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蕨菜的人工栽培和加工技术简介

时间 : 03-14 投稿人 : 壹枝花 点击 :

蕨菜又称龙爪菜、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等,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展开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对日本等国出口的畅销果蔬食品之一。蕨菜人工栽培为种一次收益多年的长效项目,省功,不愁出售产品,年收入每公顷2-3万元。蕨菜没有休眠期,栽培形式多样化,即荒地,耕地都能栽培,露天,设施都能栽培,经济效益高。

1、蕨菜的栽培技术

(1)蕨菜的特性:是低等植物,无种子,以孢子繁殖有性后代。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很少发生病虫害,大多数动物也不吃,所以管理方便。性质稍耐阴,喜湿喜暖,耐寒耐旱,忌涝。蕨菜的繁殖有两种,即有性繁殖(孢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根茎分株繁殖)。目前大多菜用无性繁殖。其它法是将地下根茎挖出,野生蕨菜地下部分较浅,根状茎一般在地下10―15厘米处生长,每年可长7―8厘米。4月上、中旬从山上挖取根茎。根茎以14~16厘米长的产量最高。采挖根茎时,根茎沾着的附土要尽量保留,这对根茎的成活及持续发育大有益处。选健壮株分株栽植,行距70~80厘米,株距50~60厘米,在苗高15厘米时定植。

(2)种苗准备:可以由农科院购买,或自己上山采挖解决。自己采挖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才能种植一亩地。每亩需要5千棵左右的种苗。自己采挖的蕨菜苗要注意以下几点:根基长度30厘米以上,且没有受损伤部位;一棵苗应具备一个根茎生长点,两个叶芽以上;带一定量的须根。在野外挖蕨菜苗后装入二层袋内,以防干燥。运输,保管,储藏过程中切注意防止根茎,须根的干燥。

(3)整地着床。蕨菜原生地是富含腐殖质的林下,天性喜肥,适于土壤疏松地带生长。由于很多年不能施用底肥,所以第一次种蕨菜时要施用大量的农家肥。最好是鸡粪和腐叶土以1:2的混合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用量5立方米以上。如果缺少农家肥,可用发酵发肥来替代。每亩尿素20千克,磷酸氢二铵20千克,草木灰50千克,木醋液10千克,腐叶土1立方米混合堆积发酵而成。没有腐叶土可用烂稻壳或烂锯末子。翻地要达40厘米深,使底肥混入底层。南北向做床,床宽100厘米,按15厘米行距与床横向开12厘米小沟,将蕨菜根茎放在沟内覆土,埋到原根地表根迹,踏实。由于蕨菜喜肥水,又多在林下生长有喜阴的习性,所以,根茎栽完后,要覆稻草遮荫保湿,最后再罩上幅宽120厘米的遮荫网。

(4)定植;春秋蕨菜休眠期进行定植。密度10棵/平方米,栽深5-10厘米。栽后床面盖稻草5厘米左右,以草保湿。。盖腐叶土更好,其它可用稻壳,锯末子,农家肥等。移栽当年管理注意以下几点:

(1)要及时中耕除草;

(2)加强肥水管理,还苗前注意水分管理,还苗后浇2次以上稀肥水。每次水带肥,每亩尿素10-15千克左右。

(5)田间管理。栽后及采收期间要经常喷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尤其易发生春旱地区,更要注意床上喷水。夏季孢子散落后要保持土壤潮湿,以利孢子发芽。当年铺的草过伏已腐烂,次年春要再铺一层,每年的4月初开始喷水,促进提早萌芽。光照是蕨菜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光照过强,细胞伸展受阻,叶柄短小,食用价值低;光照弱时,叶柄浅绿,光合作用差,光合产物积累不足,品质差。适宜的光照强度为10000-13000勒克斯。因此,在田间管理时,根据日照变化、天气阴晴,适时用遮荫网调节光照强度。温室大棚用揭帘放帘的时间长短控制光照强度也能收到高产效果。

(6)保护地生产蕨菜。为了提高蕨菜的产品价值,增加收入,也可生产反季节蔬菜。参照上述方法在温室生产蕨菜,在大地封冻前在蕨菜保护地扣塑料大棚,蕨菜都可在新年、春节期间上市,抢占市场,增值增收。

速成栽培:秋季挖蕨菜根栽到温床里,进行速成栽培。在温床里铺蕨菜根茎厚达30厘米,用土埋好,再上盖5厘米左右的稻壳。温床里的温度要达到25摄氏度左右,3周就能收获。温床可用火炕,电热炕,发酵床等。前提是养好根茎,宽大7mm以上。

大棚栽培:在大棚里直接种蕨菜,早春生产,由于面积有限,最大限量的养好根,生产时每平方米出300个蕨菜为准。设施栽培遮光率一般都70%以上为好,注意水分。

(7)采收。蕨菜种植1次可采收10多年,每年春季和夏初,当幼茎长到20~25厘米。叶柄幼嫩,小叶呈拳钩状时,即可采收。过晚会影响其食用价值,并对当年收获有不良影响,过早则会降低产量。采收时,可用刀割或用手掐,要尽量贴近地面。采收完一次后,隔10~15天可采收第二次。春季收获3-5次,出菜细弱慢时结束收获,再过一段时间又恢复生长,达到一定的密度后又可以采菜到8月。夏秋季不采收,则床面蕨菜过密而易倒伏,须之架拉线来防止倒伏。

2、蕨菜采收加工技术

我国的蕨菜品种多,分布广,多数生长在林区,资源极其丰富。春夏采收刚卷爪的青嫩茎薹,洗净盐渍,1吨鲜品可出盐渍菜0.6―0.7吨。其制品软嫩、色正、味好,深受客商欢迎。蕨菜加工是山区人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其采收方法介绍如下:

采收。每年春夏4-6月份是蕨菜的采收季节。嫩薹高20―25cm,叶苞未展开时,从近地面处摘下,基部沾上泥土装筐,以防老化,筐底装上青草,以免揉烂引起变色。对绿色的紫色的茎应分别装筐,以便分级盐渍。萝筐装满后应再用青草覆盖,避免烈日暴晒老化。

整理分级。将当日采收鲜蕨菜洗净泥土,切去硬化部分,然后按色泽和长短分别放在一起,用洁净稻草捆成直径5cm的小把,即可盐渍加工。

下面介绍蕨菜的具体加工技术:

腌制加工。将捆成小把的蕨菜放入缸内腌制2次。第一次腌制时,蕨菜和食盐的比例为10:3。先在缸内按一层蕨菜一层盐放好。放盐量从底往上要逐层增加,尤其是最上面一层要更多一些。摆放满后,缸盖上放石灰压紧,经过8-10天,将蕨菜取出,从上到下依此摆放到另一个容器内再进行腌渍(第一次腌渍出食盐的水不能重复使用,以避免引起腐烂)。第二次腌渍,就是将第一次腌渍的蕨菜和食盐按20:1的比例,一层盐一层蕨菜放入,最上一层还要多放一些盐。同时,再用100kg水加35kg盐对成饱和食盐水,灌满淹渍缸,盖好木盖,用石头压紧,放在阴凉处腌制14-16天即成。第二次腌渍蕨菜用的饱和食盐水,可留作包装时用。腌渍蕨菜以手抓时有柔软感,颜然接近新鲜蕨为上品。

包装待销。腌渍好的蕨菜按绿色和紫色分别包装,要在包装箱外表贴上绿、紫色标记,便于分辩。包装箱要清洁、不漏盐水,保证能长途运输。出口蕨菜的包装,一种是用木桶,桶内衬上两层尼龙袋,先放一层盐,再放入蕨菜,依次顺序摆放好蕨菜,最后用第二次腌制蕨菜后的饱和食盐水灌满,扎紧袋口,盖上木盖钉牢,每桶净重50kg。另一种是用尼龙箱,外罩瓦楞纸箱,每箱装10―20kg。包装满后上面再放一层食盐,然后灌满饱和食盐水,密封袋口装入纸箱,纸箱合口用胶纸封好,打上两道腰带,便于长途运输。

蕨菜干制法。将当日采回的蕨菜,洗净泥土,切去硬梗部分,放在95―98°c的沸水中煮烫10分钟,捞出沥干水,放在阳光下晾晒。当外皮开始干时,用手搓揉2-3次,3天即可晒干。捆成100g重的小把,把衬有防潮纸的纸箱或塑料袋包装,以备自食或销售。

蕨菜鲜食清香可口,内味独特。将当日采收的鲜蕨菜去掉顶部绒毛和叶苞,洗净泥土切成3-4cm长的小段,放入沸水中浸烫一下,沥干水分即可进行烹调。烹调时先在锅内放入菜油,然后倒入蕨菜用急火炒到七成熟时,再放入猪肉、酸辣椒、蒜叶和生姜等佐料,继续炒1-2分钟,就可出锅。

相关文章

  • 如何防治早春葡萄伤流
    如何防治早春葡萄伤流

    早春萌芽前,因修剪太迟或遇受机械损伤,致使枝条的输导组织难以痊愈,树液从伤口涌出大量的营养成份白白浪费。伤流轻者,葡萄产量下降;重者则全株死亡。葡萄伤流现象一般发生在3月中旬至芽萌动期,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尤其是去年冬季气温偏高,更容易造成伤流。根据几年来笔者对葡萄伤流的研究,现向大家推荐两种防治伤...

    558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苹果树秋季管理要点
    苹果树秋季管理要点

    秋季是苹果树果实发育及充分成熟采收期,也是苹果树营养物质积累和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加强管理,可以增加当年产量,提高树体越冬抗寒能力,减少病虫害,并为来年果树丰收奠定基础。具体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一、追肥9月上旬对晚熟品种追施一次速效性磷钾肥,每株大树施1.5公斤~2公斤,同时,从现在起每隔1...

    29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冬季大棚生菜高产栽培技术
    冬季大棚生菜高产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选择耐寒、耐抽薹的品种,如:意大利全年耐抽薹生菜、香港玻璃脆生菜等。二、培育壮苗。生菜种子小,顶土能力弱,一般采用育苗移栽。苗床要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整平耙细,覆盖土要过筛。如有条件,可采用珍珠岩、细炉碴等轻基质进行无土育苗则更利于出苗。10月初至11月可在大棚内播种育苗,亩用种量20-...

    2376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6月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
    6月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

    6月食用菌农事安排草菇一、栽培时间日气温稳定在23℃~30℃是草菇栽培的适期。自然条件下栽培,播种期在6~7月。二、品种选择目前生产上可选用V23(大粒)、V37(中粒)、V20(小粒)、V35(中粒)等优良菌种。三、原料准备选择干燥、无霉变、不腐烂的秸秆,使用前将其暴晒3~5天,截成10~15厘米...

    54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氨基甲酸酯中毒急救
    氨基甲酸酯中毒急救

    氨基甲酸酯有什么特性?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主要有呋喃丹、西维因、速灭威和害朴威等,是新的农业杀虫药。它们杀虫选择性强,作用快,在人体内不易积蓄中毒,因此使用较广。但存于植物中残毒不易清除,接触此类农药就会使人中毒,所以仅限于拌种用。它们遇碱性物质易水解而失去毒性作用。氨基甲酸酯中毒会使人出现什么症状?有...

    163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秋延蔬菜栽培技术
    秋延蔬菜栽培技术

    一、秋延番茄的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的品种。秋延栽培番茄所处的气候环境条件与早春栽培条件恰恰相反,特别是幼苗阶段7月-8月份正处于高温季节,番茄苗极易发生病毒病,因此,选择品种时必须选择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我地生产上多选用毛粉系列江蔬一号和金棚1号等高产抗病品种作为秋延栽培。2、适期播种。秋延栽培番...

    2577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金针菇墙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金针菇墙式立体高效栽培技术

    墙式立体栽培金针菇,不但能充分利用空间,节约占地面积,而且易补偿后期营养液,简化管理,能提高金针菇的产量与品质。一、栽培常用的配方:①棉籽壳33.5千克,麸皮10千克,麦草5千克(切成2?3厘米长),过磷酸钙0.5千克,糖0.5千克,石膏粉0.5千克,另加硫酸镁0.1千克;②棉籽壳20千克,木屑15...

    23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一代天蕉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一代天蕉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一代天蕉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天津东方农药(股份)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说明:本品采用美国进口的新型原料生产的新一代香蕉、南蕉、芭蕉底冲施两用肥,该产品属于绿色环保型无公害产品,不含激素,安全有效,本品含有香蕉所必须的氮、钾和土壤活化剂、植物生长促进剂,果实膨大着色剂,...

    643 除草剂指南 农药分类
  • 珍珠高粱栽培技术
    珍珠高粱栽培技术

    摘要【珍珠高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涝瘠薄,抗病虫害】珍珠高粱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涝瘠薄,抗病虫害。抗风灾倒伏。各种土壤均可种植。凡能种植普通玉米、高粱的地方春、夏皆宜。春播生育期125天,夏播115天,亩产一般750公斤,最高可达1000公斤。栽培技术为;(1)整地施肥:整平土地,施足底肥。...

    354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盐渍鸡腿菇
    盐渍鸡腿菇

    由于鸡腿菇子实体成熟快,货架期短,鲜销保质期一般只有1~2天。因此,将其加工成盐渍品贮藏保鲜是解决其保质期短的有效方法。现将盐渍鸡腿菇加工技术介绍如下。采收。在菇蕾期即菌环紧包菌柄,菌盖表皮呈现出平伏状鱼鳞片,高度在10~15厘米之间时迅速采收。若在菌环松动后采收,将影响盐渍菇质量。采收时应按鸡腿菇...

    131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油桃防治一苹毛金龟子方法
    油桃防治一苹毛金龟子方法

    【形态与为害状】成虫体长9~12毫米,体卵圆形,头胸背面古铜色,鞘翅茶褐色,具淡绿色光泽。苹毛金龟子是一种杂食性害虫,成虫在花期取食花器,当数量大时可造成一定为害。幼虫为蛴螬,在土壤中取食植物幼根,一般为害不明显。【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出蛰活动,成虫喜欢取食花...

    2075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与利用
    玉米78599育种选系分析与利用

    原代号为“PN78599”的玉米杂交种是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80年代后期引入我国,并通过试验。由于该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倒等优良特性,尤其抗病性突出,能够抵御目前流行的各种玉米叶斑病,而且该杂交种血缘与国内的七大类群关系较远,因此可作为选系的优良材料。通过多家育种单位的连...

    2430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庭院地沟吊袋栽培黑木耳技术
    庭院地沟吊袋栽培黑木耳技术

    室内培养菌丝,院内挖沟吊袋栽培黑木耳,更接近了黑木耳自然生长的环境条件,开创了庭院经济的新路子,栽培技术如下:1、配料:培养料的配比是:棉籽皮73%,玉米芯20%,麦麸5%,石膏粉1%,白糖1%,也可根据当地资源,使用其他配方。将原种接入塑料袋内的培养料中,直接生产黑木耳,拌料、装袋、灭菌、接种以及...

    39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草甘膦可有效防治大豆菟丝子
    草甘膦可有效防治大豆菟丝子

    大豆菟丝子是大豆上一种寄生性杂草,又名无根滕。大豆播种出苗以后,土壤中的菟丝子种子也开始萌发,幼茎伸出土面以后,吸取大豆植株的营养,大豆开花结荚减少,严重时,大豆整株枯萎,对大豆产量和品质均有很大的影响。以往我们对菟丝子的防治,分别在苗前苗后利用乙草胺、拉索、地乐胺等药剂,效果虽然有,但也不太理想,...

    166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晚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晚季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适时插植或抛植  晚季超级稻一定要在“立秋”前插植或抛植完毕,丰收才有保证。  二、合理密植  每亩插植或抛植1.8—2.0万丛,插植规格为21.7×16.7厘米或20×16.7厘米。拔大秧每亩插植苗数,常规稻每丛插3—4本苗,杂交稻带3个分蘖以上的秧苗,每丛插1本苗,2个分蘖以下的每丛插2本苗...

    2827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