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杏鲍菇因其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刺芹植物枯死的根茎及周围土层中,故又称刺芹侧耳。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由于杏鲍菇菌肉肥厚,菌柄粗壮,质地脆嫩,并且食之有一种特殊的杏仁香味,是侧耳属中味道最好的一种,故被誉为“平菇王”。
杏鲍菇子实体内含18种氨基酸及部分矿质元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且其呈味物质十分丰富,尤其令人食后不忘的杏仁味,使得消费者对其青眯有加;加之较高的耐贮、耐运性,使其保鲜性能及货架寿命大大延长,也是受市场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新世纪开年以来,不断有商家在寻求该产品,无论鲜品、烘干或粗制品均可,但是由于我们对杏鲍菇没有投入相当的精力去开发生产,致使客商空手而归。这说明了杏鲍菇开发商品的前景及其潜力。
二、杏鲍菇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视基质营养和水分及菌丝生理度而异;菌盖幼时略呈弓形;后渐平展,成熟时其中央凹陷呈漏斗状,直径2-12厘米不等,一般单生个体稍大,群生时偏小;菌盖幼时呈灰黑色,随着菇龄增加渐变浅,成熟后变为浅土黄、浅黄白色,中央周围有辐射状褐色条纹,并具丝状光泽;菌肉纯白色,杏仁味明显,破口处短时间变干黄;菌褶延生不齐、白色,与普通平菇相同;菌柄长2-8厘米,直径0.5-3厘米,不等粗,基部膨大,呈球茎体状;多侧生或偏生,中实,肉白色、纤维态,吸水性较强。
2.生态习性
杏鲍菇广泛分布于德、意、法、捷、匈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我国新疆及川西等地亦有野生分布,大多着生于朽死的刺芹、阿魏等植物根部及四周土层中,具一定寄生性,故推测可能与其着生基质中有某种成分驱避害虫使其得到有效保护有关。
3.生活条件
营养条件:野生条件下,杏鲍菇菌丝体只能依靠缓慢分解基质而得以延续和生长,即使在碳氮比80:1以上条件下,仍可顽强生长;但这并不说明其菌丝不需要丰富的尤其是有机氮源类营养物质,人工栽培时,为保证其分生数量和生长质量,必须予以适量添加;一般认为,调配基质碳氮比在20:1左右时菌丝活力明显增强,产菇量亦随之提高。实际生产中可将棉籽壳、木屑等作为主要原料,调配氮源时以麦麸等作为主要辅料,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同时提高菌丝长速及其活力。
温度条件:与普通平菇相同,杏鲍菇菌丝亦喜25℃左右的培养条件,但其耐受范围却在5℃-35℃之间;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为10℃-25℃,最适为15℃左右,但亦因菌株而异。一般常规品种(或菌株)由于开发生产时间较长,其温度型早有定论,杏鲍菇则不然,一是人们对其尚不太熟悉,二是由于杏鲍菇菌株的来源不同,其温度特性差异很大,不同国家或不同地区,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离出的种源菌株,其生物学特性亦不同,温度特性自然不同,这就需要生产者在引种时要咨询明确,在安排生产时更需明确,尤其在对外供应菌种、签定某些供求合同时以及牵涉产品出口时,更需仔细,可以说,这是一个基本指标,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指标,必须十分注意。
水分条件:由于野生杏鲍菇多于亚热带草原或干旱沙漠地区发生,先天决定了它的自然抗性包括抗干旱能力,但这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生物,水是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杏鲍菇自然也不例外,就是说,杏鲍菇既具较强抗干旱能力,同时又需要水分来参与其生命的维持和延续,因此,人工栽培时以将基料含水率调至65%左右为宜;发菌期间要求调控培养室空气湿度70%左右;出菇阶段应保持85%-95%的湿度,以确保子实体正常健康的发育。
通气条件:杏鲍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均需新鲜的空气条件。但在菌丝生长阶段,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积累,对菌丝反倒有刺激和促进作用,个中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但在原基形成阶段则需较充足的氧气,应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0.005%-0.1%之间,子实体生长阶段应在0.03%-0.2%之间,该浓度相当于通风条件较好的普通居室的空气状况。
光照条件:与普通平菇相同,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任何光照条件,应予闭光培养。但子实体的生长发育则需适量散射光;一般生产中应将光照度控制在500-1000勒克斯范围内,既可满足子实体生长需要,又可使产品色泽正常,商品价值因此而得到提高。
pH值:杏鲍菇菌丝生长可适应4.5-8的pH值条件,但其适宜的基质pH值为6-7,最适为5.5-6.5,过低或过高都会对菌丝发生不同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