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麦播期的几项关键技术

时间 : 10-23 投稿人 : 醉春风园艺 点击 :

药剂拌种防病治虫,预防病害近两年,土壤病害小麦全蚀病发展较快,苗后药剂防治效果不理想。

小麦播期的几项关键技术 | 植物资料

通过小麦播期拌种,可有效地杀死土壤中和种子表面的病菌,同时对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等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方法是:用3%敌委丹50~100毫升+2.5%适乐时10~20毫升,对水100%~150%毫升混合均匀后,可拌麦种10公斤(亩用量)。12.5%全蚀净水悬浮剂20~40毫升,对水150毫升拌麦种10公斤。另外由于病害发生重的地块,土壤表层积累了大量的病菌,在播种时可深耕40厘米,减轻病害的发生。防治地下害虫的方法用40%甲基异柳磷,按100克或20%甲基异柳磷150克与3公斤水均匀混合,喷洒于50公斤麦种上,晾干后播种,可有效地防治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沼液拌种提高小麦抗性  将种子装入透水性好、结实、耐用、干净的塑料编制袋中,因种子吸水后膨胀,所以不要装得太满,一般每袋装15~20公斤。将装有种子的袋子用绳子吊入正常产气的沼气池出料间中部的沼液中,在出料口上放一根木棍,将绳子另一端系在木棍中部,使袋子悬吊在固定的位置。浸种时间一般为12小时。浸种处理后提出种子袋,沥干沼液,将种子取出用清水洗净,摊开晾干后待播。

选好种子  小麦全蚀病、赤霉病、黑穗病发生重的地块,由于小麦种子表面带有一定的菌源,所收小麦严禁留种。另外节节麦、野燕麦是近两年来在部分麦田发生的恶性杂草。由于其繁殖力强,成熟易脱落,难以防除,有些已混杂在麦子里,因此也不能留做种子。

莫急于防治小麦吸浆虫  播种期间不宜防治小麦吸浆虫。如果在小麦播种时撒施毒土,此时小麦吸浆虫在土层15~20厘米深处休眠,不食不动,与外界不进行物质交换,体外又有一层茧,用药基本没有效果,可在小麦吸浆虫防治的两个关键时期进行防治,一是蛹期毒土防治,一般在4月中旬;二是成虫期喷雾防治,一般在5月上旬。  

相关文章

  • 早熟小南瓜红蜜栗和绿蜜栗的栽培技术
    早熟小南瓜红蜜栗和绿蜜栗的栽培技术

    红蜜栗和绿蜜栗是山东省淄博市农科院育成的适宜保护地和露地栽培的小型南瓜新品种。红蜜栗南瓜早熟,全生育期95天左右,第一雌花着生在第八至第九节;瓜扁圆球形,嫩瓜黄色,老熟瓜橘红色,表面光滑,瓜肉杏黄色,瓜重1.5公斤左右,肉质致密,粉质度高;耐低温,耐白粉病。绿蜜栗南瓜早熟,全生育期93天左右,第一雌...

    286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特色番茄的塑料大棚栽培
    特色番茄的塑料大棚栽培

    塑料大棚亦称冷棚,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塑料大棚以春、秋两季使用为主,单层塑料薄膜覆盖,增温保温效果比日光温室差,所以播种期和定植期要比早春温室番茄推迟1个月,比露地番茄提早1个月。在长江流域地区,利用普通塑料大棚内再加扣小拱棚并覆盖草帘的方式,可以越冬生产番茄。①春季塑料大棚。在外界自然气候条件...

    228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怎样保存菌种
    怎样保存菌种

    菌种是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资料。必须很好保藏。做到不死亡,不衰退,不被杂菌污染,保存菌种的基本原理是使菌丝的生理代谢活动尽量降低。通常采用的手段是:低温、干燥和减少氧气供应。(1)母种的低温保存:这是一种常用的而且是最简单的保存方法。首先是将要保存的菌种移接到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为减少培养基水分蒸发,延...

    86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樱桃栽培价值和品种
    樱桃栽培价值和品种

    栽培价值樱桃于春末夏初即可应市,是长江流域和淮北地区果实成熟最早的一种果树。果实生长期短,从开花至采收仅需40~60天,田间管理工作较轻,生产成本较低。果实色泽艳丽,味美可口,富含铁质,除鲜食外,可供甜食点缀或高级宴会用,还可加工成糖水罐头、蜜饯、果脯、果汁等制品。特别是其中的甜樱桃,果大,肉厚,硬...

    2774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大葱周年栽培的技术
    大葱周年栽培的技术

    一、品种选择大葱周年栽培要选择耐寒、耐旱、耐热、适应性强、葱白长、不分蘖的品种,如中华巨葱、章丘大葱等。二、茬口安排(一)1~3月,温室内平畦撒播,3~5月收获上市。(二)3月中下旬,小拱棚内平畦撒播,6月收获上市,或6月上中旬移栽,10~11月收获上市或冬贮。(三)4月上旬露地播种育苗,6月中下旬...

    222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莲藕选种留种技术方法
    莲藕选种留种技术方法

    (一)选育种。莲藕的选育种主要包括无性选种和有性杂交育种等方法。1.无性选种。我国莲藕的种质资源丰富,为无性选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近年来从无性系的优株中选育成的品种有科选1号、鄂莲1号、浙湖1号、武植2号、赣莲85-4、赣莲85-5等。无性选种的方法是广泛发动莲藕产区的群众,对于产量高、品质好、适应...

    2728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果树刮皮五宜五不宜
    果树刮皮五宜五不宜

    果树刮除老翘皮是消灭病虫、复壮树势的有效措施,此项措施搞的好,害虫越冬可减少70%~80%,病菌减少80%以上,减少生长季用药1~2次,节本增效。但生产中果农刮树皮存在不少问题,现提出五宜五不宜,供大家参考。一、宜晚不宜早多数人认为刮皮从落叶到开花前越早越好,实际上是错误的,因为落叶到开花前需经数月...

    35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掌握杏鲍菇关键技术,让杏鲍菇春季多出菇
    掌握杏鲍菇关键技术,让杏鲍菇春季多出菇

    控制环境温度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控制环境湿度环境湿度不宜太高,在6℃~15℃的温度下,每天菇棚内喷水1~2次即可,采用覆土方式栽培的不需每天都喷水,可根据外界气温变化灵活掌握。维持空气相...

    212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麦、玉、豆”模式栽培技术
    “麦、玉、豆”模式栽培技术

    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是四川农业大学在传统“麦、玉、苕”模式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研究集成的旱地新型种植模式,其实质是在有机集成免耕、秸秆覆盖、作物直播技术的条件下,以大豆代替原旱三熟制中的红苕而进行的连年套种轮作多熟种植制度,其复种方式为“小麦、玉米、大豆”。旱地新三熟“麦、玉、豆”模式,作为一...

    24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苹果加工专用品种介绍
    苹果加工专用品种介绍

    苹果作为我国北方的主要水果品种之一,年产量已达到1800多万吨,位居世界前列,但大部分苹果还是用作鲜食,且卖价平平、效益低廉,加工量只有5%左右,远远低于西方国家40%的比例。缺乏专用加工苹果品种,是制约我国苹果加工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将苹果进行深加工,既可以增值,也可以减缓因为贮藏保鲜而付出的财力和...

    131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夏天宝宝健脾应多吃五谷杂粮
    夏天宝宝健脾应多吃五谷杂粮

    初夏是小儿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越快,所需要的营养也越多,这对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脾胃虚小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家长要注意给小儿调理脾胃。脾胃虚种种表现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

    94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巧用大蒜喂畜禽
    巧用大蒜喂畜禽

    作为天然饲料添加剂,大蒜中的大蒜素,能有效地抑制畜禽致病细菌,增进畜禽食欲,提高畜禽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一、在家禽中的应用。在肉用仔鸡饲料中以3%—5%的比例加入切碎的生大蒜,不仅可增进仔鸡食欲,改善鸡肉品质,使鸡肉香味更浓,而且可显著提高肉鸡日增重。在雏鸡饲料中添加0.2%的大蒜干粉,可使雏鸡成活...

    1707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甜脆西瓜皮果条的加工技术
    甜脆西瓜皮果条的加工技术

    用西瓜皮制作的果条色泽晶莹洁白、味甜酥脆,很受消费者欢迎。同时,也是使西瓜增值、增加瓜农收入的好方法。⑴选料:选择新鲜、组织细密、中厚、含水量少的西瓜皮。⑵原料处理:及时清洗,削去表皮,刮净瓜瓤,切成长5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的小瓜条。⑶硬化处理:将洗净切好后的小瓜条放入含氯化钙0.6%的...

    218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早稻---淮山薯套种辣椒栽培模式
    早稻---淮山薯套种辣椒栽培模式

    中国农网 该栽培模式,宜选择排灌良好、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连片种植;水稻、淮山薯、辣椒三者的播植期必须环环紧扣,狠抓“早”字,使三者作物有足够的生长时间;三种作物均需精种、细管;并及时抓好三种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现将该栽培模式的技术措施介绍如下:1、选地。宜选用排灌方便、肥沃的砂壤土,母质为冲积...

    538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标准麦生长阶段要“三防”
    标准麦生长阶段要“三防”

    小麦从种到收,要经历大半年的时间,要跨越整个冬季、春季,夏初进入收获季节。在小麦生长的不同季节、不同阶段,都可能遇到不同的自然灾害。因此,防灾减灾,保证小麦品质,对于增产增收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农户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做到“三防”:一防低温冻害。小麦生长初期要经过冬季低温雨雪天气...

    1857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