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蘑仿野生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季节栗蘑属中高温食药用菌,各地须根据栗蘑的生长特性及当地的气侯条件安排生产。
迁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燕山余脉延伸的半山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11℃,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零下25℃。年均降水量650毫米,7~9月份的降水量约为全年的90%。当地盛产板栗,每当栗花谢落,雨季来临时,在栗树下到处可见灰白色,像卷心菜那样大的栗蘑。仿野生栽培栗蘑的适宜出菇期在5月上旬至10上旬,迁西县此期的日平均气温15℃,最高气温22℃。栗蘑脱袋入土栽培的时间掌握在4月份,此期气温明显回升,5厘米地温达10℃左右。菌块入地后,菌丝萌发生长,菌块间逐渐连接为一体,这样不仅有利于出大朵菇,而且能提高抗杂菌能力。头潮菇朵大,产量高,质量好,可占总产量的40%。
不能过早入地栽培,否则因地温低,菌丝长时间不萌发。若此阶段过早上大水或返冻,菌块表面会形成一层黄皮,即使气温回升,菌丝再萌发也困难,菌块间连接不好,迟迟不能出菇,或形成崎形的小老菇,从而造成减产或栽培失败。
如脱袋入地的时间较迟(5月中旬以后),虽然出菇较快,菇蕾多,但由于菌块间未充分连接,营养不能集中,难以形成大朵菇,产量低,头潮菇的转化率一般不足10%。若入地栽培晚至7-8月,不但由于气温高杂菌滋生严重,而且第三潮菇出不完即气候转凉停止生长,需第二年继续管理出菇,使生产周期延长,影响效益。一般从春分到夏至也就是4月初至6月底前都可以进行栽培,但以早春栽培最为合适。
2.场地除盐、碱地外,一般土地均可做为栽培栗蘑的场地,但是在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栽培栗蘑的产量差异很大。栽培场地要求、水源充足、交通方便、通风良好、离圈、厕、垃圾堆较远地势偏高向阳不积水,土壤以壤土、黄砂土为好,土质须持水性好并具团粒结构,壤土为好,纯砂土效果差。选腐殖质含量低,弱酸性土壤(pH值5.5-6.5) ,非耕作的生地较好。
3.挖畦在选好的场地内,挖成东西走向的小畦,长2.5-3米,过长不便管理且通风不好。畦宽45厘米或55厘米。深25-30厘米,畦间距60-80厘米,畦的行间距80-100厘米,可作人行道,亦有排水功能。在畦四周筑成15厘米宽,高10厘米的土埂,以便挡水。深层土堆放一边做覆土用。畦做好后曝晒2-3天,病虫害少的场地也可边挖边埋菌块。栽培前一天,将畦灌一次大水,灌水多少视土壤墒情而定,土壤干旱和保墒能力差的土壤,应灌满畦为止,反之少灌一些。水渗后在畦内撒少许石灰(以地见白就行)。石灰不宜过多,否则影晌土壤的酸碱度。撒石灰的目的是增加钙质和消毒。同时撒一些敌百虫粉以防虫害,也可配成500倍液喷洒。然后向畦内回填2-3厘米浮土,以便栽菌块时找平。
4.脱袋栗蘑菌丝长满菌袋后,开始在料表面形成菌皮,并逐渐隆起,这时必须增加培养室内的光照强度,适当把菌袋整理排放的稀疏一些,以免相互遮挡光线。在18--22℃培养并光线刺激15-20天之后,培养基表面的隆起开始变成灰黑色,表面有脑状皱褶,还会分泌出淡黄色的水滴,这就是栗蘑的原基。菌袋一旦发菌成熟,开袋必须及时,太早或太迟均会影响子实体的形成和产量。在搬动菌袋和开袋操作时,都应轻拿轻放,切勿抛摔,不能损伤袋中栗蘑的原基。
脱袋入畦要选在晴天无风的早晚进行,边排袋,边覆土,边浇水,边遮荫,防止菌块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直射。脱袋时将手、小刀和搬运菌块的筐用2%来苏尔或1%高锰酸钾水溶液消毒,将菌袋的棉塞、套环取下,用锋利的小刀将塑料袋纵向划开(注意不要伤及原基),去掉外面的塑料袋,取出里面的菌块。
5.覆土畦表面先垫一层2厘米左右的细砂或砂土,将脱袋后的菌块单层直立摆于畦内(图17-1),菌块与菌块间留有2厘米间隙,每平方米可排放50--60个菌块,上面平齐以便覆土。在菌块间隙中填入干净且湿润的沙土,尽可能将菌块间空隙填满。覆土分二次进行,第一次覆土厚1.5厘米,以刚好覆盖住隆起的原基为度。浇第一次水时要在畦面上喷洒,将覆土湿透、沉实,切忌灌大水使菌块浮起。等水渗后进行第二次覆土,进一步将菌块间空隙填满并保持菌块上覆土厚1.5厘米左右。覆土完毕后,要及时调节覆土的水分,调水时应用喷雾器均匀喷水,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必须在1--2天之内,将覆土层调节到适宜的湿度,即用手捏土粒成团,也不粘手为度。
图17-1脱袋覆土栽培栗蘑
6.护帮搭棚菌块覆土后7-10天将拱棚做好。做拱棚时,修好畦四周的排水沟,在畦四周筑成土埂,然后用薄膜或编织袋将土帮包好,先用铁钩在菌块与土帮之间划出深约2厘米的沟,将薄膜或编织袋的下缘用土掩实,上缘用土压在排水沟内侧。包土帮的作用是防止栗蘑侧面沾有泥沙。然后,将畦面平好,在畦面上浇一次轻水,如有露出土表的菌块时,要重新填土补平。然后畦面放上一层栗子大小的石子,间距3-5厘米,避免栗蘑因其菇柄短而沾上泥土;也可在土层表面均匀盖上一层阔叶树的叶子,或用5厘米长的稻草段覆盖,厚度0.5-l厘米。树叶或稻草既可以保持土层表面的湿度,又能避免栗蘑沾泥土。
在每个畦的表面上,都要做一个略大于畦的小栅。小栅可分拱型和坡型,高度20-30厘米,栅的支架可用木条或木棍,木条间隔40-50厘米并固定好。也可竹片两端插在畦南北两侧土埂上成拱形。拱棚上面放好塑料布,塑料布的南面一端可以用土压实固定,北面不固定,便于通风换气、浇水观察等方面的管理,塑料布放好后,随即把事先
准备的草帘子压在小栅上面,畦的两端要长期留有通风孔。这样的拱棚既避免阳光照射,又有背荫散射光。小拱棚所需物料参见表17-2。
表17-21亩小拱棚栗蘑的物料投入
所需 物 料 规 格 标 准 数 量 备 注
菌袋 重0.7-0.8千克,袋高12厘米 1.5-1.6万袋 菌丝洁白健旺无杂菌。
塑料薄膜宽1.5米,厚6丝 600-650米 遮拱顶用
塑料地膜宽0.5米,厚2丝 1300米 护沟帮用
竹片或木条长1.4米 750-800根 拱棚支架
竹杆或木棍长3-4米 150-160根 拱棚横拉杆
石子或砖块直径1-1.5厘米 1立方米 垫栗蘑叶片防土
草帘 宽1米,厚3-4厘米 560-600块 遮拱顶用
白石灰粉末 30-50千克 消毒场地
敌百虫粉剂 1-2千克 场地杀虫
7.出菇管理要想获得高产优质的栗蘑菇体,管理是关键。可以说是3分栽7分管,所以,必须根据栗蘑生理特性,做到科学管理。栽培季节和出菇时间的不同,对温、湿、光、气"四大要素"的管理方法也不相同,大至可分为两个阶段:
(1)出菇前阶段指菌块覆土后至原基出土之前这段时间。根据放菌块时间不同可分为15天至30天或60天,时间不等,一般早春3月份放的菌块,大多数需要50-60天左右时间,4月至5月现蕾出菇。5-6月份以后放的菌块,10-15天就可现蕾出菇。不论是什么时间排放菌块,最初的主要问题是水份,按规程排放好菌块后,早春一般10天内不能放大水。根据土质保水性能不同,可每日或几日适当喷水,保持地表不干燥,拱棚内空气相对温度60%-70%左右就可以,10天以后可适当增加上水量,每天上水1-2次,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70-80%左右。预测在将要出菇现蕾前7-10天时,要进一步增加水量,使地表保持相当湿润,栅内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左右。其次,早春栽培气温低,可采用增温管理方法,增加局部地温,可促进早出菇。可适当少量通风,此时可不必考虑光照的强弱问题。
棚的两端留有l0-15厘米的通风口,有风时盖严,即有风防风,无风通风,保持棚内空气新鲜。此期若管理不当往往会遇到以下情况:
①覆土表面出现杂菌感染。如绿霉、毛霉和根霉等杂菌,主要是通风不良,遮荫不及时或覆土中杂质过多引起。
②菌袋表面形成褐色菌皮,菌块连接不好。主要是由于栽培过早又过勤过早上大水,使菌块长时间处于低温状态而不能萌发,又长时间受到冷水刺激引起的。栽培较早时,因气温低、水分散失较少,应减少上水次数,或减少遮荫厚度,夜晚增加保温,使畦内温度达到菌丝萌发所需的温度。
③菌块失水,表面出现杂菌感染。主要是由于土壤含水量过低,栽培时水没有湿透,菌块周围有干土引起。栽培前畦内要灌水,栽培后覆土要用水润透,不能允许有干土存在。
(2)出菇阶段4月底以前脱袋栽培,5月中旬以前达不到出菇温度,一般都要到5月中、下旬才能出菇,头潮菇朵大质好。在6、7月份脱袋栽培的,一般15-20天即可出菇,但是第一潮菇产量较低。有的第7天就可出菇,是袋内原基直接生长形成的,朵型较小。按前述管理,一般经过25-85天就可出菇,出菇的早晚主要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另外与覆土的厚薄,畦的深度有关。温度高、覆土薄、畦浅出菇早,相反出菇则晚些。
气温在15-20℃,经过10-15天的培养,灰黑色的小菇蕾就会长出覆土层,初期成团,如脑状皱褶并分泌黄色小水珠。这些水珠与栗蘑分化有关,水珠下面有小孔,随着原基生长增大,小孔增大形成凹陷。没水珠的地方凸起,形成类似大脑沟回状结构,凸起的尖端为生长点,能继续生长、分裂使凸起进一步伸长,形成分枝,形似珊瑚,并开始出现朵片的雏形。有的分枝还能再分枝,形成树枝状,最后在分枝末端分化形成菌盖,菌盖边缘为生长点,使菌盖进一步伸长进而发育成一朵多分枝的栗蘑。
原基形成以后,要增加畦内湿度,加强通风,增强光照和适当调控温度,创造栗蘑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佳条件,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管理要点如下:
⑴增加湿度 出菇时菌块的含水量为65-70%,畦内空气湿度要升到85-95%,每天向畦内上3-4次水,上水次数和水量视天气和菇棚情况而定,晴天多上,阴雨天少上,甚至不上。大风天气多上,无风天气少上。保湿好的菇棚少上,保湿差的菇棚勤上水。温度低时少上,温度高时多上,保持菇棚湿度。原基刚形成至分化前,不能直接向原基上浇水,更不能用水淹没,可用喷雾器喷或向原基周围洒水增加湿度,一般需要3--5天时间。栗蘑分化以后,每天可浇一次水,让水从畦的一端刚流到另一端即可,注意不要积水,更不要淹没栗蘑,浇水时不要激起泥沙。对保湿能力差的棚或空气特别干燥时(如遇干热风),可在畦内挂上湿麻袋或湿草把等增加湿度,以抵御干热风的袭击。采菇前1-2天,不要直接向菇体上淋水,只能向周围洒水,以保证其适宜的含水量,提高商品价值。菌袋含水量低于40%或空气湿度长期小于50%时,原基不能长出地面,形成角质化的黄色硬块。原基上的水珠如多次被水冲掉,则原基不再分化或从四周再形成新原基发育成畸形菇。
⑵加强通风 原基形成以后对氧气需求量增加,要加大通风,减少畦内二氧化碳含量。通风和保湿是相互矛盾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须结合水分管理进行通风,通风一般选在无风的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在上水的间隙将北侧薄膜掀起,通风半小时至一个小时,通风时要用水淋湿栗蘑,对刚形成的原基要避开通风口,通风在其他部位进行。除定时通风外,在棚的两端要留有永久性的通风口,在干旱季节,通风口要用湿草把遮上,使畦内既透气又保湿。通风不良影响粟蘑分化,轻者形成空心菇,即蘑菇中央的分枝不分化,不能形成菌盖,只是四周分化形成菌盖。重者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抑制分化,严重造成溃烂死亡。
⑶适当光照 原基形成不需要光,但原基形成以后需要较强的散射光,因此在畦的南面加盖草帘,使阳光不能直射畦内,散射光从阴面塑料膜射入。光照强,栗蘑菌盖颜色深、香味浓。
光照异常导致的现象有三类:一是长柄菇。由于光线太暗,分枝形成较少,长成无菌盖或菌盖扁长的长柄菇,且颜色浅,无香味。预防措施是原基形成后,使畦内散射光达到能阅读书报的强度。二是白色菇。由于光线较暗,虽然能分化,但菌盖颜色浅或呈白色,蘑菇香味小。若由于菇棚搭建不合理,可在光线不太强的早、晚,掀起草帘照光20分钟至1小时,每天1-2次,照光时用水淋湿栗蘑,直至粟蘑颜色较深为止。三是黄斑菇。由于遮光措施差或建畦时方向不正确,使阳光直射畦内,形成灼伤菇。原基阶段,轻者出现黄水珠影响分化,严重者,水珠被晒干,形成黄褐斑,不再分化。已分化的子实体,轻者被晒蔫,影响生长,重者被灼伤形成焦黄色,停止生长。
⑷适宜控温 栗蘑从现原基到采菇的时间随温度高低而异,如气温16-24℃,一般在18-25天之间采菇;如气温18-26℃,一般在15-20天之间采菇;如气温22-30℃,一般在12-16天之间采菇。在栗蘑菇体发育期,畦内温度超过25℃时,就要通过加厚遮荫物,上水和通风等措施降温。畦内温度处于30℃以上时很难形成原基。
以上4个方面是相互协调统一的,任何一方面达不到要求,都可能使栽培失败,造成经济损失。
8.采摘栗蘑从现原基到采菇的时间,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气温16-24℃时,一般18-25天可以采菇。但这不是绝对的,应根据子实体生长状况来定,一般八分熟就可采摘,成熟一朵采摘一朵。采摘的标准如下:
(1)观察生长点。如栗蘑生长过程中光线充足,菌盖颜色深,能观察到菌盖外沿有一轮白色的小白边,即菌盖的生长点。当生长点变暗界线不明显,边缘稍向内卷时即可采摘。对于管理不当而菌盖颜色浅白者或白色变种,不应参照此标准。
(2)观察菌孔。栗蘑幼嫩时,菌盖背面白色光滑,成熟时背面形成子实层,出现菌孔。栗蘑采摘以刚形成菌孔,菌孔深度不超过1毫米,尚未释放孢子,菇体达到7-8成熟时为采摘最佳时期。实践表明,适时采收,栗蘑香味浓,肉质脆嫩有一定韧性,商品价值高。过迟采收,菌孔伸长散发孢子,栗蘑木质化且变脆,口感差,易破碎,商品价值降低,菇潮次数减少。过早采收,影响产量。
(3)采摘方法。采收前两天应停止向菇体喷水,准备好盛放栗蘑的塑料筐和小刀。采收时,不要损伤菌盖,保证菇体完整。为减少破损率,可用手托住菇体的底面,用力向一侧抬起菇根即断,不留残叶,不损伤周围的原基和幼菇。采收后,用小刀将菇体上沾有的泥沙或杂质去掉,以免沾污其它菇体,轻放入筐。采摘后捡净碎菇片,清理好畦面。畦内2--3天不要浇水,让菌丝恢复生长。3天后上一次重水,继续按出菇前的方法管理,过15-30天出下潮菇,但也有潮次不明显连续不断出菇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