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专家谈南方稻区减灾措施

时间 : 01-25 投稿人 : 伊兮 点击 :

今年主汛期以来,我国南方频遭暴雨袭击,其中,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我国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受到一定影响。8月8日,记者就南方稻区灾后管理等问题采访了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组长、中国水稻研究所副所长廖西元。

据廖西元分析,今年4月到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时间低温阴雨,早稻生长发育慢、成熟晚,造成双季晚稻移栽期推迟7-10天,导致晚稻秧龄延长,插后秧苗分蘖能力下降,分蘖数减少,同时,导致晚稻生育期推迟,增加抽穗期遭遇“寒露风”的风险。

为此,他建议,将基肥和分蘖肥增加到80%,穗肥减少到20%;插秧立苗后,每亩施用尿素5-7公斤,促进分蘖早发;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用量,做到浅水灌溉,干干湿湿,促进水稻稳健生长;在抽穗开花时看苗情施用粒肥,一般每亩施尿素2-3公斤,或者喷施磷酸二氢钾、“谷粒饱”等叶面肥,以防早衰、促灌浆、增粒重。

“水稻受淹后的危害程度与受淹时的生育期、淹水时间长短、水层深浅等有密切关系。”廖西元告诉记者,“当前南方连作晚稻处于分蘖期,耐涝性较强,一般淹水4-5天,虽推迟了生长发育进程,只要精心管理,对后期产量影响不大。而北方水稻和南方中稻处于抽穗期,耐涝性很弱,如果稻株受淹没顶1-2天,退水后颖花尚能开花,部分可结实;如受淹没顶3天以上,则花粉、花药被破坏,虽能开花但不能授粉,稻穗会干枯死亡,导致绝收。受淹深度在稻穗以下,只要轻拔稻株不易拔断的,虽对水稻生长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较轻,退水后如加强管理仍可获得较高产量。”

廖西元提出,对于水淹受灾较轻的水稻,应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力争灾后丰收。

抢排积水,洗苗扶株。如果在阴天,受涝的稻田可采取一次性排水;如遇烈日高温天气,不可将水一次性排干,必须保留适当水层,以防止失水性青枯。在排水过程中,可用竹竿来回振荡稻株,洗去沾污茎叶的泥沙,并将稻株扶正。待稻株恢复生机后,应坚持干干湿湿的灌溉方法,既保证稻株生理生态需水,又保证土壤通气。

叶面追肥,保苗保穗。稻株受淹期间,营养器官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应进行叶面追肥,防止叶片早衰,促进保花、保穗,实现增粒重、保产量的目标。具体方法是:排水后2-3天,每亩撒施尿素2-3公斤,同时用磷酸二氢钾100-150克,对水50公斤喷施1-2次,或用爱苗等喷施1次。

廖西元还提醒广大稻农,受淹受涝水稻,植株素质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加上高温高湿天气,穗颈瘟和纹枯病特别容易发生,应加强防治,以减少损失。防治穗颈瘟,每亩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40%富士1号(又名稻瘟灵)乳油30-45毫升等对水50公斤喷雾;防治纹枯病,每亩可用20%井冈霉素悬浮剂25-40克,或12.5井·腊芽水剂50-75毫升等对水50公斤喷雾。此外,受淹稻株下部叶片易枯烂,还要加强细菌性基腐病防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