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能存活多少天?
植物资料网解答:
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粘虫年发生世代数全国各地不一,从北至南世代数为:东北、内蒙古年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玉米粘虫有效发育积温:卵期4.3日度,幼虫期402.1日度,蛹期121.0日度,成虫产卵111日度;整个生活史为685.2日度。 根据当时的日平均气温,可以计算出每个时期历经的天数。在自然情况下,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后各代3-6天;幼虫期14-28天,前蛹期1-3天,蛹期10-14天;成虫产卵前期3-7天;完成1代需40-50天。
成虫昼伏夜出,多在小麦中下部枯黄叶尖、叶鞘内产卵,单雌产卵1000-2000粒。成虫对糖醋液和黑光灯有较强趋性;成虫飞翔能力很强,具有远距离迁飞危害的特性。
幼虫多在早晚活动,即早晨日出到10点以前和傍晚前后。粘虫属中温好湿性昆虫,最适温度19-23℃,最适相对湿度为50-80%。喜食禾本科作物和杂草,食量逐龄增长,五至六龄为暴食阶段,具有群集危害、暴食、杂食的特点,幼虫常常群集迁移危害,故又名“行军虫”。一、二龄幼虫仅啃食叶肉成天窗,三龄以后沿叶缘蚕食成缺刻,危害严重时吃光大部叶片,只残留很短的中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浅耕灭茬,破坏玉米粘虫的栖息环境,降低虫源。
2.人工捕杀。玉米出苗后,在幼虫取食的早晚人工捏杀幼虫。
3.化学防治。当百株有虫10头以上时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50毫升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12克对水30-45公斤,均匀喷雾。在化学防治过程中,尽量在玉米粘虫三龄以前防治,防治时间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