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棚大袋育花菇技术

时间 : 01-01 投稿人 : 钧钧洋洋园艺 点击 :

创始于河南泌阳县的小棚大袋育花菇技术,是继我国袋料压块栽培(上海模式)、菌棒栽培(古田模式)、高棚层架栽培(庆元、寿宁模式)后的又一新生产模式,尤其适合北方各省推广。

泌阳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属典型的浅山丘陵区。县境位于北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水量933毫米,无霜期223天。泌阳县在引进福建古田袋栽香菇技术的基础上,利用北方干燥低温的气候特点,创造了小棚大袋立体培育花菇技术,使花菇产率达60%以上。1个农户,1吨料,1个小棚,1个产季收干菇约100千克,获利颇丰。

小棚大袋立体培育花菇技术的要点如下:

(一)栽培季节在河南泌阳,一般在8月中旬接种,此时的旬平均气温为26—28℃,正好利用自然温度发菌。约60—70天菌丝长满袋,10月下旬不脱袋进小棚,边转色边选蕾,剪袋出菇。在11月份棚内温度不低于15℃的条件下,可收一潮花菇。春节前在菇棚内适当加温,可收第二潮花菇。春节后至5月份,可再收花菇、厚菇、薄菇各一潮。

(二)培养料泌阳的常用配方是:木屑1000千克,麸皮150千克,石膏20千克,磷酸二氢钾3千克,pH7.0~7.5,含水量55~65%。培养料搅拌均匀,用石灰水调节 pH值,一般石灰用量为0.5%。

(三)装袋灭菌泌阳多用宽25厘米、厚4丝米的低压聚乙烯筒料,截成长55厘米,每袋装湿料4.5千克(干料2千克)。用线扎紧筒料一端,手工装料入袋,尽可能装实,再用线扎口。合格的料袋应手感紧绷,湿重4.5千克左右。

灭菌由一户或几户砌一个8~10立方米的常压蒸锅,每次可蒸料袋500个以上。烧猛火争取4—6小时内达到100℃,之后保持16—20小时才能达到灭菌要求。到100℃后每小时耗水量约20千克,随时补加热水。蒸好的袋料内外均为棕褐色,色泽一致。停火后料温降至70℃时抢温出锅,运往接种室。

(四)菌袋接种泌阳常用的品种有L26、苏香二号等。如L26菌株菇体适中,花纹很好,是一个较理想的品种。

接种室、发菌室为同一个房间,12~15平方米的房间码放500个菌袋。当袋温降到50℃时把菌种、接种用的工具,全部放入室内,用甲醛进行消毒,每个房间用量0.5~1千克。约8~10小时后袋温降到30℃时开始接种。接种时间最好在晚上或早上进行。接种室门口要铺5~10厘米厚的石灰,进出人员必须经过石灰方可进出。

采用枝条菌种,让尖端直插入袋内,齐端留在外面3—5毫米,堵严料口防染杂菌。每袋接3行,每行插3穴,一瓶菌种接10袋。

(五)发菌控制发菌期间的温度控制在24℃左右最合适,用60余天菌丝发满袋。若高于30℃,易造成高温烧菌及杂菌污染。低于15℃,菌丝发育很慢,需140天以上才长满袋,菌丝发白不产色素,表面无疣状物,这样的菌袋当年难以出菇或仅出畸形菇。

此外还必须注意菌温与室温的不同,菌温指袋内菌丝生长处的温度。因菌丝代谢旺盛,产热量大,袋子堆码散热慢,袋内菌温比室温高3—5℃,因此应控制菌温。可以说,菌温控制当否,决定香菇发菌的成败,须认真监测。笔者将发菌期的管理要点概括如表9—2:

表9—2秋栽香菇的发菌控制

天数 发菌状况 菌温-室温 管 理 措 施

1~10菌种定植 27~28 不倒袋,室内要暗光、干燥

11~20菌丝蔓延 26~27 1次倒袋检污,通风降温

21~30菌丝成片 26~24 2次倒袋拔种条,垫秸秆通风

31~40菌丝连接 27~24 3次倒袋,牙签刺孔,通风

41~50菌丝满袋 27~22 4次倒袋,毛衣针刺孔,通风

51~60菌丝内殖 26~22 5次倒袋,筷子刺孔,通风

61~65生瘤状物 22~20 光照刺激、排袋内积水

(六)转色控制在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下,秋栽香菇尤其是采用大菌袋,菌袋长满菌丝后已到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此时的旬均气温已降至14℃以下,脱袋后不能顺利转色,转色时间拖长,菌棒易失水干燥,必将影响以后出菇,所以采用不脱袋边转色边出菇的办法。

菌袋在转色前进小棚排开,必须有20℃左右的温度,10天后菌棒表层先长出一层白色绒毛状的气生菌丝,再经光照和温差刺激,开始分泌色素吐出黄水,菌棒由白色转向粉红并渐呈棕褐色,形成一层薄薄的带一点光泽的菌膜,被称作“人造树皮”。正常的转色菌棒呈褐色带白点,菌皮不厚。

(七)小棚特点主要特点是便于控制温、湿度及光照,形成花菇生长的特殊条件。再就是材料简单、搭建方便、造价低廉,一般为200~300元,因此很适合农户的小规模生产。

小棚面积为12~14平方米,棚架为竹木结构,长6米,宽2.4—2.8米,高2—2.2米。中间留0.6米宽的通道,地下用砖垒烟道增温。通道两侧搭摆放菌袋的床架,架宽1米,分6层,每层高30厘米。每层床架可平摆两行菌袋约42—44个,菌袋之间的间隔为4厘米左右。一侧6层床架可放250个,两侧共放500个菌袋。

菇棚顶和周围用宽幅薄膜覆盖,直盖到地面并用土封严。严冬气温低或春季气温升高时,薄膜上要覆盖草帘或作物秸杆,作增温或遮荫用。草帘的厚薄疏密,可随天气及菇体生长情况随时调节,以适应培育花菇、厚菇等优质菇的需要。菇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水池,以便浸袋补水时用。水池可用砖砌成,长2.5米,宽0.8米左右,高1米。如为节省费用,也可挖一个土坑,内衬厚塑料膜即可用。

(八)割袋选蕾菌筒不脱袋出菇的好处是可造成“内湿外干”的环境,利于花菇的形成和发育,但麻烦之处是必须要割袋选蕾。当菇蕾直径达0.5~1厘米时,用锋利刀片在菇蕾四周的袋面上割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圆型割口,塑料片可在袋上保留,不必剪落,让菇蕾从割口伸出袋外生长。割袋选蕾实际上是提前对香菇个体进行一次十分认真的人工选择,去劣存优,使长势弱、畸型的个体不致争夺营养,保障优良菇蕾的营养及水份供应。一般每袋留5—7朵菇蕾,尽量做到大小一致,分布均匀。割袋要适时,过早菇蕾太小抗逆性较差;过迟塑料膜压迫菇蕾长成畸形菇,失去商品价值。

割袋选蕾这一管理程序增加了劳动力成本,这是不足之处,但割袋这一工序可利用妇女及半劳动力,对于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成本来说,其产出还是合算的。

(九)花菇培育泌阳县创立的花菇栽培方法,最大特点是以小棚的干燥通风条件催花,以强光促使花菇增白,这是泌阳菇农敢于打破常规的一种工艺创造。

在常规香菇栽培工艺中,出菇阶段的管理主要是保湿,避免大敞棚,不让阳光直射菇体。但是泌阳菇农反其道而行之,既大敞棚,又不避阳光,尽量促使床架之间的空气流通,增加下层床架的光照。正是小棚这种“外干”逆境,与不脱膜大菌袋所持有的“内湿”条件相辅相成,创造了形成花菇特需的“内湿外干”环境。菇蕾长至2—3厘米时,可以承受冬季及早春的阳光直射,正是这种光照作用,使花菇的裂纹增白。对比之下,南方的木屑花菇裂纹大多是开裂后由白变成茶褐色,采收时绝大多数为茶花菇,较少天白花菇。泌阳所产花菇为什么颜色洁白?原因在于菌盖表皮开裂后,在干燥环境中持续受到强光刺激,菌盖裂纹没有任何愈合的机会,最终产出优质天白花菇。此中既有北方自然气候的优势,也可谓泌阳菇农的独特创造。

需要强调,形成花菇的条件是“内湿外干”,不脱袋的菌筒内部含水量维持在50%左右,而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0%。否则菇盖根本不能开裂而形成花菇。

(十)采收加工当花菇呈半球形,花纹洁白时就要及时采收。花菇未成熟时遇雨,要加盖薄膜,但不宜严密,保持通风,雨过开膜,仍能收到暗花菇,至少是高档次厚菇。花菇采后要及时脱水干制。普通香菇的折干率冬季一般为9:1,花菇为5:1。花菇含水率较低,因此在脱水干制时,脱水温度以中温为好,一般以40~60℃为宜,在烘干过程中,要适当扩大排气孔、避免烘箱内蒸气大而影响花色。脱水后按标准进行分级包装。

(十一)技术改良在生产实践中泌阳香菇生产模式在不断改良。例如河南的白花菇形状不如南方的圆正,畸型菇所占比例较大,产品在出口外销价格上受到影响。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及改良措施如下:

1.改秋播为春播泌阳在采用大袋装2千克干料的情况下,从9月到10月仅2个月的发菌时间是不够的,即使菌丝在表面上长满袋,其实内部菌丝并不丰满,菌块一触即散。但为利用秋末冬初的低温干燥气候促生花菇,只好采用不脱袋边转色边出菇的办法,结果是影响花菇的产量及质量。

此外的问题是8月份高温期接种易受杂菌污染。河南省96年袋栽香菇为6000万袋,如此大规模生产菌袋的成品率一般为85%左右,其中15%被污染。由此计算,全省一年至少要污染900万袋,损失产值近亿元。

河南西峡县部分乡村,选择菌龄长的中温偏低品种,采用浙江庆元县早春3月接种,秋后出菇的模式。经5~6个月的发菌后,菌丝积累的营养非常丰富,生长发育已高度成熟,从生物个体的发育来说,已到了非结果生育不可的时期,9月份可充分利用适宜的自然温度完成菌袋的转色,再经温差、光线及人为搬动的刺激作用,出菇十分整齐、均匀,也就“有优可选”,更少成团成丛出菇。大大增加了10~12月这一最佳出菇期的花菇质量,明显减少了畸型菇比例。此外还大幅度降低了菌袋污染率,经济效益显著。

西峡县境内海拔600米以上的乡村,推行这一办法,越夏很安全。即使低海拔地区,选择一个较阴凉、通风、避光处存放菌袋,只要不脱袋就无问题。

2.改大袋为中袋 因尚未有合适的大袋装料机,手工难以装实。再说仅4丝厚的袋子,装上4千克多培养料,一用力就会破。由此造成袋子与菌棒之间的较大空隙,致使幼菇成丛长出,互相挤压成畸型,给选蕾带来困难。

现在河南一些县、乡已采用较泌阳大袋小,较古田袋子大,每袋装1.2千克干料的改良袋型,较容易与现有的装袋机配套,使用效果较好。

相关文章

  • 新型南瓜面包的制作方法
    新型南瓜面包的制作方法

    南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一种营养极丰富的瓜类蔬菜。如果将南瓜合理地与添加剂配合到烘焙食品中,制作成南瓜面包,改善了面包的风味和口感,提高了面包的营养价值和食疗价值,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烘焙食品。下面将新型南瓜面包的加工技术简述如下,以供读者及食品工作爱好者参考。1.用料配方。面包专用粉50千克...

    271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鸟无踪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鸟无踪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鸟无踪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江苏丹妮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功能特点本品是我所科研人员最新研制的一种新资源类的生物制剂,以中草药原粉、动物闻避忌食剂、增效缓解剂、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为主要原料,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精心配制而成。对不同啃食动物对药物味觉、嗅觉和取食...

    1209 农药注意事项 除草剂使用技巧
  • 水稻抛秧有误区
    水稻抛秧有误区

    水稻抛秧技术推广以来,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农户产生了许多误区,使抛秧末能达到预计的增产效果,必须加以纠正。播种许多抛秧资料上介绍,每亩大田的播种量为:早稻常规稻3.5公斤~4公斤、杂交稻1.5公斤~2公斤;晚稻常规稻2公斤~2.5公斤、杂交稻1公斤~1.5公斤。但不少...

    1761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玉米新品种介绍
    玉米新品种介绍

    “登海3号” “登海3号”已通过国家(国审玉2003012)及贵州、宁夏、云南、山西等省区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在山东莱州夏播生育期105天左右,春播生育期125天左右,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高100厘米左右,穗长20--22厘米左右,穗行数16--18行,千粒重320克左右。出籽率86%左右。果...

    1914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香菇的生长发育所需条件
    香菇的生长发育所需条件

    1.营养香菇是一种高等木腐真菌,其生长所需碳源来自木质素、纤维素,氮源和无机盐,取自段木树皮或外加于木屑培养基的麸皮(米糠)。香菇菌接种到段木(菌棒)之后,培养料被分解成可被香菇菌丝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菌丝生物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培养料被充分降解后,香菇菌丝体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子实体...

    2448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三种蕨菜制品加工的技术
    三种蕨菜制品加工的技术

    一、脱水蕨菜1.备料:选用鲜嫩、无腐烂变质的蕨菜为原料,在流动清水中洗净备用。2.烫漂:将洗净后的蕨菜摊放到竹席上曝晒,过一段时间翻动1次,直到干燥为止。有条件的可将沥水后的蕨菜装入烘筛烘干,脱水温度应控制在65―75摄氏度,干制品含水量在6.5以下为宜。3.包装:采用食品袋密封包装。出口的蕨菜干湿...

    203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鸡腿菇盐水保鲜加工
    鸡腿菇盐水保鲜加工

    一、采收、清洗、杀青。当鸡腿菇长到六七分成熟时,即菌盖紧包菌柄、菌环未松动的菇蕾期采收,用竹片刮除菇脚泥沙,清洗干净,立即放入5%-75,已烧沸的食盐开水中杀青预想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准,捞出后迅速置入流水中冷却。注意:杀青预煮用铝锅或不锈钢锅,以免菇体色泽褐变。二、盐水逃泡。将40千克食...

    1254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椿生物学特性
    香椿生物学特性

    香椿Toonasinensis(A.Jass)Roem.为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又称椿芽、香椿头、椿甜树、椿阳树等。香椿是我国著名的野生蔬菜,食用和栽培历史已达2000多年,原产于我国,华中、西南地区有野生种,安徽、山东、河南、河北等省栽培最盛。传统上香椿多作林木栽培,以居家四周、院落或村边零散栽培较...

    207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负泥潜叶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负泥潜叶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负泥潜叶杀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江苏华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 本品杀虫迅速,谱广,持效期较长,对作物安全。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对鳞翅目、半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等翅目等多种害虫有特效。适用作物:水稻、蔬菜防治对象: 负...

    2286 农药品牌 除草剂品牌
  • 乐农达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乐农达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乐农达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恒丰作物科学(西安)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国内首家把触杀除草成分和内吸除草成分合二为一是灭生性除草剂历史上的一次革命和其它灭生性除草剂相比具有快速杀草,斩草除根的神奇功效。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641 农药种类 除草剂有哪些品种
  • 早熟丝瓜品种—宁蔬新翠玉
    早熟丝瓜品种—宁蔬新翠玉

    宁蔬新翠玉是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丝瓜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第一雌花着生于主蔓第六节,连续结瓜7~8条,主侧蔓均可结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瓜条顺直、长棒形,膨大速度快,盛瓜期瓜长50厘米、横径3.5厘米,畸形瓜少,商品性好,单瓜重350克左右。瓜皮鲜绿色,有断续黑棱纹。瓜肉浅绿色,肉质细嫩。适...

    175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辣椒-哈椒三号
    辣椒-哈椒三号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菜2002068作物种类:辣椒品种名称:哈椒三号选育单位:哈尔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P81-5×PE-21省级审定情况:199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属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坐果集中。株高45厘米左右,株幅50厘米左右,生长势中等。抗炭疽病,中抗病...

    2899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越冬番茄冻害防治对策
    越冬番茄冻害防治对策

    随着深冬季节的来临,气温逐渐下降,越冬棚室栽培的番茄面临着低温考验。番茄是喜温作物,它在寒冷的环境里耐受程度是有限的。当冬春季或深冬季节栽培番茄或育苗时,在遭遇低温或霜冻时会受到低温寒害,深冬季节棚室温度长时间在5℃~10℃时叶片就会呈现暗绿色或水浸状,气温持续徘徊在5℃时叶片就会叶缘失绿。长时间生...

    271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马铃薯水灾后栽培技术
    马铃薯水灾后栽培技术

    选好良种宜选用成型好、产量高,薯块膨大快,同时苗期耐高温的品种,如克新四号,最好使用脱毒种薯。挑选种薯和催芽种薯宜选当年收获的春薯,并严格剔出病薯、烂薯、伤薯及成型不好的薯块,以20~40克的小整薯为最佳。秋季要整薯播种,种薯25~50克左右,亩用量150~200公斤。整薯用赤霉素1克,对水120~...

    143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柑橘大实蝇防除技术
    柑橘大实蝇防除技术

    1、喷雾:于成虫盛发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用90%晶体敌百虫100克(2两)+红糖3斤+水100斤的比例配制成500-800倍药液,在上午9时成虫开始取食前,大雾滴喷于柑桔果园中枝叶茂密、结果较多的柑桔树叶背。全园喷1/3的树,每树喷1/3的树冠,隔5-7天改变方位喷雾一次,连续喷4-5次。2、...

    86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