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年节水14亿立方米 黑龙江推广水稻节水灌溉

时间 : 06-01 投稿人 : 悠悠园艺 点击 :

黑龙江日报讯(刘刚 记者 贾红路)全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日前在庆安县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水稻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预计到2015年,全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面积将达到1000万亩,实现年节水14亿立方米。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到2015年,全省旱涝保收田面积达到868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达到5000万亩。但是,如果我们仍采取目前的灌溉技术,农业用水量将达到310亿立方米,接近2009年全社会总用水量;其中水田用水量就高达286亿立方米。将会突破水资源利用红线,透支我省2030年农业用水量,不符合全省水资源综合发展规划,无法实现全省灌溉规划的发展目标。

灌溉面积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用水矛盾只能通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来解决,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正是非工程节水的重要措施。

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又称水稻调亏灌溉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灌溉技术。2004~2006年,我省与河海大学合作,在全省22个试验站开展了为期3年的适应性研究;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在我省是可行的。2007~2010年,我省又进行了为期四年的适合寒地特点的分区模式研究,细化了分区模式,提出了适合不同地区特点的灌溉技术指标体系,为我省推广这项技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五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节水效果十分显著;二是提高了产量和米质;三是水稻抗病、抗倒伏能力显著提高;四是节能降耗;五是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近年来,省水利厅在全省开展大范围的示范性推广,基本形成了西部以庆安县为中心、东部以农垦井灌区为中心两大推广核心,取得显著的节水成效,大规模推广条件已经成熟。

根据会议部署,下一步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先进适用、高效可靠”的原则,我省将大力示范和推广水稻控制灌溉新技术;5年将实现推广面积1000万亩,其中前三年推广500万亩,后两年再增500万亩。到2015年实现年节水14亿立方米。(实习编辑:代雯)

相关文章

  • 白萝卜贮藏三法
    白萝卜贮藏三法

    土坑贮藏法 将新鲜的萝卜削去顶,去毛根,严格剔除带有虫伤、机械伤、裂口和过小的萝卜。挖一个1米见方的土坑,将萝卜根朝上,顶朝下,斜靠坑壁,按顺序码紧。码齐一层萝卜,撒上一层10厘米左右厚的净土,如此交替码放,共码四层。若坑土过干,可适当喷水湿润。最后一层码好后,要根据气候变化逐渐加厚土壤层,天暖少覆...

    122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南瓜埋茎可获高产
    南瓜埋茎可获高产

    南瓜生长后期,结瓜2~3批后,在靠近根部出现部分蜡黄叶时埋茎有利于多结瓜,结大瓜。过早埋茎会引起徒长,过迟不定根萌发生长缓慢。南瓜一般埋茎4~3节,结合整理藤蔓,适当回缩主茎部分,保证有足够的埋茎长度,不可用力拉茎,应轻移茎蔓。宜用肥沃的菜园土埋茎,拌入少量有机肥和速效化肥。埋茎土应湿润,但过湿会引...

    582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宜麦7号(小麦)
    宜麦7号(小麦)

    (1)品种来源:系宜宾市农科所用多亲本逐级聚合杂交的早熟选系87016C-4作母本,与绵86-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全生育期177天左右,苗期长势旺,分蘖力较强,株高66-76厘米,植型紧凑、抗倒、品质好,穗长方形,每穗40粒左右,红壳,短芒,红皮籽粒,千粒重45克左右,容...

    142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水稻田中后期草害的防除
    水稻田中后期草害的防除

    金坛地区属纯单晚稻区,历年来习惯于在播种或抛秧后1周左右,将除草剂拌和尿素结合施返青肥撒入稻田中除草,由于此期间受梅雨季节、田间保水性及施药技术等诸因素的影响,除草达不到理想效果,导致稻田中后期草害仍然严重。现将稻田中后期杂草种类及防除方法简介如下:一、主要杂草类别稻田中上层草有3科7种:禾本科的稗...

    270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生产无公害蔬菜7要
    生产无公害蔬菜7要

    一要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无公害蔬菜的高效生产,最关键的是选用抗性强、丰产、优质新品种,以减少农药使用。二要注意轮作倒茬,合理问作套种。同种蔬菜甚至同科蔬菜容易发生相同的病害。为防止病源的传播与蔓延,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尤其是瓜类与茄类蔬菜生产。实践证明,合理间作套种选择互利组合,进行立体种植,有利于减...

    2216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大蒜------中农一号大蒜
    大蒜------中农一号大蒜

    中国农科院大蒜研究所最新研究,集高产、抗病、抗寒、抗重茬、品质优于一体的大蒜新品系—中农一号大蒜,最近通过有关专家测产验收,取得了平均亩产蒜薹700公斤,亩产鲜蒜头可达3075公斤的好收成。 中农一号大蒜是我国进行一项题为“863”高科技研究计划中的优秀成果,直径达到11.5cm。该品种株高90—1...

    139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红薯后期田管抓3点
    红薯后期田管抓3点

    1.施好膨大肥:每亩施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铵10公斤,还可喷0.3%的磷酸二氢钾和1%的尿素溶液。.2.清沟降渍害:红薯块根膨大期,降雨较多,应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减轻渍害.3.防治卷叶蛾:红薯卷叶蛾虫口密度大时能吃光全田植株叶片,可在幼虫3龄期前尚未卷叶时,喷洒32%杀灭毙乳油3200倍液进行防...

    2562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日本黑龙王茄子
    日本黑龙王茄子

    从日本引进的早熟杂交一代品种。生长势强,8-9片真叶显蕾,每隔1-2片叶生一花序,叶片狭长,叶量较稀,透光性好,叶脉及茎脉紫黑色,复花率高,坐果力强。果实细直棒状,上下一样粗,果长平均30厘米,果径5厘米,平均单果重300克,萼片紫色,果实黑亮,无青头顶,着色均匀,无阴阳面,不褪色,品质极佳。果实紧...

    261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白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白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白净农药剂型:生产企业:郑州鲁森生物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主要成份及助剂:乙醚酚磺酸酯等防治目标对象:白粉病、锈病产品性能:1、本品对所有作物的所有生长阶段使用安全,无抑制生长效果。2、本品为国际最新成分,活性及药效是乙醚酚的3-5倍,且无抗性产生。3、本品具有防护、...

    612 除草剂配方 农药防治对象
  • 双孢菇出菇稀少是什么原因
    双孢菇出菇稀少是什么原因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2℃,最适温度22℃-25℃;子实体生长温度范围5℃-25℃,最适温度14℃-18℃。双孢菇褐色石膏病,由丝葚孢霉侵染所致,是双孢菇栽培中的常见、多发病害之一。发病症状:初期在其发生部位长出白色斑点状霉状物,即是病原菌菌丝,病斑逐渐扩大和增厚,中央部分黄化,边缘继续外...

    243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早熟丝瓜品种-三比2号
    早熟丝瓜品种-三比2号

    三比2号是湖南省常德市鼎牌种苗有限公司培育的早熟丝瓜品种。主蔓在第三节开始着生雌花,坐瓜率高,主蔓和侧蔓节节有瓜;瓜条长圆形、顺直,肉质厚,柔软多汁,甘甜清香;硬度强,适宜长途运输。播种育苗播前用0.1%赤霉酸溶液浸种15小时,或者在芽口处剪去一小部分种壳,注意不要伤及种胚,然后用水浸种10小时。早...

    85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二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二

    苗期自萌芽萌发出土起至幼苗长有5片真叶,即长出分蘖苗前的阶段,称为幼苗期。幼苗生长的起点温度为15℃。冬季和早春,气温较低,幼苗生长缓慢。进入3-4月份后,气温回升较快,幼苗生长也加快。幼苗期甘蔗生长需水不多,土壤只需保持在最大持水量的60%即可。土壤水分过多既影响通气也影响土温上升,不利于幼苗根系...

    270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果园生草管理误区
    果园生草管理误区

    前几天,我有机会到长武、彬县、乾县等地果园实地考察,发现在果园生草这个问题上许多果农没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出现了一些偏差,回来之后,我又翻了翻资料,针对这个问题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旱地果园不适合进行全园生草果园生草也要分地域,干旱地区特别是年降水不均的地区,草与树争水特别严重,生草制果园不仅消耗...

    1090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正当时
    夏玉米中后期管理正当时

    目前,夏玉米已进入拔节期,生长发育加快,需肥需水量加大,必须加强中后期田间管理,才能确保夏玉米稳产高产。一、巧用水肥,一促到底。夏玉米生育期短,对水肥需求较集中,应一促到底。1、早灌拔节水,早施拔节肥。夏玉米拔节期,它的生长特点是以营养生长为主,地上长叶抽茎,地下盘根,对养分需求量大,施肥时间紧,所...

    1210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甘草人工栽培技术

    甘草,又名甜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其根茎入药,应用广泛。近年日本等国家的医学工作者发现,甘草对艾滋病病毒的抑制率高达98%,具有较强免疫功能。现介绍人工栽培甘草技术:一、栽培方法。1、选地整地:甘草多生长在干燥的钙质土中,喜干燥而耐寒,故宜选在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疏松砂质土壤地种植。这种地主根...

    2663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