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板栗采收及其贮藏

时间 : 04-12 投稿人 : 龙庆 点击 :

板栗怕干、怕水、怕热、怕冻,不耐贮藏。所以,在贮藏期间,常因管理不当而引起失重、发芽和严重腐烂变质。现根据我地果场的经验作以下介绍,以供果农参考。

一、适时采收。当板栗的栗苞由绿转黄并自动开裂,坚果呈棕褐色,全树有1/3球果开裂时采收为宜,不宜过早。采收应避开雨天,雨后初晴或晨露未干时也不易采收,否则易造成严重腐烂。采收的栗苞集中堆放10天左右,待栗苞开裂后剥取栗子。

二、贮藏前的处理

1、采收后做好发汗和散热处理。刚采收后栗果的温度高,水分多,呼吸强度大,不可大量集中堆积,否则容易引起发热腐烂。球果要堆放在地势较高、凉爽、通风的地方,堆积高度不超过1米。为了防止发热,不要将球果压紧,也不要太阳直晒,上面可盖杂草等物,以达降温保湿作用。堆放10天左右,将栗苞中的栗果取出,剥除病虫果,阴干2-3天后即可贮运。

2、熏蒸杀虫。将栗果装袋后放入室内,每50平方米用二硫化碳1.5-2千克。将二硫化碳倒入表面积大的浅器皿内,放在栗子袋的上面,让汽化后的二硫化碳气体分散到每个角落。要把门窗关严,并要将门窗缝隙用纸封起来,1-2天后即可把害虫杀死。

3、防止发芽处理。采用万分之一比久液、万分之十青鲜素液、万分之十萘乙酸液浸果,可抑制栗果发芽。

三、贮藏技术

1、沙藏法。南方一般在阴凉的室内地面上铺一层稻草或高粱秆,然后铺上7厘米厚的细沙,沙的湿度以手捏不成团为宜,而后将栗子和湿沙分层加入,一层栗子一层沙,其比例约为一份栗子二份湿沙。沙藏的厚度为80厘米左右,上面用稻草覆盖。将没有湿沙的地方可用砻糠或锯屑代替湿沙,但要注意温度和湿度。

2、低温贮运。采收后气温高时,可贮藏在冷库内,气温下降后再运输到各地。放入冷库时,栗子要装在湿麻袋内,库温为0-2℃,相对湿度90%左右,并有一定的通风条件,能通入潮湿的冷风。

相关文章

  • 大樱桃冬季抽条咋防治
    大樱桃冬季抽条咋防治

    大樱桃的幼树枝条冬后自上而下干枯,称“抽条”。抽条严重的植株地上部分全部枯死,比较轻的则1年生枝条枯死或多半枯死。一、抽条的原因产生抽条有地上和地下两方面的原因。地上部分是水分蒸发,地下部分是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来补充枝条的失水。在冬天和早春,地下土壤冻结,幼树的根系很浅,大都处于冻土层,不能吸收...

    36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石榴常见害虫的防治
    石榴常见害虫的防治

    日本龟蜡蚧 俗称介壳虫,属同翅目,蜡蚧科,以若虫固着在叶片或新梢上吸食汁液,并分泌粘液,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使树势衰弱,引起大量落叶、落果,严重时可致绝产甚至全树枯死。 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若虫孵化后至蜡壳形成前是药剂防治的有利时机;生产上,可在若虫孵化期,用25%亚胺硫磷800~100...

    729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如何提高焖棚效果
    如何提高焖棚效果

    一般情况下,菜农可在地表撒上碎稻草或麦秸(1平方米撒1公斤)与石灰氮(l平方米施0.1公斤),与土壤充分混合,起垄、灌水、并盖上地膜,将大棚密闭。白天土表温度可达70℃,20厘米深土层全天都在40~50℃,持续20~30天,就可起到土壤消毒和除盐的作用。在土壤板结盐渍化较重的大棚内,或根结线虫发生较...

    64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30%噻嗪·异丙威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30%噻嗪·异丙威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30%噻嗪·异丙威农药剂型:生产企业:辽宁省凯飞化工技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本品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流药剂,是目前国内登记含量最高的噻嗪酮与异丙威复配剂型。本品具有优良的内吸、胃毒和触杀的作用,害虫吸食本品及受药植株枝叶即迅速中毒死亡,药效强劲,24小时达...

    614 除草剂常识 农药禁忌
  • 辣椒种播种前的处理技术
    辣椒种播种前的处理技术

    1.晒种播种前将种子摊在簸箕内晒1-2天,对增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发芽势,加速发芽和出苗有显著效果。还兼有一定的杀菌消毒作用。用陈种子播种,播前一定要晒种,其效果尤为显著。2.种子消毒辣椒种子可携带炭疽病、疫病、猝倒病、立枯病、疮痂病等多种病害的病原菌。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是防治病害简便易...

    470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铁兰凤梨
    铁兰凤梨

    铁兰,学名Tillandsiacyanea,别名紫花木柄凤梨、紫花凤梨,为凤梨科铁兰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植株无茎,叶呈莲座状丛生。叶片窄长,宽约1厘米至2厘米,长25厘米至30厘米。花茎稍短,不伸出叶丛;花序椭圆形,呈羽毛状,苞片二列,对称互叠,粉红或红色;苞片间开出蓝紫色的小花,花期很长,可从秋...

    2527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霜降节气作物管理要点
    霜降节气作物管理要点

    秋收冬种忙季开始。要抓紧再生稻、番茄、玉米、大豆等作物后期管理,防止再生稻断水过早,特别注意秋玉米螟虫防治。月初继续做好油菜育苗工作,加强油菜秧苗管理,月底做好冬作(大、小麦等)的播种工作,同时搞好油菜田、麦田的化学除草。十月中旬对已成熟的秋季作物要抓晴好天气及时收获、晒藏、选种、留种。如花生要晒干...

    225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八仙花的栽培管理技术-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八仙花的栽培管理技术-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11月17日消息:八仙花,又名绣球、斗球、草绣球、紫阳花等,花期6-7月,初开为青白色,渐转粉红色,再转紫红色,不仅花期长,而且花色美艳,是一种既适宜庭院栽培,又适合盆栽观赏的理想花木。一、特性和品种。八仙花属虎耳草科落叶灌木,其叶大而对生,浅绿色,有光泽,呈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具钝锯齿。...

    169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25%三唑锡WP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25%三唑锡WP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25%三唑锡WP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性能(用途):本产品为触杀作用较强的杀螨剂,可杀死若螨、成螨和夏卵。本品对光较稳定,比较耐雨水冲刷,在正常使用技术条件下对作物安全。注意事项:1、本产品在柑橘树上的安全间隔期为30天,每季...

    623 除草剂使用方法 农药名称
  • 浙江省甜玉米生产现状分析和栽培技术
    浙江省甜玉米生产现状分析和栽培技术

    1浙江省甜玉米生产现状分析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是近年来发达国家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鲜食作物品种。甜玉米富含大量的氨基酸,乳糖和蔗糖,大量维生素C、B1、B2和矿物质,口味甜脆爽口,在人们普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今天,越来越受到亲睐。据美国农业部调查,在所有的蔬菜作物中,甜玉米的总产值排在鲜售市场产品的...

    875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苹果品种--灵宝短富1号
    苹果品种--灵宝短富1号

    一、品种介绍:为了实现苹果良种化,该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广大果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群选群报、初选鉴定、复选鉴定,从普通红富士芽变品种中,选育出优良短枝型芽变品种。经过观察对比试验,灵宝短富1号芽变品种叶片较普通红富士大而厚,平均百叶鲜重较普通红富士重87.5%;枝条平均节间比普通红富士短0.8厘...

    164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秋冬辣椒“5防一护”栽培技术(二)
    秋冬辣椒“5防一护”栽培技术(二)

    5 防寒潮  10月下旬以后当夜温降至12℃以下时,大棚内要架设小拱棚,大棚膜白天两头开口通风,夜间要放下盖严,使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2℃,以利坐果和果实膨大发育;11月下旬当寒潮来临和进入严冬季节后,夜间气温降至5℃以下时,小拱棚和大棚膜都要盖实盖严,白天小拱棚要迟揭早盖,以...

    1058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我国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我国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杂交小麦“西杂一号”今年制种田亩产量达到561.05公斤,与普通小麦高产田产量持平或略高,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成为可能。  有关专家认为,这是我国在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等大田作物成功利用杂交优势之后,在杂交小麦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同时使我国杂交小麦研究走在了世界前列。  据...

    628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山东08年小麦秋播技术措施
    山东08年小麦秋播技术措施

    目前,山东省约有1/3的麦田缺乏水浇条件,产量低而不稳。因此,充分挖掘旱地小麦的增产潜力,对于提高全省小麦总产具有重要意义。今年秋种要抓好以下技术措施:(一)机械深耕。通过深耕加深耕作层,增加耕层对来年雨季降水的积蓄量,耕深以25-30cm为宜。(二)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法。...

    331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春麦复种大豆高产的栽培技术
    春麦复种大豆高产的栽培技术

    1品种选育综合性状好的品种作为主栽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为了充分发挥优良品种这一特性,我们筛选出了适宜我地区气候条件的早熟高产大豆黑889和北87-19。这2个品种具有植株粗壮,生长繁茂,抗倒,有很强的生长势和生长量,籽粒大,性状好,无褐斑、紫斑病,节多,着荚密等优良的综合农艺性状。经过几年的大面...

    184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