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养分归还学说?
农业化学的奠基人,德国著名的农业化学家李比希认为,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作物收获必然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这就必然会使地力逐渐下降,土壤养分会越来越少。因此,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东西;为了增加产量,就应该向土壤施加灰分(矿质肥料),这就是开创化肥工业的养分归还学说。从现在的认识看,养分归还是正确的,但作物取走的所有养分都全部归还则是不必要的。
我们每年在农田播种收获,作物生长发育从土壤中吸收大量养分,随着大量收获物如籽粒、果实及蔬菜的可食部分被携带出农田,其所含的养分也从土壤中被带走,作物产量越高,带走的养分就越多。蔬菜是高产作物,加之一年种植多茬,每年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是相当可观的。但是,不同蔬菜从土壤中带走的养分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几种蔬菜吸收氮、磷、钾养分量以番茄、花椰菜、大白菜最多,都超过500千克/公顷,甜椒最低,只有218.2千克/公顷,其他蔬菜均在300~500千克/公顷之间;从蔬菜吸收养分比例来看,蔬菜是吸收钾素比较多的作物,除花椰菜外,吸钾量都超过了吸氮量;从不同蔬菜单位面积吸收养分的差异来看,吸收氮最多的是花椰菜、番茄、大白菜等,吸收磷最多的是黄瓜、花椰菜、芹菜等,吸收钾最多的是番茄、大白菜、黄瓜等。
土壤是个巨大的养分库,作物产量有55%~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不能把土壤看做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分库”,如果只取不与,再大的“养分库”也有枯竭的时候。为保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间的平衡,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养分这一措施来实现。依靠施肥,可以把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于土壤,使土壤肥力常新,能够永续利用,不断生产出高品质的农产品。目前我国每年以大量化肥投入农田,主要是以氮、磷两大营养元素为主,而钾养分元素和微量养分元素归还不足,造成土壤钾和微量元素下降。事实表明,一向被认为不缺钾的北方农田土壤,近几年纷纷见有施用钾肥增产的报道,几乎全国各地均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的报道。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不注意向土壤归还被作物带走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