做好准备。

b.品种选择品种不应选圆叶及繁盛型的,应选尖叶主茎结荚,株高不超过80cm的品种,如红丰11号、北丰11号等,播前用35%多克福种衣剂拌种。

c.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当气温稳定通过10℃时即可播种。大垄垄宽140cm,垄高20cm,台面平整,垄形好,台面宽90cm。可秋季起垄春季垄上播种,也可随播随起垄。要求双条精量点播,每条大垄上对应3个双条精点播种器,播6行,播种器间距30cm,双条间距8cm,在3个播种器中间深施肥,播种密度为每公顷50~55万株为宜。

d.施足基肥,进行叶面施肥基肥每公顷施磷酸二铵150kg、尿素40kg、氯化钾50kg、大豆根瘤菌肥7.5kg,一次性施入。在大豆盛花期和结荚期各喷施1遍叶面肥,每公顷喷康凯50g或益微150mL+酿造米醋1500mL+磷酸二氢钾3kg,以快速补充花荚期间所需养分,保花、保荚和促熟。

e.田间管理根据土壤、天气等条件,大豆全生育期中耕3遍。当大豆第1片复叶展开时,进行第1遍中耕,深度30~35cm;第2遍中耕视土壤条件而定,一般在大豆2片复叶期前后,深度25~30cm;第3遍中耕在封垄前进行,可适当培土,深度25~30cm。涝洼地、低温冷凉地提倡早耕、多耕、深耕。中耕可消灭垄沟杂草,提高地温,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化学除草一般采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配方为:72%都尔1500mL/hm2+48%广灭灵900mL/hm2或90%禾耐斯1500mL/hm2+75%宝收30g/hm2+48%广灭灵900mL/hm2。

f.适时收获当叶片全部脱落、子粒归圆、植株摇铃时,用机械直收;也可用人工放铺,机械拾禾收获。

相关文章

  • 芹菜留种用老桩
    芹菜留种用老桩

    芹菜以老桩留种为好。在秋芹菜冬季收获时,选叶柄长、宽大而肥厚,纤维少,小叶大且集中在上部,腋芽不发育,无分蘖,植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单株产量高的植株作种株。切去种株叶上部,只留17~20厘米的叶柄,2~3株为一簇,按行距50~6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于露地或阳畦中,冬季注意防寒,第二年春开始生长...

    2494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黑龙江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并于1995年确定为省委重点研究项目。一、选择适宜的品种,搞好种子处理窄行密植必须选择抗倒伏的增产潜力大的矮秆、半矮秆品种。目前生产上应用较适宜品种有合丰25、合丰35、绥农14、北丰1...

    123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大棚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大棚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西葫芦是设施栽培面积较大的蔬菜种类之一,利用冬暖大棚生产,西葫芦上市正处于春节及早春蔬菜少的供应阶段,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1 选择优良品种冬暖棚越冬的西葫芦,其品种要求早熟、高产、优质、耐低温、抗病性强。选择在大棚中种植较好的西葫芦品种,如早青一代、阿太西葫芦等。2 配制营养土西葫芦的苗床土要求营养...

    1309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控梢灵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控梢灵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控梢灵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京格林恒业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本产品是采用台湾最新科研技术成果,经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精制而成,对果树类产品具有控梢、促进花芽分化、保果、增加坐果率和减少生理落果等明显的效果。是安全高效的新型生物制剂。解决了人工抹梢的损耗,减轻果农的劳动强度...

    1445 除草剂适用作物 农药技术
  •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大垄窄行密植栽培可提高垄温,抗旱抗涝,提高单产20%左右,主要栽培措施如下。a.适时整地前茬以麦类作物为宜,伏秋深松翻地,耢平耙碎,上暄下实,横向平度10m内高低差小于5cm,10cm大的土块每平方米不超过3个,为起垄播种做好准备。b.品种选择品种不应选圆叶及繁盛型的,应选尖叶主茎结荚,株高不超...

    2308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木瓜的栽培技术管理
    木瓜的栽培技术管理

    (一)品种。木瓜品种。(二)土地条件。海拔300至900米,土壤类型为黄棕壤,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pH值5.3至7.0,有机质含量≥1.0%。(三)栽培管理。1.苗木繁育:实生苗繁殖。育苗分为秋播和春播。秋播,于10月下旬至11月初。春播,在3月上旬至下旬。选发育良好、充分成熟的木瓜果实,取种...

    2429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大葱秋季田间巧管理
    大葱秋季田间巧管理

    大葱秋季田间管理的中心是促根、壮棵和培土软化,加强肥水管理为葱白的形成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提高大葱的产量和品质。1、浇水:大葱定植后管理中心是促根,应控制浇水,雨后排水防涝,防止引起烂根、黄叶和死苗;同时加强中耕,促进根系生长。立秋至白露之间,灌水应掌握轻浇、早晚浇水的原则。白露以后大葱进入生长盛期...

    1505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茶叶如何保存?
    茶叶如何保存?

    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茶叶,暂时不用的,必须妥善贮存保管,即使是纸盒包装的小包装茶和铁盆包装茶,也是如此。茶叶具有喜温燥而恶冷湿、喜清浊而忌香臭等特性,故存放时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贮存茶叶,都首先要求包装材料无异味,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尽可能密闭...

    2194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莴笋裂茎咋预防
    莴笋裂茎咋预防

    莴笋裂茎宜发生在收获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品种有关,不同莴笋品种表现出来的抗性不同,一般紫叶莴笋因其含水量大,产量高,较易裂口,而绿叶莴笋相对裂口较轻。2.与水肥有关,肥水供应不均,忽旱忽涝,裂口多。特别是在肉质茎成熟时,外皮已木质化,此时大量浇水,肉质茎突然膨大,表皮不能随之膨大...

    192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全国水稻专家为重庆农业抗旱支招
    全国水稻专家为重庆农业抗旱支招

    近日,重庆市农业局在组织市内有关专家研讨的基础上,经向农业部水稻专家组咨询修改,提出水稻抗旱育苗保栽插的五条技术措施,并专门编写了《水稻抗旱育秧保栽插技术问答》,帮助基层农技人员、农民进一步抓好秋粮播种,确保满栽满插。受去年特大干旱的延续影响,目前重庆多数稻田冬前未能蓄水,去冬今春以来气温偏高,降水...

    48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特大南瓜种植
    特大南瓜种植

    一、种苗培育1、营养袋育苗:种子在种植前6周温室内播种。第一步:把种子放到60度的热水中,进行15分钟的搅拌,直到水温降到35度停止,再进行12小时的浸泡;第二步:把浸泡好的种子放到温床进行催芽,时间是24小时,中途12小时用20度的温水清洗即将生芽的种子。24小时以后种皮破开,长出1cm长的小芽,...

    3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如何防治春玉米赤须盲蝽虫害
    如何防治春玉米赤须盲蝽虫害

    目前我县部分春玉米田盲蝽为害严重,经鉴定为赤须盲蝽。赤须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成虫身体细长,长5-6mm,宽1-2mm,鲜绿色或浅绿色;触角4节,红色,故称赤须盲蝽。若虫5龄,末龄若虫体长约5毫米,黄绿色,触角红色。赤须盲蝽以成虫、若虫在玉米叶片上刺吸汁液,叶片初呈淡黄色小点,稍后呈白色雪花斑布满叶片...

    25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辣椒常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辣椒常见害虫的发生及防治技术

    辣椒富含Va、Vc等多种营养物质,并有芬芳的辛辣味,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是我国人民喜食的蔬菜作物之一,又因其栽培简单、抗性强、产量高,栽培面积逐年增高。但是因为病虫的危害,使其产量损失很大,特别是害虫的危害更为严重。如何加强辣椒的栽培管理,防治害虫,减轻危害率,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一...

    956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大枣防蛀贮藏有法
    大枣防蛀贮藏有法

    1.食盐贮藏法 在缸或罐容器底部放一层食盐,再放一层大枣,大枣上面再撒布食盐,层层交替,放满为止,然后密封贮于阴凉干燥处。一般每千克大枣用食盐0.1千克,食盐以细为宜,可反复多次使用。 2.混合砂贮藏法在洁净干燥的细河沙内均匀掺入5%~10%的干燥石灰粉,备用。在缸、罐或木箱等容器底部铺一层厚约1厘...

    170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种养技术:水杨梅的栽培技术
    种养技术:水杨梅的栽培技术

    水杨梅又名细叶水团花,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不耐高温和干旱,但耐用水淹,以肥沃酸性的沙壤土为佳。繁殖: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播种,10月采种,冬季室内贮藏,翌春播种,播后约30天发芽。扦插,以梅雨季节最好,选取二年生成熟枝条,长10-15厘米,插后30-40天可生根。栽培:在秋季...

    941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