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和大毛木耳(A.hispida)的代料栽培有春栽和秋栽两种,大部分地区是春季栽培。但是春栽一般前期低温,发菌困难;后期出耳气温高,畸形耳多。为解决此问题,进行覆土越夏栽培。投料2000千克,制作菌袋4000筒,发菌后成功率90%,至9月底,共采收鲜耳2934千克,生物学效率达159.46%,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如下:
㈠制作菌筒 毛木耳覆土越夏栽培,制作菌筒的接种时间应较常规春栽推后30~45天,即4月下旬到5月上旬,此时气温在20—30℃天,正适宜毛木耳菌丝生长。培养料配制:棉子壳80%,麸皮16%,糖、石膏、生石灰、过磷酸钙各1%。料水比1:1.2左右,先将糖及过磷酸钙溶于水中,然后边泼水边拌料,至均匀为止。将料袋装入17×33厘米聚乙烯袋,袋装干料500克左右,封口后常压灭菌。接种后搬入发菌室呈井字形叠放,高6—8层。发菌室内要求通风良好,能遮光,温度控制在30℃以下,每天早晚打开门窗通风1次,每次30分钟。发菌后期温度逐渐上升,要相应增加通风次数及时间。每周翻堆1次,检查发菌情况,清除有污染的菌筒。若发现菌丝生长势不良或不吃料,可采取刺孔增氧,促菌丝生长。一般培养35—40天,菌丝可长满料袋。
㈡脱袋覆土 料袋长满菌丝后即可脱袋覆土栽培。脱袋前,先要整地作畦。选择近水源,通风良好的阴凉地(林间或利用香菇棚)整地做成宽1米、深20厘米、长度不限的畦,畦床呈龟背形,撒一薄层石灰于畦面上。然后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菌筒,再用锋利的刀片划开薄膜脱袋,整齐地排于畦床上,覆盖一层2厘米厚的菜园土或大田细土,土质要求肥沃、疏松。最后架弓形棚覆薄膜保湿。
㈢出耳管理 覆土后的管理关键是水分调节。一般在覆土后第2天进行喷水管理,早晚各喷1次,此时因进入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所以喷水时应做到细喷、轻喷,使水分渗透土壤,始终保持覆土湿润。一般在覆土2—3天菌丝开始向土面伸展,12天左右现耳芽,开始进入出耳期。此时晴天喷水应增加到每日3—4次,喷水时应结合通风,做到干干湿湿、干湿交替,以保持耳片不干燥、不收边为度。雨天要盖薄膜防雨,但两头要留通风口。此期间还要保持耳场空气新鲜,空气湿度控制在90~95%。如现耳芽后15天左右,耳片完全展开,边缘有波浪纹,耳根部松动时即可采收。头潮耳采收后,要及时清除覆土表面的残留耳根,停止喷水2—3天,盖膜保温,让菌丝恢复生长。约4~5天,第二潮耳芽开始形成时揭膜通风,喷水保湿,方法同前。一般情况下可采收5—6潮,生物学效稳定在150%左右。
毛木耳覆土越夏栽培,具有料温平稳,污染少,出耳快,耳片大而整齐,潮次分明,不受场地限制等优点。同时可克服春栽发菌期菌丝生长缓慢及秋栽后期低温出耳困难等缺点,并且由于覆土后保湿性增强,避免了常规袋栽失水多现象,因而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