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高产种植技术浅见
植物资料网解答:
播期。
2、种植密度合理,花生合理密植的密度范围掌握在结果期封行为宜。种植方式主要有:平播,垄种,高畦种植。按小行距30cm、大花生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之一。它的的产量及效益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那么怎么才能在科学管理下达到高产的效果呢?我觉得必须抓好以下技术措施。
一、选种
必须选用优良品种:1)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是夺取高产的前提条件。优良品种可提高产量和效益30%以上。翻秋留种的种子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播后能保持较高的出苗率。2)选用合格的种子,要选用籽粒饱满,皮色鲜亮的花生做种子。手工剥壳后,用花生种衣剂或大豆种衣剂100%包衣,晾干播种。播种时,药剂拌种,可以防止或减轻病害。
二、及时播种,按照合理的种植密度与方式种植
1、适时适量播种:地膜花生可在4月中旬,露地花生可在4月下旬-5月上旬,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当地气候变化规律来确定适宜的行距55~60cm、穴距16~18cm点播,每穴2粒,667m2需种籽仁量15.0kg,一般密度为1.0万~1.2万穴/667m2。
三、坚持科学轮作,保证土壤墒情
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荚,良好的花生田应耕作层深厚、结荚层疏松、肥力较高等基本条件。合理轮作,实行与非寄生作物合理轮作,如花生与玉米轮作可消灭土壤中的病菌。
施足底肥,深耕土地:耕地前,先铺施一层农家肥,减轻和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危害,增加抗病能力、苗期早发。同时,必须保证墒情良好的土壤墒情是拿全苗的前提。
四、科学管理
1、科学施肥要迅速提高花生单产,科学施肥是基本措施之一。花生对主要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是氮>钾>磷>钙。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动态是:苗期吸收量较少,花针期逐渐增加,结荚期最多,成熟期又下降。花生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2、叶面喷肥花生后期叶面吸收能力增强,及时多次叶面喷肥可有效补充养分,推迟落叶时间;增强光合强度,增加营养物质积累量;加快荚果充实,尽快形成经济产量;控制主要病虫为害,投入少,受益大,增产的优点。
3、加强病虫害防治花生蚜虫危害和病毒病侵害主要发生在幼苗至花针期。当百墩花生有蚜虫1000头以上是应喷雾防治。病虫防治在花生始花后15~20d,根据叶斑病病情,每隔10~15d叶面喷施25%的多菌灵500倍液,共2~3次,苗期注意防治蓟马与蚜虫,花针期和结荚期注意防治棉铃虫等,并及时拔除大草。防治药剂及用量:锌硫磷颗粒剂(乳剂)、乙酰甲胺磷等杀虫剂。亩用锌硫磷颗粒剂3.0kg拌土撒窝,或用乳剂0.5kg对水300.0kg灌窝防治蛴螬(老母虫)。
4、适时收获
收获过早过晚都会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当大部分叶片脱落,顶部叶片、茎枝变黄,大部分荚果饱满时要抓紧收获。收晚了掉果多,产量降低,品质变劣。也可根据品种的特性,在保证不发芽、烂果的前提下,适当推迟收获,使植株营养充分转运到荚果,促进荚果充实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收获方法:选晴天用人工或机械收获。起收后就地铺晒,晒到荚果摇动有响声时,运回场院堆垛,荚果朝外,继续风干,充分干燥后摘果,去除秕粒,再充分晾晒,方可入库储藏。
综上所述,我觉得每一步都是关键,都要认真的对待,在管理中一定要突出科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作物的高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