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北方水稻抛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 : 05-16 投稿人 : 旭记 点击 :

北京军区联勤部北联农技站 陈亦章

1996年全国水稻抛秧2300万亩,1997年4700万亩,1998年达到7000万

亩。我国南方发展很快,但在我国北方推广抛秧技术速度相对较慢,究其原因

主要是北方盐碱地多,土壤PH值高;春季气候干燥、风多、风大,给育秧和

抛秧都带来了不少困难:一是塑料钵盘育秧,每穴土快小,易干旱,肥料相对

不足,要培育出象旱育秧一样素质的秧苗比较困难;二是影响抛秧均匀度及秧

备入土深度,影响产量;三是影响秧苗成活,补秧工作量大。为解决以上难题,

从1995年起我们进行了以下试验。

一、培育壮秧

在钵盘育秧每穴土块较小,养分、水分有限,如何培育壮秧,我们进行了

四个营养配方,两种水分管理方式和两个规格秧盘的育秧试验,其结果:1、

采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营养土配方,秧苗既黄又弱,基本上没有分蘖;

采用5%~6%调酸营养剂,10%发酵过筛牛粪,84%~85%过筛渔塘土的秧苗也

比较弱,分蘖率只有20%,采用5%~6%调酸营养剂,23%发酵过筛牛粪,71

%~72%过筛渔塘土的,播种浇底墒水后,营养土凸起,抛秧时秧苗窜根;采

用5%~6%调整酸营养剂,23%发酵过筛猪粪,71%~72%过筛渔塘土的,浇底

滴水后营养土不凸起,秧苗素质最好,在三叶一心期测定,秧苗茎基宽3。4m,

单株根数15条,分蘖率达32%。2、采用水育秧方式(在秧苗出齐后以水养苗)

管理,秧苗素质差,在三叶一心期,秧苗株高达13cm,茎基宽只有2.4mm,单

株数只有8条,没有发生分蘖。而采用旱育旱管方式的,秧苗素质好,三叶一

心期,秧苗株高1O.7cm,茎基宽3.4mm,单株根数15条,分蘖率32%。3、采

用423孔秧盘育出的秧苗素质和抛后秧苗直立率都高于561孔,但423孔的秧

盘用量比561孔的增加30%,一次性投资较大。

根据上述试验,我们认为在北方进行钵盘育秧要适当增加营养土的肥料用

量,最好用酸性肥料。秧苗的温度和水分管理采用旱育稀植技术育秧的原则与

指标,浇水次数适当增加。

二、抛秧质量

水稻抛秧田间无行,株距也不规则,均匀度差,入士浅等,平躺、倾斜秧

亩占70%~80%,这给抛后秧苗成活,分蘖成穗及产量等影响大,特别是对北

方稻区抛后秧苗成活影响更为突出。因此,提高抛秧质量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

题。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试验研究。

(一)抛秧密度 我们按亩抛1.35万穴、1.62万穴、1.89万穴、2.16万穴、

2.42万穴等五个处理。结果是,随着抛秧密度增大,有效分蘖期缩短;亩穗数

与抛秧密度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成穗率、穗粒数则呈不显著负相关,千粒重则

呈显著负相关。在唐山滨海盐碱地,亩抛2.43万穴、7.29万基本苗的产量最

低,与其它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其它处理间的产量也有差异。试验结果说明:

在一定范围内,亩产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在目前,抛秧密度在旱育稀植适宜

密度的基础上增加10%左右较为适灾。

(二)抛秧均匀度 我们用秧苗空穴面积的大小来表示抛秧均匀度,空穴面

积越大,均匀度越差。我们设计了空穴面积729cm2、900cm2、2500Cm2、3000Cm2

等四个处理。试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抛秧秧苗的空穴面积增大,产量

呈下降趋势,各处理间呈极显著差异,当空穴面积大于900cm2时,对产量就

构成极显著的影响;当空面积小于900cm2时,对产量影响大。因此,提高抛

秧均匀度,应采取定点放苗,定亩配盘,分次抛秧的方法,第一次抛70%,第

二次抛25%,留下5%作为甩苗补稀用。面积大的田块在第一次抛完后,用绳

子拉线,每隔3m留出40cm宽的作业道,将作业道上的秧苗补稀处,尔后进行

第二抛秧,最后全田疏密补稀作业。

(三)抛秧秧苗入土深度 为了摸清秧苗不同入土深度对秧苗成活,分蘖成

穗及产量的影响,我们在唐山用同一品种、同一基本苗,设计了入土深度3cm

和2cm(模拟直立苗)、1cm(模拟倾斜苗)、0.5cm(模拟平躺苗)的试验。其结果:

秧苗入土0~0.5cm的亩产只有445.7kg;入土1cm左右的,亩产575kg;入土2cm

左右的,亩产609kg;入土3cm左右的,亩产588kg。根据试验结果分析,造

成秧苗入土浅的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北方气象条件,使入土浅的秧苗极易死亡,

秧苗分蘖质量下降,成穗率低,穗型不整齐,穗小,千粒重低,产量低。因此

在北方适当增加抛秧秧苗入土深度,是提高抛后秧苗成活率,减少无效分蘖,

提高穗的整齐度和千粒重有效途径,是抛秧栽培成败的关键。

(四)增加抛秧秧苗入土深度的办法 1、把握好水耙后的抛秧时间(沉浆时

间)。据试验,粘性土壤,水耙后24小时抛的最好,砂性土壤要随耙随抛。2、

要早抛适龄秧。以3.5~4叶,苗高12cm左右为宜。3、抛高必须3m以上。4、

抛秧时,田面水层要小,田面根茬,杂草要捡净以汪泥水状态为宜。5、抛秧

时风力要小,当风力大于四级时,应停止抛秧。

(五)半机械化抛秧 目前国内现有抛秧机抛高达不到农艺要求(抛高3m以

上)的情况下,采取改造旧插秧机,机载秧苗人工抛秧的办法,仍是一个有效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办法。但在改造旧插秧机时,应在船板后安装2.3m长1OCm

见方的小压杆,以便拥泥平沟,提高抛秧质量。

三、抛秧稻水层管理

我们前期及中后期的水层管理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是:1、抛后四天内

保持汪泥水或3cm左右水层的,秧苗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5.8%和84.6%,

而抛后四天内不灌新水的秧苗成活只有65.5%;水层5cm的秧苗成活率只有

1.3.3%。因此,在生产上应采取抛后四天内灌新水,田面保持汪泥水状态。2、

为解决抛秧稻无效分蘖多,易倒伏的问题,在分蘖期保持3~5m浅水层,促进

分蘖;当亩茎数达到计划穗数80%时开始烤田,以脚踏不陷、叶色退淡为准,

以控制无效分蘖;穗分化后实行间歇灌溉,每次灌水5~7cm,自然渗干后再灌

新水,只在减数分裂期及抽穗杨花期保持5cm左右水层;收获前10天排水落

干。

四、施肥试验

为探索出适合抛秧稻生长发育的施肥方法,我们在张家口和唐山就中熟品

种和晚熟品种分别制订三个施肥方案进行了试验。通过试验,我们认为抛秧稻

的施肥总量与机插、手插的相同。施肥方法宜采平衡施肥与调控施肥相结合的

方法,即基肥N30%、P70%、K60%;蘖肥N40%;穗肥N30%、P30%、K40%。

基肥采取全层施肥法。蘖肥分三次,第一次促蘖肥N20%,在秧苗活棵、建立

水层后,尽量早施;保蘖肥N10%,在第一次施肥后过10天施,接力肥N10%,

根据苗情进行找补。穗肥根据穗分化进程,分早穗肥、中穗肥和晚穗肥。主要

依据苗情确定施肥期和施肥量,坚持不黄不施,早黄早施,黄重多施,晚黄晚

施的原则;结合施穗肥适当增施钾肥。早穗肥,适用于生长量不足的田块,起

到保蘖、增加枝梗和颖花数,长大穗的作用,但这时期施肥易使节间拉长,有

增加发病率和倒伏的危险。中熟品种不施为好,晚熟品种应通过水层管理予以

协调,亩施N3.5~4kg。中穗肥,可促进颖花分化,防止枝梗退化,增加粒数的

作用,亩施N3~3.5kg。晚穗肥,适用于生长过旺的田块,可防止脱肥早衰,亩

施N2~2.5kg。 (邮编:100042)

相关文章

  • 温棚香椿管理技术
    温棚香椿管理技术

    香椿属于木本蔬菜,嫩叶可食用。当旬平均气温为15℃时,幼芽才开始萌动展现新叶。所以,露地香椿在我省中部采摘期为4月中旬。香椿温室生产是将已落叶的1~2年生香椿的茎秆移入温室,在高度密植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温度和水分让其萌芽,然后陆续采摘展开的嫩叶种好温室香椿应抓好以下5个关键环节:一、要选择茎秆粗壮、顶...

    1138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鸡粪养花花最艳
    鸡粪养花花最艳

    (记者高道飞实习生周德洪)昨日,一花卉爱好者致电本报称,鸡粪为养花最好的肥料,但不知从何处可以找这种肥料,希望记者帮其打听。据读者王强国介绍,他是一个花卉爱好者,家中种了一些花卉,但却一直长不好。前几天,他的朋友对他说,所养花卉之所以长得不好,是因为肥料不好,该朋友建议他用鸡粪给花卉施肥。他说,鸡粪...

    48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秋季食用菌生产技术
    秋季食用菌生产技术

    作者:曹德宾每个季节,均有其各自的特点,一味生搬硬套,其结果必然不会令人满意,这就是技术随季节而调整的基本概念。以秋季生产为例,简要说明技术重点如下:一、基料发酵,注意均匀发酵料,除双孢菇、鸡腿菇等必须进行发酵料播种的品种以外,平菇、姬菇等也有应用,多年的实践和调研告诉我们:发酵料栽培中最大的问题之...

    1323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茭白田间管理和采收
    茭白田间管理和采收

    田间管理(1)追肥:春栽的新茭白栽后1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人粪尿500千克。秋栽的新茭白当年生长期短,一般在栽后10~15天进行第一次追有,每667平方米(1亩)施人粪尿1500~200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分蘖前进行,以增加有效分蘖,每667平方米(1亩)施人粪尿100...

    190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几种甘薯糕的加工技术
    几种甘薯糕的加工技术

    我国甘薯资源极为丰富,在全国分布很广,它的营养成分相等丰富,是可溶性多糖、Vc和胡箩卜素的丰富来源,将其进行加工后可制成营养丰富的甘著食品,下面介绍几种甘薯糕的加工技术。一、甘薯糕 (一)生产工艺流程甘薯——挑选——清洗——蒸煮——去皮——打浆——配料——浓缩——凝冻——成型——烘烤——冷却——切块...

    200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高酸苹果之制汁专用品种
    高酸苹果之制汁专用品种

    瑞连娜:法国新品种。单果重70~100克,底色黄,稍带红晕。10月下旬完熟,耐贮性良好。树势中庸至强,枝势半直立。丰产性强,早实性好,抗病性较强。出汁率65%~70%。果汁含糖量很高,可达155克每升,苹果酸含量8~10克每升,该品种高糖高酸,是优良的制汁品种。瑞拉:法国新品种。单果重70~120克...

    90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日光温室冬茬黄瓜灌水技巧
    日光温室冬茬黄瓜灌水技巧

    众所周知,肥水在蔬菜的生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日光温室冬茬黄瓜来说,不同生长期对水分的要求十分严格,直接决定着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下面给大家介绍其灌水技术:一、定植期灌水定植前必须造好底墒,土壤含水量沙壤土为12%、壤土为14%、粘土为18%。定植采取水稳苗方式,使秧苗顺利完成缓苗、扎根。...

    678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稻草室内床架一次发酵栽培草菇技术
    稻草室内床架一次发酵栽培草菇技术

    草菇栽培历史悠久,传统的室外稻草生料堆式栽培,虽有设备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产量低且不稳定,生物学效益平均只有7%左右;以稻草为主料,二次发酵床架式栽培草菇的生物学效率一般为10%~20%,比室外堆栽提高2~3倍,但对于大面积栽培,培养料发酵处理需要花大量的劳动力;广东等地推广的室内巴氏消毒处理栽培...

    1314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优质稻谷不宜曝晒
    优质稻谷不宜曝晒

    优质谷一般是常规品种,谷粒尖细,谷壳薄,受熟快。若曝晒,曝腰粒多,大米易脆。加工成大米后,碎米多,米斤(出米率)少,有腹白粒,成色差,卖不上好价钱,影响农民增收。要保持和实现优质稻米本身的整精米率高,垩白度少,胶稠度大,玻璃质好,油身晶莹透剔的特点,稻谷收、晒、储上应掌握如下要点。一是下午割稻,下午...

    1914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适度干旱促枇杷花芽分化
    适度干旱促枇杷花芽分化

    经过长时间的雨水天气后,枇杷进入花芽分化期,要及时开沟排水,使果园适度干旱,促进其花芽分化,为明年获得好收成作准备。一、加强肥水管理。重点把握好三次施肥时机:一是在采果后每株开环状沟施腐熟的人粪尿或牛猪栏粪50公斤,加尿素0.25公斤。同时适当淋水抗旱,确保夏梢生长;二是在枇杷开花吐蕾前(8-9月)...

    457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大棚油桃扣棚后要细管护
    大棚油桃扣棚后要细管护

    一、扣棚升温。桃树需冷量满足以后,即可升温解除休眠。在北纬34度以南地区因落叶晚,进入休眠期也晚。需冷量600小时的品种在1月上旬可扣棚升温;而在北纬36度以北地区,可以采取提前扣棚,草苫白天盖棚、夜晚揭苫,促其提前休眠,待品种满足需冷量后,揭苫正常升温。二、施肥浇水、覆盖地膜。升温前全棚灌1次透水...

    182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方法
  • 茄子裂果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茄子裂果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1)症状及发生原因幼茄和成茄均可发生裂果,以接近成熟的茄子最易产生。果蒂下部多发生开裂,轻者仅在果实下部出现轻微裂口,重者裂口发展可使整个果实严重纵裂。也有从底部纵裂,种子外翻裸露。裂果茄子虽然可以食用,但严重影响商品性。也常受其他病菌侵染而造成烂果。裂果的主要原因有:供水不足,长期干旱突然灌大水...

    1643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春栽胡萝卜新措施
    春栽胡萝卜新措施

    一、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富含有机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田块种植。耕翻冬耖,耕深25厘米以上,每亩施腐熟厩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25公斤或优质复合肥100公斤。二、沟系配套:胡萝卜忌积水,必须建设高标准沟系,保证排灌畅通。在施足基肥后,按畦宽120厘米作畦,每个畦之间留深...

    191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菇秋季管理关键技术
    香菇秋季管理关键技术

    香菇的秋季管理要点香菇出菇期长,历经秋冬春三季,约10个月。一般8~9月接种,11~12月出菇,12月以前生长的香菇叫秋菇。香菇菌袋栽培,秋季管理十分重要。其关键技术如下:室内发菌。香菇从接种到生理成熟需60多天。接种后,应及时移入发菌室进行培养。菌袋呈“井”字形排放,高8~...

    682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香菜(芫荽)栽培技术要点
    香菜(芫荽)栽培技术要点

    芫荽作为调味蔬菜,营养丰富,栽培管理简单,现将芫荽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芫荽的特性芫荽属伞形科植物。它能耐-1℃至2℃的低温,适宜生长温度为17℃至20℃,超过20℃生长缓慢,30℃则停止生长。芫荽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土壤结构好、保肥保水性能强、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有利于芫荽生长。芫荽的品种选择芫荽有大...

    125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